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发现身边的美景, 并试着写下来。
2.能够围绕一个意思来组织材料, 进行写作。做到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3.能够使用积累到的好词好句,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 教学重点:
能够围绕一个意思来组织材料, 进行写作。做到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教学难点:
能够使用积累到的好词好句,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新课
本单元学过的课文,都是关于美景的(复习课文美景)。我们身边也有美景,(出示当地美景图片:街道,团山,花园,田野,河流)哪儿是你最喜欢的特别美的地方,当小主人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用上句式“我喜欢 ……那里…… ” 二、回顾课文,复习写法 (一)复习观察方法
1.要想说得和课文一样美,首先要细心观察,观察要动用哪些器官怎么观察呢?(眼看,耳听,口尝,鼻闻,手摸)
2.这里可以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闻到什么?请补充讲清楚(生补充介绍美景) (二)复习观察顺序
观察还必须有一定的顺序,这个单元的课文中也告诉了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出示课文《海滨小城》一课中描写“庭院”的自然段) 1.读自然段,说观察顺序(先概括后具体)
2.知道具体选择的要点:要有特色(抓住桉树叶子的香,凤凰树花的红) 3.还有哪些观察的顺序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归纳: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 三、小试牛刀,围绕一个意思讲清楚
(一)看图确定主要意思(出示秋天的树林)
我们来试一试围绕一个意思讲清楚吧,看图,说感受用一个词归纳(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确定意思:秋天的树林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二)材料选择,思路点拨
围绕主要意思选择材料。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材料? 1.列举材料,让学生选择 (1)火红的枫叶 ( √ ) (2)金黄的银杏叶 ( √ ) (3)苍翠的松柏 ( √ )
(4)黄色的法国梧桐( √ ) (5)金黄的稻田( × ) (6)南飞的大雁(× )
2.:搭建支架,学生口头说话
按照我们刚才确定的顺序,先概括再具体选择这几种树,按照这样的结构讲讲这秋天的树林吧。(生进行片段说话。) 出示: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你看,枫树 。这时的银杏树 。最浪漫的要数法国梧桐了 。再看松柏 。
四、范文对比学习,学会将一个意思讲具体
1. 同学们,怎样才能将自己观察到的一处美景介绍得更加清楚呢?我们来看一篇文章。对比一下我们刚才说的,看看她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出示文章及配音朗读)
2. 谁来说说,看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发?
(板书:运用修辞,写出人物感受,用上学过积累的词语或者诗句) 3. 我们来读一读“词语大秀场”中的这些词语吧!(出示教材中的词语)齐读, 盛开 飞舞 狂欢 闪闪发光 漂亮 优美 明朗 静悄悄 粗壮 香甜 清凉 亮晶晶
说一说哪个词语可以用来介绍你观察到的美景呢?你还积累了哪些优美词语呢。也可以用到你的习作中 4.教师小结
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五、选择景点,学生习作练习 1.出示美景图片 2.选择景点,引导用思维导图确定自己的习作主要意思,以及习作的顺序、内容。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开头: ……的……真美…… ……就像……
一到……,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3.星级引路,讲清楚习作要点 评价建议:
(1)能围绕一个意思来介介绍(★); (2)用上了平时积累的词(★);
(3)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介绍清楚了(★)。 4. 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六、展示修改
1.选择几位学生的习作,以“是否围绕一个意思将一处美景介绍清楚了”为标准,从“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你有什么建议”两方面进行集体交流、评议。 2.请大家修改习作,别忘了用上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出示修改要求) 3. 学生按要求修改习作。
4. 修改好后,把你的习作读给四人小组中的同学听,小组内评一评。 七、总结拓展
学会了把一个地方的景点写具体,围绕一个主题再选择一两个景点,前面加个开头,后面再添个结尾,取个合适的题目,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学会了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用处很大,你们就会写出无数的美文啦!生活处处有美景, 我们都有发现的眼睛也有会写的手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