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

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

来源:好走旅游网


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

摘要:农业作为影响人类生产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成为人类生存、抵御自然灾害的根本。农业不仅养活了人类,同时对文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首要产业,只有在农业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工业发展、生产,进行第三方产业。在这过程中,农业产量提升与否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种子、肥料与水分是关键因素。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仍然是植保,通过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保障乡村生产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农业植保工作;重要性;

一、农业植保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农作物生产过程来看,都需要经过几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虫害对其造成影响。由于产生的性质不同,所以防治方法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增强农村植保工作,必须进行有效的病虫预报以及防治工作;通过提供合理的防治方案,从根本上增强病虫防治工作,提高农村作为产量。在2008年某镇发生的小麦病虫防治工作来看,为了及时发现每种病虫,得到病虫情报,并且将相关内容传输给农民,让农民掌握小麦病虫产生特征以及危害性,从而使用有利的防治措施与技术进行处理。在这次防治过程中,进行了三十多次现场会议,技术讲座高达二十多次,并且还印制了专题性病虫防治讲座,让麦田杂草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了40%,和以往相比,小麦纹枯病也减小了51%,白粉病减小了44%,蚜虫减少了36%。

从整体来看,近年自然灾害影响越来越严重,同时也让农业病虫影响越来越突出,并

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植物都遭到虫、病、鼠、草以及其他动物影响,这不仅让很多植物不能正常发育、生长,同时也让作物减产,严重时还有无产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必须综合应用农业防治措施,避免大面积损失,而植保工作久显得尤其重要。

二、农业中植物保护存在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的奋斗目标。也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的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投入的增加及配套的实施,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农业中的植物保护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为我国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我国农业中植物保护存在是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的原因。传统农业生产是比较轻视农业中的植物保护的,这是与我国农业生产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的。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在解决农业中植物保护问题过程中,经常出现能力不足现象,因此,在遇到破坏农业中植物的问题时,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2、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在植物保护方面起步是比较晚的,因此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都出现滞后的现象。很多地区只有在农业中出现植物破坏的情况,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三、加强植物保护的策略

1、坚持综合防治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综合防治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配套技术。今后植物保护工作的重心应该是要求各级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植物保护综合防治的顺利进行。在现有的农村形势下,各村镇领导要要带领大家有效解决每家每户的防治困难问题,并且要尽量减少植物保护防治成本以及农药污染,从而增强植物保护的重要作用。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使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使环境污染的程度不断降低。

2、建设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将变化频繁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准确预测,把握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只有建立起多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宏观体系,对农业发展才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加强预测网络的建设;提高预测的水平;加强预测信息的服务建设。

3、加强植保工作队伍建设

人是植保工作的直接实行者,因此为确保植保工作质量,需要对植保队伍的用人制度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构建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和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从而能够不断优化植保人员结构,提拔出具有较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植保人员,并委以重任。加快对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避免出现基层植保专业人才出现断层和青黄不接的现象,有组织、

有计划的对植保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对科技服务水平进行提高。强化植保队伍内部管理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植保队伍。

4、加强生物防治

对农田植物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前提是要创造出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大环境,从而保证当地现有的天敌资源,协调好保护天敌与化学防治之间的矛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保证有益生物有效控制有害生物。

5、加强病虫的抗药性检测与治理

通过建立病虫及其抗药性检测系统,可以对农作物病虫对常用农药的抗药性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且对主要农作物进行抗药性跟踪以及治理。将病虫的抗药性防治作为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相关部门要定期对防治效果进行检验,建立起规范的药物抗性治理体系,把对农药的使用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传授给当地的农民,做到真正的合理科学用药,保证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

6、打造绿色植保理念,保障作物产量

在农业植保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必须树立良好的绿色植保观念,在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方针下,将植保工作视为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保障,从而突出优质、高产、生态、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通过建立高标准的红薯、小麦、蔬菜、瓜果等重要作物病虫防治区,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在科学先进的施药技术、实施中,进一步减小农药用量、污染与残留,杜绝对作物或者人畜造成影响。因此,在这过程中,必须加强药械、农药、施药过程研究、推广力度,通过增强落后机械、高毒农药、施药技术的更新,进一

步提高防治成效。

7、加大植物保护的投入

植物保护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加大国家对于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涉农资金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增加农业中植物保护方面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我国农业稳产,增产的保证。其中,完善各地植保站的硬件设施是比较急迫的。我国植保站由于历史的原因,条件比较简陋,实验设备缺乏,难以适应农业中植物保护的发展趋势,对于很多植物疫情无可奈何。影响了农业中植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农业植物保护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加大有关投入对于农业中植物保护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能够传承发扬的基础。因此,加强农业中植物保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科技手段和加大涉农资金的投入,我国农业一定能够摆脱靠天吃饭窘境,走上依托科技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郝炯,李国清.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对乡村的重要性[J].现代农业,2012(06)

[2] 柴玉花.谈当前我国在植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药市场信息,2012(18)

[3] 肖国学,易勇.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