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怎样做一个仁德的教师

怎样做一个仁德的教师

来源:好走旅游网
教师仁德的养成

坪东学校:舒庆峰

仁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深厚的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验。仁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向先进教师学习,讲奉献、重德行,做一名仁德的教师!

1、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易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尤其是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教师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2、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正如在汶川大地震中那一位位遇难的人民教师,面对灾难他们心里想的是他们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依然选择救助他们的学生,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震惊,无不让人为之感到骄傲,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仁德。作为一位教师,就要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习,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待特殊学生,他们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具有很强烈的自尊心。老师更应从内心去关注他们,因为老师对学生恰当的批评,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是不恰当的指责,就会对学生造成一种伤害, 甚至还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心中仁德的影响。因

此教师要以良好的仁德之心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特殊学生的爱心,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从日常的教学中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持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仁德”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记得我接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都不了解我,但为了快速建立与学生的情感,我让每位学生在班里做了自我介绍,让孩子们首先树立自信。课间尽量多于孩子们在一起,尽快地熟悉每位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冰心的这段精彩名言是仁德的鲜明的体现。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我的学生,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子。正是基于这一朴素的想法,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是仁德之心才能让我想到这些,也做到了这样。

2013年10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