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能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出灾区重建后的美好家园;2、学会合作,提高合作意识;3、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体验为灾区人民建家园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各种建构游戏材料、幼儿为灾区设计的扩建图、各种外包装纸盒、音乐磁带《快乐的无私奉献》 活动过程:
1、谈话:以“我为灾区建好家园”为题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们,日本地区出现了9.0级地震,坍塌房屋3000幢,现在灾区的人民住在临时构建的帐篷里,天气渐渐变冷了,帐篷里很冷,我们去协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不好吗?
2、讨论建构主题及分工合作方式3、提出建构游戏要求4、放音乐幼儿合作建构、教师观察指导5、作品展示,评价作品6、幼儿对作品整体进行小结,并为搭建的作品命名。如:《爱心小区》、《爱心屋》
四、活动方案思考、评价(一)幼儿发展情况评价1、幼儿知识面获得拓宽,各方面能力获得发展。
主题活动来源于幼儿亲身体验过的一种自然界现象。活动前,幼儿对地震知识的了解几乎是零。通过主题活动,幼儿了解了许多地震灾害和自然界其它灾害的知识,危机时刻的自救方法。在活动中,幼儿求知欲强,与同伴、教师的交往能力得到发展;通过游戏活动, 幼儿
能主动与教师互动,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在游戏中学到技能,体验成功、快乐的心情。
2、幼儿学会主动参予社会活动,安全打火的技能获得提升。
在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高,幼儿不仅了解各种场所的避震方法,以及各种危难时刻的自救方法。通过游戏模拟,幼儿能在安全的时间内,用各种方法进行自救。
3、培育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关怀他人的情感。
丰富的活动环境创设、幼儿主动参与身边的社会活动使幼儿直接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为灾区献爱心。通过我和灾区小朋友“手拉手”活动,幼儿不仅能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也会关心起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班上小朋友生病了,会打个电话问候;摔倒了,会有很多
人把他扶起来;谁有遇到困难了,我来帮助你等等。幼儿学会了从身边事做起,会关心关爱他人,得到帮助的小朋友也能深深体会到身边人对他的关爱和帮助。
(二)、教师活动中的自我思考1、活动目标明晰,紧紧围绕幼儿的发展水平积极开展,环境创设与时事和幼儿的心智水平结合。孩子们参予环境创设的主动性较低。 2、加强了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在活动中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捐助活动,孩子们更能体会到活动的意义。
3、活动中,家长的参予为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构成存有很大的协助。 4、活动中注重幼儿亲身体验,通过看、听、说、做、想来让幼儿感受爱的温暖。 5、活动内容的精心安排还比较多样,幼儿分解成了许多活动,由于科学知识经验受到,无法把活动搞得更大更多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