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9年11月上机电教育创新

InnovationinMechanicalandElectronicEducation

159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袁四川泸州646005冤

摘要院在互联网+时代袁面临高职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以及动手能力强和纯理论学习差的显著特点袁高职院校目前在创新教育方面面临的诸多困难袁基于此袁笔者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袁通过优化和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尧吸引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尧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等措施进行了实践探索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遥邹修敏关键词院互联网+曰高职教育曰创新能力曰探索中图分类号院G64文献标志码院A在互联网+时代袁创新教育已被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袁为了提升我国的创新实力袁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袁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创新工作袁叶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曳明确指出院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袁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尧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袁国家把野大众创业尧万众创新冶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袁因此袁作为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推行袁并1力1.1互联网争取得较高职院校+好时的创新教育代效果高职遥

现学生状

创新教育面临的困难

传统观念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为了学生就业袁因而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围绕就业开展教育教学而忽略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遥过去由于高职院校创新师资缺乏尧创新环境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尧创新氛围不浓厚袁因而导致创新教育举步维艰袁效果不佳袁但自国务院颁布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曳后袁随着野大众创业尧万众创新冶战略的开展与推进袁各高职院校也高度重视创新教育袁在课程体系尧课程内容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尧教材建设等方面融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野元素冶袁来自互联网+时代的广泛教育资源也为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曰但是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袁高职学院在创新教育方面仍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袁如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教育重视程度袁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及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程度袁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遥为此袁高职院校应要提高认识袁突破制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袁并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层面袁构建+高时职代院高校职系统学生的完整特的创点

新创业教育机制[1]1.2互联网遥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袁他们敢打敢拼尧好学上进尧充满朝气袁他们也渴望成功曰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薄弱袁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袁学习能力偏弱袁不喜欢纯计算尧纯理论内容袁不爱看书尧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教室听老师讲授理论知识袁特别是数学尧英语等课程很多学生反映上课既听不懂尧也不感兴趣袁导致学习积极性较差袁加上高考统招尧对口单招尧自主招生等多元学情袁导致高职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活跃程度方面尧还是在求知欲方面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袁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袁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遥在互联网+时代袁高职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袁课堂学习之余上网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院一是上网娱乐多袁利用网络学习的较少曰二是呈现大二学生上网的人数多尧时间长曰三是男生热衷于网络游戏袁女生热衷于网络电视剧尧购物和娱乐信息等曰四是利用手机和笔记本上网袁甚至有部分学生上网玩手机上瘾袁他们没有发现热衷于上网娱

基金项目院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渊18ZB0383冤

作者简介院邹修敏渊1982要冤袁女袁四川泸州人袁硕士研究生袁讲师袁研究方

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遥

文章编号院1672-3872渊2019冤21-059-02乐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影响[2]手能力强尧接受新生事物快尧喜欢动手尧乐遥于但参是与高袁具职有学生团具队有动合作精神袁且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遥所以袁动手能力强和2纯高理论职学学生习差创新是高意职生识最显思维著能的力特培点遥

2.1提升师资创新能力

养的对策

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决定了创新教育水平袁因此袁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在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显得尤为关键袁良好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遥建设一支创新意识强尧市场洞察力敏锐尧有丰富经验的师资队伍袁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遥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院一是加强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袁通过到企业挂职或者兼职形式袁使教师积累工程实际和创新经验袁他们掌握一定创新知识和技能后袁回校编写具有创新教育实践意义的教材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曰二是加强教师创新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培训袁定期举办专题研修尧讲座尧工作访问尧参观考察尧交流研讨尧出国进修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袁让教师时刻走在创新教育的前沿袁并将其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曰三是加强从企业引进师资的力度袁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引进一些有创新经验的企业工程技人员术到校任教袁通过带进企业项目作为创新项目袁这样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袁并在具体的实践中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曰四是积极聘请校外企业专家担任创新导师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尧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袁提升实践能曰五是鼓励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项目团队指2.2导互联网教师袁带领+时学代生创构建新科学合遥

理课程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袁学生获取知识来源广泛袁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是简单的教师在教室面对面的传授袁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袁这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条件袁所以在对高职学生开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必须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袁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职业院校实习实训的基本目标遥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院一是设置必修的创新教育通识课程袁以创新教育为主线袁把相关学术领域的知识和内容结合起来袁重点讲授创新活动领域的基础知识尧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尧创业意识袁让学生了解市场条件下商业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袁并将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商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1]实际设置并结合创新教育的特点袁设置一系列的创曰二是新根教育据各选校修课袁教学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尧分层教学等形式开展曰三是设置创新实践课程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袁并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践学分置换制度袁鼓励学生自主选课袁只要选修创新实习实训课袁成绩合格可以抵扣专业课学分曰对有创新天赋的学生如果提出休学创业外申请袁在创袁应保新实留践学实籍训袁待教回学归环学校节修渊下转满学第分后170袁可页以予以毕业[3]曰此冤

170

InnovationinMechanicalandElectronicEducation曳机电教育创新

2019年11月上说尤为明显遥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袁尤其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袁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袁缺少应有的实践操作能力袁因此在对于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的人才的要求能力分析后袁从实践方面进行加强袁并追求培养知识能力素养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袁而具体进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更加有效的实践过程袁这就是本文所具体进行探讨和分析的遥

参考文献院

[1]付瑞玲袁禹春来.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模式的测控技术与

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袁2019袁6(59)院11-14.

[2]黄敏袁蔡铭袁傅晨琳.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袁2019袁6(51)院25-28.

[3]丁长松袁瞿昊宇袁严璐袁等.野新工科冶建设背景下中医药大学信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袁2019袁6(50)院5-6.

[4]封进袁龙云泽.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袁2019袁6(48)院1-2+22.

渊上接第159页冤

中袁可定期举办各类创新教育的讲座和论

坛袁以充实尧丰富创新教育活动曰四是构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袁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知识考核的基础上袁突出对学生参与实践过程的考核袁使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匹配袁此外袁还应采用口试尧答辩尧研究论文尧调研报告尧作品设计尧实际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袁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遥

2.3搭建学生创新教育平台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袁高职院校根据学校实际可以设立创新平台袁以鼓励各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各类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袁并通过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以取得学分遥因此袁需要修订完善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办法袁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袁进而实现创新遥此外袁建立综合性尧开放性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袁搭建利于学生创新的平台袁如校企合作平台尧电子商务平台和实践活动平台等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遥在创新教育指导下袁把创新理念与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相结合袁把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尧创业素质相结合袁把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与第二课堂创业活动相结合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袁并实现野三合一冶即野作业-作品-产品冶合一袁最后转化为市场商品袁由此在达到创新目的的同时袁也达到了创业的目的遥

项目为载体袁吸纳学生参与其中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袁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载体尧提供条件袁教师在完成所申报项目的同时袁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遥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的培养袁提倡教师进平台尧项目进教室尧学生进项目的野三进工程冶袁学校根据教师所申报的项目和所带学生情况提供配套资金袁这为教师大胆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保障曰此外教师和学生在完成项目通过验收后给予奖励尧对所取得知识产权也给予奖励袁所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较高遥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袁笔者项目组所带学生申报野深海环境下液压油缸材料防腐的研究冶项目获得省教育厅创新项目立项遥

3.3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

3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3.1创新意识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袁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数据库提供的教学资源袁课程教学过程中重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容袁融入创新教育的相关知识袁包括研究方法尧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尧创新实践及学科专业的最新技术与工艺等内容袁提炼利于学生创新的课题项目遥如在叶机械设计曳课程的教学中袁根据课程内容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袁将其内容划分为杆机构尧机械传动尧添加野机电控制冶内容袁以加强对学生跨学科尧跨专业知识的素质培养曰在开展野机械机构尧机械传动冶的教学过程中袁融入了野单片机控制冶的一些基本知识袁并利用野无人扫地机冶作为载体进行教学袁因为野无人扫地机冶涉及到了运动机构尧传动机构尧电子控制等几大部分内容遥教学实施过程中袁在野机械结构尧机械传动冶每一部分学习结束后分别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与所授内容相关的产品袁为了降低成本袁尽可能采用纸板制作袁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锻炼曰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的这个过程达到了将野作业-作品-产品冶野三品冶合一的目的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技能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袁开拓了学生们的知识袁更开发了他们创新能力袁教学效果好[4]遥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创新知识尧获取创新能力袁更需要将所学的创新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袁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袁可设置并定期举办创新类大赛袁鼓励并支持学生组建创新团队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袁使学生在各种创新竞赛活动中养成创新个性品质袁通过小发明尧小制作尧小创造活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袁通过这种方式袁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遥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省尧市级创新大赛袁如笔者项目组自己制作参赛的野电动汽车冶在第二届野中国创翼青年冶创新大赛中获得好成绩袁野智能收放车衣冶项目获得野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冶铜奖遥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活动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袁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袁开拓了学生视野袁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袁也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遥

4结束语

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保障是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袁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国家战略袁互联网+时代对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实现条件遥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院目前在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困难袁提出了通过提升师资创新能力尧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尧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等方式给予解决袁并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尧吸引学生参与省市级项目尧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等措施进行了探索袁通过实践袁效果很好袁不但达到了传授知识尧提高技能的目的袁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袁以期达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优秀人才遥

参考文献院

3.2吸纳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高职教师在教学之余袁仍然需要开展一些科研和对外服务工作袁很多教师都申请了省市级纵横向项目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

[1]王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措施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袁

2017袁37(1)院162-164.

[2]范图南袁田山珊袁龙振华.基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引导方法研究[J].绿色科技袁2019(5)院245-246.

[3]黄伟林.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袁2018袁20(3)院33-35.

[4]迟蓓.野互联网+冶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南方农机袁2017袁48(14)院106-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