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而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也这样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足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的重要性。而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以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我校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着重狠抓了养成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学校领导把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人人有岗,个个有责。全员参与、建岗立制。班级管理实行老师包班制,协助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
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班级量化考核办法》《学生违纪处理办法》、午间静校制度、晨会制度、值周班值周制度等,坚持每月开好一次养成教育工作会议,明确目标和任务,总结得失,交流经验,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对策,研究措施。
二、以学校为主阵地,共建德馨飘香校园 (一)常规方面:
1、我校确立开学第一个月为行为规范训练月,班主任老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三十六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违纪处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抓住开学的契机,狠抓学生仪表、清洁卫生管理。及时制定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2、进一步加强对班级常规管理量化的考核。我校坚持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个学期评出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
3、对学生实施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评价。班主任操行评语和学生品德考核每学期一次,通过考核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载齐全。每学期末,校团委要对全校团员进行考核,
增强团员意识。
4、坚持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在学期初就制定好各班讲话的主题,精心准备讲话内容,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5、加强对黑板报的出刊和评比管理制度,由团委负责每月评比一次黑板报(或手抄报),发挥黑板报的养成教育功能。每期主题均在开学初就已确定,每次评比结果及时公布。
6、抓好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环境教育人、熏陶人的作用。虽然我校处在重建阶段,硬件设施明显不足,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尽最大能力,努力建设我们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坚持每学期一次班级文化评比,开展打造“班级名片”评比活动。
7、落实开展了“午间静校”制度,学生午间纪律情况大有好转。开展抓好“课前三分钟”,狠抓上课学习习惯。
8、推行每日晨会教育制度。每天早读后,由各班班主任及包班教师组织本班晨会,内容主要有对学生进行安全、学习、纪律教育、学生励志宣誓、晨会讲话等。晨会制度实行以来,学生管理、学风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养成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寓教育于活动中,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我校每年把3月3日到3月9日确定为“学雷锋活动周”,把3月5日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日”,通过广泛宣传雷锋精神,用雷锋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和鼓励学生,学校团委要求各班团支部制定学雷锋活动计划,确立学雷锋活动小组,通过学雷锋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
2、五月份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及学生听取了杜斌老师的 “感恩,我们要行动”现场报告会。全校近400余名学生及其家长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进一步体会了生命的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3、开展庆五四系列活动和校园体育文化节以及其他文体活动
每年五月份,结合五四青年节,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庆五四系列活动,如团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员纳新、五四表彰、团校学习培训等,充分加强对团员学生的团员意识教育;学校精心组织校园第三届体育文化节活动。
4、学校还充分利用母亲节等重大纪念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和友情,感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积极开展献爱心捐助帮扶活动
爱心捐助活动一直是我校团委工作的一个特色,曾多次被团区委评为爱心助学先进单位。
6、继续完善校园网站,开辟养成教育专栏,向家长、学生广泛宣传养成教育知识。校园网站的不断完善对教育学生、宣传我校起到可较好的效果。
7、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敬、静、净、竞”四字教育活动。 三、强化教育,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养成教育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需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行为习惯,实现新的行为要求。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行为训练的方法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组合,而且要注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训练方法。我们的做法是: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抓养成教育并不是校长、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学校一个部门的事情,应该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事情。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员参与抓行为养成教育的工作网络,由学校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组成的日常行为监督小组,对学校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给予检查、矫正,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树立“养成教育有我一份”的观念,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显然十分重
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班级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工具,采取主题班会、参观展览、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情操”的愿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其中“导之以行”尤为重要。为此,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训练时,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寓“学生行为习惯”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大型的学校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要求学生排队进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的鼓掌致谢等等,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如“争做文明初中生”主题班会,以讲故事、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培养遵守规范的意义。
寓“学生行为习惯”训练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渗透养成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渠道。我们要求各学科老师不仅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科渗透德育的内容,而且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板书书写、多媒体使用等要规范,为学生做出表率,并在提问学生时使用“请你回答”、“请坐”等文明用语,这些无不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起到了示范作用,重要的是我们还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加以高度重视、精心培养。如各学科的改错本要求学生做题时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规范,即使题做对了,书写、格式不规范也要在改错本上重做,这样做的结果使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做题习惯。
寓“学生行为习惯”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要求学生在校生活规范化、科学化、序列化:如学生进入教学区要求学生“轻声、漫步,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时注意“左下右上,让出消防通道” 等。
四、养成教育效果显著
我校在全面推进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到位,学生的文明习惯和基础道德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纪律、礼仪、卫生、劳动、安全等各方面普遍有了良好的表现:
违纪事例明显减少,“文明学生”越来越多。通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我校的“尊师爱校、文明守纪、好学进取、立志成才”的校风逐步形成,全校呈现出文明守纪、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校先后荣获新乡市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称号、平安建设先进校园,校团委连续多年荣获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凤泉区“爱心助学”工作先进集体、新乡市第四届“平安校园杯”中小学安全知识竞赛获市二等奖,区养成教育先进单位、区手抄报比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当然,我校正值重建阶段,硬件上还有很多的不足,给养成教育的开展带来的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为学生品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努力。
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二〇一二年六月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二〇一二年六月
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