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来源:好走旅游网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计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是我校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各类景点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讲解技能、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模拟导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知识》

1.2.设计理念

按照学校“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培养高素质导游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对导游人才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现场专家一起,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与导游岗位能力衔接、与导游综合素质衔接、与导游考证内容衔接”三衔接的课程理念,共同开发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课程。

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模拟导游工作任务对《导游基础》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2.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各类景点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讲解技能、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

2.1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与旅游业相关知识 2、掌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广西导游基础知识 2.1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的导游基础知识为客人提供讲解服务

2、把学习成果创造性地用于工作及学习的能力; 3、提高导游服务能力、讲解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秘书职业沟通和协调能力;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成为文明传播者 3.课程内容及要求 序号 1. 况 2. 中国旅游主1、掌握中国及广西自然、人文旅游景观基本知识 1、具备旅游专业基础2.掌握中国历史概况、广知识和专业业务能西历史 力; 24 自然资源状工作模块 工作任务 知识要求 技能要求 课时分配 要客源国 3. 自然、人文模块 各时期的历史情况及历史文化名城 4. 山脉林地等1 3、了解中国旅游客源国2、拥有导游讲解科学基本知识 性、正确性的基本知自然资源 5. 河流、动植物4、熟悉广西各地市的旅识; 游景点 等资源 6. 广西各设区市概况及主要景点 1.掌握中国四大宗教的1、佛教、基督教、2 民族、宗道教、伊斯兰教 教模块 2、壮族、苗族、侗族、瑶族、京族 基本知识:佛教、基督教、1.能应用宗教知识进伊斯兰教、道教 行寺庙的讲解相关知16 2.掌握广西主要五大少识能力 数民族:壮族、 2.能详细讲解广西少苗族、侗族、瑶族、京族 数民族的概况 3.熟悉宗教禁忌、民族禁忌 1.具备景点建筑的讲1、古建筑及民族建1、掌握古建筑及民族建筑特色 3 筑特色 解能力 2.具备有讲解民族饮食及民族习俗的能力; 3.具备讲解全国各地风物的技能; 4.能在带团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机动 其它 考核评价 本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材编写组织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1)教材的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新颖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3)教材可使用流程式来组织编写,配合实际案例、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对旅游客户接待流程的认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为教师留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空间。

4.2教学建议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总课时 4 72 4 24 文化、艺2、少数民族饮食文2、熟悉少数民族饮食文术模块 化及习俗 化及习俗 3、各地方的风物特3、熟悉各地方的风物特产 产 采用讲授、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仿真教学、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实地考察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影视资料等辅助教学,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 (3)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幻灯片、相关影视资料,网络查询资料,校园图书馆资料等。 2.实践教学 实践要求:导游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一定课时的实践课,既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体会导游工作的规范;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从事实地讲解打下基础。 3.作业、答疑和质疑 (1)作业:在理论上采用书面作业,同时也结合实际,对所讲内容进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 (2)答疑和质疑:定点不定期答疑或通过邮件等方式灵活答疑。 4.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广,根据难易程度及学生接受情况可适当调整实训课时。 5.本课程教学应注意:应结合学过的《旅游概论》《模拟导游》相关知识,这样便于学生更好的牢固掌握知识点。 4.3教学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职业素质(如:自主学习、交流合作、道德品质、个性情感等)能力的评价。 个人成绩=任务完成成绩×70%+理论考试成绩×30% 任务完成成绩=小组互评平均成绩×40%+教师评价×60% 评价标准 出勤率、 出勤率≥90% 过程 学习态度 认真踏实、勤学好问 评价 团队协作 积极组织或配合团队完成任务 工作进度 按计划完成工作进度 权重 0.3 0.3 0.3 0.4 成果内容 成果 内容完整、分析透彻、文字简洁、表述准确、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0.8 0.4 0.2 1.0 0.3 评价 成果形式 装帧美观、大方,书写整齐,排版清晰 成果汇报 思路清晰、概念明确、表达意思准确 1.评分方法:每一个评分项目均按优、良、中、差、无五个等级,各评定等级分别对应于相应满分100%、80%、50%、30%和0,然后乘以该评分项目的分值,既此项目的得分。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建议建立情景模拟案例库,搭建一个平台,资源共享。 (2)注重实训教材的开发和运用。

(3)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教学模拟设备、多媒体课件、摄像设备的开发和利用,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的功能,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建议根据行业要求,编制各类相关的模拟表格,提高学生完成信息录入工作的能力。

(5)充分利用行业资源,进行工学结合,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4.5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年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