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好走旅游网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新体系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本课题以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意见》等为依据,紧紧围绕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实际,突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将思想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一方面系统研究有关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构建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体系,另一方面深入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积极探索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逐渐形成一个比较适合自身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全方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机制。

(1)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新体系

首先,解决实践教学的“三无 ”问题。一是制定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统一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确定实践课的教学时数;二是规范实践教学体系,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三是制定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 其次,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整体中的时空定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应为2:1。即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从总学时中拿出 1/3课时用于实践教学,对实践和理论教学优化重组,集中对实践课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并紧密衔接,减少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上脱节现象的发生。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再次,课堂结构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课堂化”。这个“课堂”应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看”、“听”、“感悟”或研究 ;第二步是“写”、“交流”。

(2)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还主要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加实践为主,要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点)。“双基地”,就是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来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各专业院系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并与各专业院系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各行业对学生的要求; 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贴近学生实际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使理论教学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内心感悟,才能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范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从而实现“知”与“行”的合一。

场景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即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特定场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通过现身说法消化教学内容,如上“基础课”法律内容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模拟法庭;在上世界观与人生观内容时,可让学生表演小品;在上职业道德内容时,可以模拟人才招聘会,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展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基础课”的第一章理想信念上完以后,让每个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演讲比赛,第五章社会公德上完后,让学生展开知识竞赛。 课堂讨论与业余时间调研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一些专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畅所欲言,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使

学生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善于引导,启发和正确的点评。 课余写论文实践教学模式。教师结合本课程特点,拟定一些论文题目,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并要按时完成。教师认真指导,对有一定质量的论文给予表扬,并积极向学报、校报推荐,对论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 影像与网络实践教学模式。即利用优秀影视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实践教学。优秀的影视作品会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启迪作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继而转化为今后学习生活不竭的动力。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进行网上虚拟、网上调研、实例分析等。

参观学习实践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来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广大的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博物馆 、历史文化遗址、大中型企业 、、 、社区等,使学生从中受益。 (3)构建全方位实践育人机制

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首先,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学期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确定课内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相关主题和形式,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又体现思想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全方位实践育人。以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为例:对于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因为入学时间短,多数尚未接触专业课,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但他们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我们主要组织他们开展社会参观调研、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在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性作用;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接触一些专业课,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组织他们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部分科技文化活动,将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专业性与思想性相交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日常思想行为规范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第二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第三类是形势与课。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一个共同的既定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门课程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结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校园周围社区状况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公民道德建设状况调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基础文明状况透视”、“宣传进社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又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社会专题调查、走访企业、农村、考察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大学生实践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例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感受农村新风貌,体验改革新成果”为主题,组织学生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让学生了解国情、熟悉民情,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成果,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作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在历史博物馆以“以史为鉴,认清使命”为主题,引导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倍加珍惜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和幸福生活 。 第二,整合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基地建设的系统化。

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课程特点、实践基地接待能力等要求,建立若干个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如历史博物馆、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通过签订书面协议

和挂牌仪式,从机制上保证实践基地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各教研室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基地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对于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开设并有实习、实训环节的专业课程而言,实习、实训是这个专业教育的必须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建立“双基地”,让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实训的同时,也对社会进行了解,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双基地”的建立,就是要充分整合我们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合力的一种有益探索。 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点)。

实践教学不能走过场流于形式,更要看实效,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考核标准,根据标准来检查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准备和落实情况,也根据标准来考核学生参与实践的质量和收获,以此保证实践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运用中外教育评估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评估理论)、学生品德结构和发展理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等,努力探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估的规律,设计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内涵,形成包括实践教学文件、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等七个一级评估指标和包括实践教学重点基地(“双基地”)等18个二级评估指标(一级评估指标为评估项目,二级评估指标为评估要素)的完整评估体系。 第四,建立和健全组织领导及保障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会涉及到人力 、物力、财力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需要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应建立由学校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社科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指导协调,共同抓好这项系统工程。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比较法、访谈法、研讨法等研究方法,在注重应用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探讨。通过整体与局部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实践了“边研究、边改革、边建设、边推广”的研究模式。

本课题分三阶段进行:

1.深入学习、研究探讨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

2.全方位调查研究,构建课题总体框架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6月) 3.试用和推广应用,不断完善,形成著作阶段(2012年7月-2013年7月)

本课题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独特性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政治方向性、观点鲜明性、立场坚定性、意志统一性和行动一致性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独特之路,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童年时, 家是一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 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朋友聚在一起, 天马行空,玩的天昏地暗,直至街上的人散去, 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回家了,吃饭了。” 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 我常常在思考“家”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家是酝酿爱与幸福的酒坊,是盛满温馨和感动等待品味的酒杯。 是在疲惫时回到家后爱人真情的拥抱, 是彼此相守默默注视的目光…… 还有人说:家是风雨中的一间小屋,家是大雪天里的一杯热酒, 家是一次次失败后的鼓励…… 家是忙碌奔波疲惫时。 最想回去好好休息的温床。家是在外面受委屈回来后, 可以痛痛快快哭一场而没人笑你软弱的地方。 家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后。离你最远却始终与你记忆最近的画面。 无论你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或者是落魄。 家。永远是你最牵挂的地方。 太平时,家是一座博物馆, 又是一个加油站。家里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帧照片, 都可以引出一段属于你们家的故事,流传天南与地北; 一把茶壶一顶帽子一把椅子, 都储存着家的文化传统和信息,绵延一代又一代。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港湾, 承载了多少人的梦。 烦恼的时候,想到它,豁然开朗; 忧郁的时候,想到它,微微一笑; 沉闷的时候,想到它,如释重负。 家,简简单单的一个字, 却包含了太多,只有亲情才是无法泯灭的永恒。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