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 肛楚煞 年 飙 婢 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浅析 周兆帅 吴远明 骆吉春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上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硅化破碎带中,构造控矿作用明显,矿体产状总体与硅化蚀变(构造破碎带)带 产状一致。成因类型为中一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多金属矿床:上坪预查区反映为一个成矿有利区带内成矿地质作用的多类型、多期次 特点,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的区域成矿及分布规律,具有综合找矿和评价的价值。 关键词低温热液铅锌铜银多金属矿构造控矿 上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区区域上位于东西向佛岗构造岩浆带与南 硅化在本区发育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硅化石英呈脉状产出, 北向桂峰山构造岩浆(斑岩)带交汇部位,北侧和南侧是燕山黑云母 花岗岩,中问为泥盆系一石炭系灰岩、砂页岩,侏罗白垩纪火山岩和 次火山岩;区内出露多个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粒花岗岩岩株。区 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活动复合叠加的特点,是找矿 十分有利的区段。 1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区内由于大片岩浆岩侵入,地层出露残缺不全,呈 残留顶盖产出。主要有: 泥盆系春湾组(D ch),分布在本区南部,岩性主要为灰褐、灰 黄色粉砂岩,钙质砂岩,紫红色细砂岩,页岩。 泥盆系老虎坳组(D21)分布于本区南部,岩性主要为石英砂 岩、粉砂岩。石英砾岩,沙砾岩。 泥盆系帽子峰(D m)在本区东部少量出露,岩性主要钙质泥质 粉砂岩。钙质或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 石炭系孟公坳组(C.ym)于本区中部及西北部零星出露,岩性 主要为泥晶灰岩,白云岩。 岩层普遍受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由于原岩结构、构造、矿物成 份以及化学成份的差异和变异程度的不同形成岩性各异的中浅成变质 岩,并伴随各种围岩蚀变的产生。 (2)构造。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断裂以及节理、裂隙均有发 育。本区发育断裂主要有北东向(F1、F3)、北西向(F2、F4、F5) 以及进南北向(F6)三组。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北东向、北西 向构造为本区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其中F2规模较大,长余千 米,平面呈舒缓波状,总体走向北西335。倾向北东倾角s0。一8o。, 平面剖面呈舒缓波状。断裂带中具蚀变破碎现象,宽1.5m左右,蚀变 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可见铅锌矿化, 断面较平整,擦痕明显,断层局部呈现不规则的小阶梯陡坎,多数向 下,说明上盘下降为一正断层,根据F2蚀变中矿化现象可说明F2为成 矿前断裂,为一导矿构造。 本区解理裂隙十分发育,常见多组解理裂隙纵横交错,以走向北 东最为发育,局部密集成群出现,铅锌矿化多赋存于解理裂隙中及其 两侧,多组解理裂隙的交汇部位往往成为富矿体。 (3)岩浆岩。本区出露燕山三期( ’)花岗岩,为佛岗岩 体的组成部分。按岩性可分为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黑 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另外还出现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 等岩脉。 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在本区大面积出露,覆盖整个矿区面积 75%以上。岩石呈灰浅灰色,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以斜长石、钾 长石为主,呈椭圆状、柱状,粒径lO.oo一30.00mm,斑晶分布不均 匀,密集着可达20%左右。基质粒径在2.00—10.OOmm ̄间,属中一粗 粒花岗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约60%)、斜长石(约lo %)、石英(约27%)、黑云母(约3%)。一般呈自形它形。 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在本区少量出露。本区脉体较 为发育,已发现花岗闪长斑岩脉、石英闪长玢岩脉、闪长岩脉等。它 们在形成时间上较晚,呈长条状不规则贯穿于早期形成的岩石中。 (4)围岩蚀变。本区围岩蚀变较发育,种类较多,主要有硅 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其次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其中与铜 铅锌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 脉宽不等一般在O.3cm~5cm,个别达20cm,近地表风化强烈区形成不 规则石英网脉;硅化强烈地段形硅化以面状硅化岩、硅质岩产出。黄 铁矿化在本区同样广泛发育,主要呈脉状、浸染状产出,自形一半自 形,颗粒大小O.5mm~5mm,个别可达10nun以上。空间关系上与硅化 关系密切。往往在石英脉中亦产出黄铁化脉,硅化岩中则分布浸染状 黄铁矿化。接触带附近蚀变较强,往外依次减弱。不同类型蚀变交代 作用时间有先后关系,空间上往往相互叠加。同一类型也有先有后, 如黄铁矿化脉状与均匀交代岩石两种形式,前者穿后者。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燕山三期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中见三条大致平行的构 造破碎带,破碎带中普遍见硅化蚀变,局部见黄铁矿化及铜铅锌多金 属矿化,有用矿物呈脉状、团包状、星点状充填于硅化带裂隙中,主 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见少量磁黄铁矿、黄铜矿、 孔雀石等。 其中Ⅱ号硅化蚀变破碎走向北东6O。、倾向北西340。左右、倾 角4o。一5O。,蚀变带宽10m一50m,地表断续延伸长度大于1000m, 地表所见矿体即产于Ⅱ号构造蚀变破碎带中。此外,I和Ⅲ号构造破 碎蚀变带宽10m~30m,在地表断续延伸长度500m~1000m,倾向北 西、倾角35。~7Oo;地表见较强硅化、绿泥石化及较弱的黄铁矿 化。 (1)矿体特征。区内发现铅锌矿体一个,产于Ⅱ号构造蚀变破 碎带中段。该处有一条民采沿脉矿窿,长度大于100m,采空区宽度 1.5m 5m、延深大于20m,矿体顶底板界线清楚。矿体为厚层一透镜 状,在民窿中可见长度大于50.0m,厚1.Om一3.Om,倾斜延深大于 20m(据采空区推测,因积水未探到J芪部);矿体产状稳定,倾向北 西340o、倾角5o。;沿硅化蚀变带断续见到矿化分布的延伸长度大 于500m。 沿着Ⅱ号构造蚀变破碎带追踪,在不同的标高部位矿体的厚度有 较大的变化,在LD24窿口(标高340m~350m)所见矿体厚度约为 3.Om,其中由块状矿石组成的富矿层厚度达2.6m,刻槽采样分析平均 品位Pb6.82%、Zn4.34%、Cu0.83%、BiO.17%、Ag311.55g/t;在块状 矿石外围的破碎蚀变带中,发育有细脉型~细网脉型矿石,厚度约为 O.5m.1.0m。在D213观察点(标高250m,山沟底部),见硅化蚀变带 宽约30m,产状320。 61。,其中见l_2m宽的黄铁矿、铅锌矿矿化 带。金属矿物呈浸染状、细脉~微脉状产出;取样分析最高品位为 Zn2.94%、Pb0.12%、Cu0.25%、Bi0.18%。在探槽TC02中(标高为 4oom左右),可见宽约7m的黄铁矿、铅锌矿化带,其中铅锌矿物呈 细 微脉或浸染状产出;取样分析最高品位为Zn0.70%、Pb0.49%。 在探槽TC03中(标高为420m左右),仅见3.5m宽的石英脉及十余米 宽的硅化蚀变花岗岩。 总体来看,受北东走向压扭性构造控制的硅化蚀变带在走向上稳 定分布,倾向上具有上缓下陡的特点;矿体产于硅化蚀变带中,主矿 体呈透镜状产出,产状也具有上缓下陡的特点,厚度和品位在走向和 倾向上都有一定的变化,最大延深约为170m(标高在250m-420m, 其中标高300m~350m的中段部位矿体厚度大品位高),走向延伸推测 大于100m。 (2)矿石质量。矿石主要呈他形粒状结构,局部呈半自形粒状 结构。呈块状、条带状、星点状构造。 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以及团块状、星散状分 1o9 I 科j吏201 o年第4期 石油地质 布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 本区经过经地表探槽和钻探等工程揭露,已大致圈出3条含矿硅 绿帘石和方解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份为闪锌矿、方铅矿,其中闪 锌矿和方铅矿为紧密共生关系,但在矿体的不同部位有各自相对富集 分布的特点。矿体中的伴生有益组分主要有铜、银、铋,且含量远高 于综合利用的标准。在个别矿点(矿体)则表现为富铜、银的特点。 伴生有害组分主要是黄铁矿,有局部富集的分布特点。 (3)矿体围岩。上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燕山三期中 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内部的硅化蚀变破碎带中,矿体的底板主要为中粗 粒强硅化碎裂黑云母花岗岩及硅化岩;顶板岩性以中粗粒碎裂硅化 (程度相对底板较弱)黑云母花岗岩,局部为青盘岩化安山岩。由于 矿体产于硅化破碎带内,受断裂控制较明显,矿体(厚层块状富矿 化破碎带。其中Ⅱ号硅化破碎带受断裂控制,见一条大型多金属矿 脉,刻槽采样(H01一H04)分析平均品位Pb6.82%、Zn4.34%、 Cu0.83%、Bi0 17%、Ag311.55g/t。矿体透镜状,受断裂挤压、扭曲 明显。经过ZK001深部钻探验证深部未见明显矿化,因此单工程见 矿、深部延伸不明,无法进行资源量估算。但是,我们依然认为本区 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1)矿体地表受压性断裂控制明显,断裂具有一定规模。但是 ZK001在地表矿体产状延深部位未钻遇该矿体,所钻遇的构造破碎带 的岩性、矿化蚀变及围岩蚀变情况与地表有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发现 有较厚的硅化碳酸岩和大理岩等,表明该断裂构造带的结构和成矿作 层)与近围岩界线比较清晰,但细脉状、浸染状的多金属矿化与硅化 用的复杂性。分析原因认为:一是断裂构造的压扭性质及多次活动的 蚀变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此外,在ZK001钻遇的硅化一矿化蚀变破 特点,在深部其产状变陡(矿体产状受构造带控制),钻孔布置距离 碎带中,矿化程度最好岩性段下部为碎裂花岗岩,其上部则为视厚约 过大,有漏矿的可能;二是透镜状矿体的厚度在走向及倾向上的变 40m的硅化大理岩和硅化灰岩。 化,导致钻孔落空。因此,矿体在深部的形态、产状等特征尚不明 (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①矿床成因类型初步探讨。综合分 确,有待进一部勘探查清。 析认为,上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硅化破碎带中,构造 (2)在上坪预查区外围,有安湖、凳子凹、合子、彭公窿、高 控矿作用明显,矿体产状总体与硅化蚀变(构造破碎带)带产状一 桥等众多的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点),构成一个有成因关系成矿区 致。其成矿元素以中低温元素组合为主,围岩中硅化、绿泥石化、黄 带。在同一区域如此密集成群出现众多矿床(点),并具有相同成矿 铁矿化等蚀变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主矿体与顶、底板围岩界线清 背景,各矿床(点)既有一定成因联系,又有各自的富集特点,反映 楚。推测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多金属矿床。②找 为一个成矿有利区带内成矿地质作用的多类型、多期次特点,具有复 矿标志。A.区内构造与矿化关系密切,北东、北西向构造是本地区强 合性和复杂性的区域成矿及分布规律,具有综合找矿和评价的价值。 势的导矿、容矿构造,矿体出露均为负地形,沿沟谷分布。有一定规 模的构造破碎带,可作为重要找矿标志。B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 4结语 化、矽卡岩化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故构造破碎带中围岩蚀变程 龙门上坪本区位于东西向佛岗构造岩浆带与南北向桂峰山构造岩 度高、类型复杂的部位,存在矿体的可能性高。C.区内构造破碎带与 浆(斑岩)带交汇部位,北侧和南侧是燕山黑云母花岗岩,是找矿十 中酸性岩脉(花岗斑岩、闪长玢岩、钠长斑岩等)的复合部位,常有 分有利的区段。上坪铅锌铜银多金属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硅化破碎带 富铅锌铜矿体分布。D.区内矽卡岩化作用与铅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关 中,构造控矿作用明显,矿体产状总体与硅化蚀变(构造破碎带)带 系密切,尤其是断裂构造带与矽卡岩交汇地段,常有富铅锌铜矿体分 产状一致。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多金属矿床。 布。E.区内铅锌多金属矿体延伸到地表,常形成褐铁矿化的风化矿 上坪预查区反映为—个成矿有利区带内成矿地质作用的多类型、 体,因此,地表有铁帽分布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部位。F.区内铅锌 多期次特点,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的区域成矿及分布规律,具有综合 铜多金属化探(水系沉积物、土壤)异常的浓集区,为重要找矿标 找矿和评价的价值。 志。 4找矿前景探讨 作者简介 周兆帅,工作于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牧稿日期:2010—03—11) (接151页)对手但得分并不高很多,外线状态不稳定,在总决赛中 己的球队风格。 罚球得分不如对手,细节处理不细;防守场篮板上广东宝玛仕占有一 定的优势,队员抢断、盖帽意识薄弱,心理起伏较大,大赛经验匮 参考文献 乏。强对抗下稳定性较差,核心队员没有起到核心作用,处理关键球 【1】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BA)官方网. ̄http:llwww.cba.gov.cn/ 及细节的能力不够强,虽然失误次数不多于对手,但在关键时刻经常 cbastats/sta ̄.aspx 出现无谓的失误,往往在双方比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队员的心理 【2】http://spor ̄s sina COLT/,cn/cba/ 起着极大的影响。在战术上,打法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且缺少 【3】周信德八一男篮主赛场竞技表现的研究Ⅱ】.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变”化,并对对方的“变”没有“变”的能力,说明教练员在临场 2006。29(5):711—713 指挥艺术上还有待于进步提高。 【4】邓飞,李强.从悉尼奥运会看中、荧男篮差距U】.成都体育学院学 (2)广东宝玛仕是一支实力较强的优秀队伍,应当经常进行总 报,2001。27(5):77—8() 结,多与一些强队如邀请欧美高水平篮球俱乐部进行交流与比赛,在 【5】刘晓华,付浩对第28届中国男篮攻防能力的分析研究仃】.首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5。17(3):36—37 训练和比赛中提高球员的身体对抗性,培养队员的抢断、盖帽意识和 作者简介许荣广(1984一)。助教。研究方向:篮球教学理论与方 处理关键球能力,在强强比赛中注意过程细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 法。 质,培养队员的顽强拼搏精神,依靠速度注重“势”的运用,形成自 (收稿日期:2010-03-09) (接169页)要结合学科的特征来科学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我们要从 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科学的评价教师,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参考文献 在—起,让教师能轻装七课,不背包袱。 【1】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反对策0"/赣南师院学报. (4)逐步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作为“太 2001(4) 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有强烈的职业荣辱感。当然,在市 【2】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因素调查及对策【】].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场经济大潮中,政府和学校领导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要 2007(10) 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同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广大教师 【3]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主动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 学出版社,1999 总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社会 作者简介王诚(1964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事业系、外语系 都要关注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帮助教师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倦怠 主任,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收稿日期:2010-01-25) 感,让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