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鲁宾逊漂流记》3

《鲁宾逊漂流记》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四、互动探究

1、由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向同学推荐优美段章,并说明推荐理由

如: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在靠近树根,它的直径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径是四尺十一寸,然后慢慢细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这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段故事情节,它对于作品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气氛营造以及整部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鲁宾逊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

2、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的一些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如: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五、精讲点拨

1、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讨论、明确: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宾逊这个典型人物,他不仅赋予鲁宾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宾逊的坚毅的性格,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笛福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

2、思考:《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和作者丹尼尔·笛福创作这部作品时(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的时代有什么联系?

讨论、明确: 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正处在自由竞争的上升阶段,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孕育出了“鲁宾逊”这个前无古人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它具有相当典型的代表性: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白手起家地开创自己的事业。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在歌颂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鲁宾逊成为资产阶级企事业家的英雄典型。

3、思考:导入部分提到了水手塞尔科克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小说当中成为鲁宾逊的精神支柱的也是《圣经》。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圣经》的精神作用?

讨论、明确:《鲁宾逊漂流记》是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代,体现清教徒观念的杰作。这部看似质朴的作品实际上最集中的体现了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个人奋斗观念。同时,它也是资本主义初期PK统治了欧洲大陆一千多年的非理性思想的作品。中世纪教廷与王权分庭抗礼,宗教裁判所随意抓捕被认为会对教会统治构成威胁的有自由思想的男女,女人以巫婆的名义被烧死,或淹死,男人以“异端”的名义被审判,大多数也难逃一死。死于不公正审判的无辜者究竟有多少呢?难以计数,有人认为有几百万。中世纪对自由思想的钳制到文艺复兴被打破,启蒙运动又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理性主义,人本思想,个人意志得到极大的张扬。所以笛福让鲁宾逊记日期,写日记,读圣经,维护自己作为文明人的特点。即使是在荒岛上。

4、赏析:阅读作品后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读罢《鲁宾孙飘流记》,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讲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宾逊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字句也是它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笛福把年轻时在报社工作时练就的写实文风成功地引入这部小说,因此,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鲁宾孙飘流记》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事物一五一十地描摹。面对准确、细致的特征描写和形象刻画,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假,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作品还保持着巨大的魅力。

《鲁宾逊飘流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但是其深层的吸引力却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的孤独感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共鸣。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宾逊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笛福的《鲁宾逊飘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