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4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浅析

24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浅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24例急性阑尾炎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浅析

作者:郭永胜

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29期

郭永胜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医院普外科 吉林前郭 138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表现为肠梗阻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有肠梗阻表现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24例病人中,经手术治疗后22例治愈出院,2例切上脂肪液化,经保留减涨线及伤口对症换药而愈。结论 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术前不易确诊,早期即有体温和血象升高的肠梗阻应警惕阑尾炎,及时手术探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阑尾炎 肠梗阻 诊断 治疗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10(b)-0068-01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1]。本文仅就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在我科收治的有肠梗阻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共24例,现回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为35.5岁。病程为2~5d,所有病人均无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腹胀、腹痛、恶心及排便停止。体温均在36~39℃之间,腹部膨隆胀大,腹部压痛明显,以右下腹部为著,同时伴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消失或亢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腹部立位腹平片均提示肠管积气或有扩张及液气平。

1.3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入院后立即行阑尾切除术治疗。均采用右腹直肌外缘切口。术中发现回肠后位阑尾12例,回盲部周围肠管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近端肠管扩张。其余12例在回盲肠部也有轻度粘连,分离粘连后,对于肠管积气高度扩张者采用粗针头穿刺减压或小肠切开减压,所有切口均采用减张缝合。病理检查结果:阑尾周围脓肿4例,坏疽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6例。

2 结果

本组病人24例,经手术治疗后22例治愈出院,2例切口脂肪液化、经保留减张线及伤口对症换药而愈。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12d,平均为8d。随防3个月~1年,平均为6个月,所有病人均无腹痛、腹胀发作,无切口疝形成。

3 讨论

在临床上不典型阑尾炎并不少见。回顾我科2006年以来术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8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46例,约占16%。有肠梗阻表现者24例,约占8%。从病理演变来看,阑尾炎性渗出或穿孔引起较为严重的腹腔内炎症,刺激引起肠麻痹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腹腔内炎症、粘连、牵拉、卡压肠管或形成疝、大网膜聚集包裹及脓肿形成压迫导致机械性肠梗阻,也是常见原因之一。部分回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术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脓肿压迫肠管和弥漫性的炎症性肠麻痹,却在术前出现肠梗阻症状,考虑与回肠后位阑尾的炎症容易波及回盲瓣,引起回盲瓣水肿、括约肌痉挛而致肠管梗阻的临床表现。

由于肠梗阻的症状掩盖,加上盲肠位置变异或盲肠阑尾肿瘤合并阑尾炎,使阑尾炎表现更加复杂化,正确诊断比较困难[2~4]。正确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首先需要全面详细的采集病史,从本组病例看,患者症状虽表现为肠梗阻,但仔细追问病史,腹痛时间多超过2d,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仍有典型阑尾炎表现,只是由于后期腹胀症状较明显而掩盖了早期病史表现。其疼痛与普通的肠梗阻比较,无明显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多为炎性的持续性胀痛。经过仔细的查体,虽然全腹部都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但以麦氏点处为著。另外,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

均明显比肠梗阻高。实践表明,B超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敏感,应作为常规检查[5]。

对于有右下腹明显压痛的肠梗阻,应警惕是否有阑尾炎的可能性。据张清宁,秦毅等人报道阑尾炎症形成的粘连压迫肠管及其系膜,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3],而阑尾炎症的扩散引起严重的腹腔内感染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因此,无论是从明确诊断还是从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来讲,都应尽早手术、切除病变阑尾。

总之,在实施手术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宜选择剖腹探查切口,术中慎防2种疾病并存(如合并结肠癌、阑尾黏液囊肿、憩室炎等),以免漏诊。(2)肠管减压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同时也会减轻全身的中毒症状及术后腹胀和切口张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3)多数阑尾炎的腹腔积脓积液多局限在右下腹和盆腔,为避免炎症扩散,宜吸出脓液并擦试干净而不必行腹腔冲洗。(4)除非腹腔脓肿形成,一般不必放置腹腔引流,主要是因为大网膜聚集包裹往往导致引流不畅和粘连形成。(5)切口作减张缝合,术后腹带包扎可有效降低切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切口减张缝合后,即使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或感染,处理也较为方便,切口疝形成几率也大为减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术前不易确诊,临床上早期即有体温和血象升高的肠梗阻应警惕阑尾炎,及时手术探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回肠后位阑尾的炎症容易波及回盲瓣而引起肠梗阻,这一点我们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7~473.

[2] 郭世春,戴禄寿,吴蕊.以幽门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肝下阑尾炎误诊3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2):385~386.

[3] 张清宁,秦毅,陈连禄.阑尾炎致绞窄性肠梗阻一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0):1599.

[4] 王庚堂,金国祥.癌性结肠梗阻并急性阑尾炎(附17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4):80.

[5] 孔晓冰,王榆洲.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分析[J].四川医学,2005,26(3):310~311.

【收稿日期】 2011-09-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