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2卷第3期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Vol.22No.3May.2013

2013年5月JournalofChongqingCollegeofElectronicEngineering

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李公文(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重庆400065)

要:如何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特点以及正确而有效地利用新媒介构建和培养青少年的新

媒介素养,是当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从探究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和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内涵入手,来研究作为受众的青少年在掌握新媒介信息时应有的素养。应加快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的研究,尤其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可适当开展媒介素养的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当前自媒体时代青少年所面临的媒介困境。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语文课程;实践教学;青少年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87(2013)03-0107-03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尤其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期,相关监管相对滞后,加之传播者整体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信息发布门槛低,有些组织、媒体或个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或是某种目的,植入或传播虚假、色情等不良内容。因此,对于自媒体自身而言,海量信息让其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虚假以及不良信息混杂其中,使缺乏一定媒介素养的青少年难以辨别,从而引发青少年的选择性困惑。“既浪费青少年时间又浪费精力,同时也容易被网上意见牵着鼻子走,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2],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全球化教育的新趋势。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媒介的识别能力,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帮助青少年学会运用媒介,利用媒介发展自我,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成为当前一个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1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性以微信、微博、手机短信、飞信、QQ等为媒介的

1.1自媒体的失范与青少年网民的选择性困惑

信息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传播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完成信息布、传播、评价、投票等功能,从而得以实现自我表达、社会交往与社会认知等。“每个人都被置于传播活动的顶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张纵横交错的人际联络网由此铺开。”[1]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每个人都是媒体本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渠道,每个人都能够轻易通过基于“传播—媒介—接受”这样简单的连接关系,完成信息的生产、获取、分享和传播等。

在传统媒体中,因为媒介组织中的“把关人”的筛选、辨别以及剔除等操作,从而可以对信息传播实现有效控制。然而自媒体传受合一,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传统的“把关人”在自媒体时代的功能趋于弱化。

就目前而言,自媒体的信息生产者没有任何准

收稿日期:2013-05-10

1.2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在信息与媒介的社会里,媒介素养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青少年是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目标受众群,但青少年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面对自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由于缺乏规范的媒介素养教育,一些青少年对信息的接受、鉴别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不理性的态度,产生了诸如网瘾、迷信、自闭以及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建立适应不同阶段青少年特点和需求的媒介教育体系,尽快将媒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新媒体对当代教育活动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公文(1976—),男,文学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传媒教育、广告(营销)传播、

新媒体应用、媒介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108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22卷

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的体系之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地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其能够自觉地从大众媒介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3]

话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视像语言、媒介识读能力、媒介制作能力等,帮助青少年提高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评价、质疑、创造等能力,有识别和判断媒介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能力,从而使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一个具有现代语文素养的青少年,不仅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还要会看、会辨别、会批判、会参与。

2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与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教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语文素养的延伸,媒

学的整合

介素养和语文素养都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这样既推进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达到双赢的效果。事实上,在自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已经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有影响的网文已经进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范畴。有人建议,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亲近印刷文本,提高深度阅读的能力,警惕大众媒介文本对经典文本的消解和颠覆作用[4]。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因此,语文课程应自觉导入媒介识读教学,将提高媒介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

3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目前国外不少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达到

3.1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了大众化阶段,各大、中、小学都拥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并有一批在社区普及推广的人员。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也有赖于对这样一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方面重视引进专业教学人才,或定期聘请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讨论、学术讲座等活动;另一方面对本校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

2.1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主阵地,是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5]。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尤其要培养其对网文进行辨别、识读、分析等辨别能力。因此,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语文素养内涵的延伸和拓展。

语文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读文识字、口头交流,而更多地体现在实际的阅读中,就应该是分析、评判媒介文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使青少年对所涉及的媒介文本以及媒介信息及其内容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从而获得准确的、优质的信息。因此,在语文课程中,通过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增强青少年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并利用传媒丰富和完善自我。“与之相适应的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了解获取、利用信息的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必要的抵御能力和防范意识,从而使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媒介意识。”[6]

3.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尝试开放型课堂教学

伴随着多元媒体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体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微博、短信、网络广告等媒介特色的文本导入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比如,学校可邀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编辑、记者等从业者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参与学生活动,或制作节目,让学生得到来自媒体的第一手讯息资料,了解实实在在的身边媒体状况,增加对媒介的感性认识。此外,目前许多学校都有丰富多样的学生刊物、网站及电视台、广播台等,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园媒体资源,让学生参与到报纸杂志以及网站的编辑和广播站、电视台的媒介文本制作中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3.3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和课程建设

在中小学的科学或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段,循序渐进、富有实践性。如完善相关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开发等。

总之,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

2.2语文课程中的媒介意识教育

媒介素养主要是指对大众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传播和利用的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口头语言、说

第3期

李公文: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

媒体的融合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1(6).

109

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社会和媒体都有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教育内容以及制度保障,建设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网络。要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一方面要推进媒介研究的发展,一方面要将媒介教育深入到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之中,而以上这两者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参考文献:

——兼谈传统媒体与新[1]张玉良.“微博时代”的信息传播—[2]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3]孙琳琳,张凡迪.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

[J].今传媒,2011(3).

[4]于翠玲.媒介素养教育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路[J].河北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5]张帆.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刍议[J].

语文学刊,2010(5).

[6]杨拓新,王晨,王玥.论大众媒介对青少年受众的影

响———兼谈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当代电视,2007(1).

责任编辑闫桂萍

TheBuildingofYouthMediaLiteracyTrainingSystemintheAgeofWeMedia

LIGongwen

(ChongqingUniversityofEducation,Chongqing400065,China)

Abstract:It’sanimportantandurgenttaskhowtocorrectlyunderstandthemediadisseminationcharacteristicsintheageofWeMedia,tousethenewmediatobuildandcultivateteenagers’newmedialiteracy.ItisnecessarytoresearchthecharacteristicsofWeMediaandteenagers’connotationofmedialiteracy.Takingthisasfoundation,wearehighlypossibletoclearlyknowteenagers’theregularpatternofliteracy.Toachievethisgoal,weshouldacceleratetheconstructionofthecultivatingsystemofyouthmedialiteracyandwayofstrengtheningteenagers’medialiteracyresearch.Especially,thepracticalteachingofthemedialiteracycanbeappropriatelytocarriedoutintheChinesecurriculumteaching,soastobeoutoftroublefacedbyteenagersintheageofWeMedia.

Keywords:WeMedia;medialiteracy;Chinesecurriculum;practicalteaching;teenager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