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校际网络工程的开发与实践 付裕达 (黑龙江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 摘要: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形势,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开发,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校园网络化建设已经成为 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措施,新形势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行校际网络工程建设,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校际化 网络工程 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3--0157—02 校际网络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一般可分为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工 程建设和实施阶段以及工程系统运行维护 阶段。本文针对消极网络工程建设的应用环 境,设计原则,结合消极网络设计的方案与 运行管理,进行了阐述性研究和分析。 1 校际网络工程的开发环境与条 件: 学校之问的网络工程建设是构建现代 教育综合信息网络的基础,是实现教育宽带 综合业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计算机网络 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推广应用,互联 网技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育教 学领域的实践运用,推动了学校校园局域网 络的建设进程,同时,现代教育的合作化需 求,促使了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校校通网络 工程建设,加强了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形成 了一个覆盖面极广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 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有助于提 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际网 络工程及以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 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校际网络工程的建设应尽量采用符合 国际标准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 证网络效能的时效性,包括网络设施、应用 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 成份的综合化系统建设。因此校际网络工程 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同学校的相 关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相结 合,科学论证和决策,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 慎的决策和高质量的施工,更要考虑教学环 境、运行机制与科学管理等后续因素。 2,校际网络工程开发的目标原 则: 新形势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 建设技术先进、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的校际 网络,将各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 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 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 网络系统,应针对以下目标来实现:(1)校际 光纤等将网络设备进行连接,网络布线系统 网络工程建设采用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标 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进行布线设计: 准,分期目标、时间和进度进行计划运筹,网 应符合国际开放式布线标准,并与学校 络实施成本规划,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综合 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网络整体布 性服务能力的灵活性。(2)校际网络工程必须 线结构合理,有足够的冗余,便于以后的网 能够高效率的支持学校日常办公和教育管 络扩展,并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理业务。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培养人才,因此 3.4校际网络工程操作系统的选 对教学过程提供有效服务应是校园网络工 择 程的可靠性体现。(3)与互联网的接轨是校际 目前,市场上市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 网络工程的基本功能需求,联接Interent有 x系统与Microsoft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W 利于学校及时与社会外界接轨互动,扩展师 in2000 advance server}l ̄,在小型的对等网 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 环境中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生要 教育消息反馈。(4)校际网络工程建设的总体 求不高。 性设计原则是实现网络工程的实用性、开放 3.5校际网络工程的售后服务落 型、高效性;同时兼顾网络工程的可靠性、安 实 全陆、先进性、可扩展性等多项原则。 系统商家的售后服务也是校际网络工 程设计所必要的因素,商家雄厚的技术力 3 校际网络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 量,丰富的网络集成经验,较高的商业信誉 校际网络工程设计应坚持高效实用的 和售后服务质量,以及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 原则,着眼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 培训。 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校 际网络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可以分以下几 4、校际网络工程信息资源的构 步: 建: 3.1校际网络工程体系结构的选 校际网络工程信息资源建设,是以针对 择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 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校际网络工程 求,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规划, 建设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网络性能、特 科学的组织管理与开发,提供学校互联网的 点、价格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资源条件,进 信息服务。校际网络工程信息资源建设包括 行综合分析,确定符合需要、有利于运行和 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的网络体系方案。 4.1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3.2校际网络工程的拓扑结构定 根据各学校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建设 位 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为学校专业教学和研究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规模 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 息息相关,针对计算机数量或或共享可靠性 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 要求适当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分层连接;或 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 单线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 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 4.2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3.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 校际网络工程是针对各学校的合作化 计 提供信息互动服务的基础性建设,学校内部 校际网络工程所使用的设备(HE务器、 的相关信息是校际网络工程的重要交流资 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布线系统的目的 源。包括教务信息、学生信息、学籍信息、成 是为了保持正常通讯而使用光缆或双绞线、 (下转161页)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数字技术与应用 1 57 ・学术论坛・ 块全部都考虑集成放在智能卡芯片中,同时 权接收。用户接收系统的一个机顶盒只能支 『21张其远.论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安 使智能卡同时具备中间件的大部分的功能。 持有限数量的几种条件接收系统技术,并且 全保障技术.大众科技,2009(120):53. 3.3运用“一机一卡”的配对技术, 在一个数字电视机机顶盒上仅能使用的智 [3】黄珊.关于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安全 性的探讨.2009(12):32. 防止盗版卡的流入 能卡,只可能在与其相对应的专属机顶盒上 “一机一卡”的配对形式中所指的“机” 进行使用,而不能在其他任何的机顶盒上接 【4l陈翔.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 分析.电视技术,2010(02):44. 是用于信号接受和还原功能的机顶盒,而 受使用。 “卡”则是指最终完成对用户接收系统进行 控制数字电视接的智能卡。“一机一卡”的 参考文献 1】王浩.浅析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同煤 配对形式是说,机顶盒必须与智能卡一一相 [对才有可能完成对于信号的还原读取和授 ●●●●●●●【5】陈文全.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 性研究冲国有线电视,200502):6. 科技,2007.1 12:10. ●●●●●●●●●●●●●●●●●●●●●●●●●●●●●●●●●●●● ●●●●●●●●●●●●●●●●●●●●●(上接1 57页) 绩信息、办公信息、人事信息、图书信息、校 的潜能效益,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 信息管理措施。(4)优化网络信息安全环境。 产信息、科研信息、档案信息等等。 及需求,优化人才资源,购买或自主开发、联 (5)整合校际网络管理人员素质。 4.3校外社会信息资源建设 合开发适合自身需要的相关程序应用软件, 校际网络工程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方式 实现校际网络服务功能的优化。 6、结语 『与CerNet、中国教育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 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咨询,发挥各 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 建设,进行信息交流反馈。 总之,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5 校际网络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运 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和深化,立足 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 行: 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发展, 现代形式下,网络安全是任何计算机网 坚持科学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开拓创新,运 络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校际网络工程 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校级网络工程建设, 建设必须注重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 是保障现代化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实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为发充分发 (1)组建校际网络信息管理机构。(2)规 践性措施。 挥校际网络工程的综合功能,发掘消极网络 范校际网络信息管理制度。(3)科学校际网络 ●●●●●●●●●●●●●●●●●●●●●●●●●●●●●●●●●●●●●●●●●●●●●●●●●●●●●●●●●●●●●●●● 4.4N络应用程序软件的开发 (上接1 58页) 生回答问题后又可立刻对正确、错误的答案 进行分析。这种人机互动,可以使学生在浏 览课件过程中增加参与感、对知识点及时做 学生使用,以减少重复开发课件等浪费人力 Flash课件具有传统课件无法比拟的优 资源的教学活动。 势,开发Flash课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6 Flash课件的发展 出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趋势。近年来,从全国到地方再到学校,各种 参考文献 性。而利用Flash也可以向教师反馈信息,譬 各样的课件比赛相继增加起来,这促进了Fl 【1】马俊.FLASH课件对互动教学的影响探 如学生学习进度、完成题目的正确率等,让 ash课件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师制作Flash课 讨U1_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4:249—25 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Flash 件的水平。在此提两点建议:(1)继续加大课 算机连接了教师与学生,能达到教学互动的 Flash课件的积极性;(2)比赛后由教育部门 目的,增强教学效果。 买下优秀作品的版权,提供给全国的教师和 ●●●●●●●●●●●●●●●●●●●●●●●●●●3. 课件对互动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它通过计 件比赛的规模、范围,提高教师学习和制作 [2】王玉秋.Flash模拟演示课件在教学中的 应用U】.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74—17 ●●●●●●●●●●●●●●●●● ●●●●●●●●●●●●●●●●●●●●●(上接1 59页) 处理.湖北电力,1998,22(4):40—41. 相应措施即可解决问题;二、在对电能表进 住上述的工作内容,我们还必须严格按照规 行相位角误差调整时,无论怎样动都不能把 程规定,切实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的现场检 【3】章晋福,邹琴.浅谈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 误差调到预定范围。根据其工作原理,对其 验、周期检定、轮换、随机抽检等相关环节的 电流铁心、电压线圈进行观察,总结出是由 技术与管理工作。只有注重电能计量装置的 合误差.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 8.22(2):5 1—52. 于电流铁心倾斜,或者电压线圈存在匝间短 全过程管理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从根本上 【4】唐霞.谈谈电能表误差的调整方法.标准 计量与质量.2003(增刊):23—24. 路现象造成的。重新装配电流铁心更铁电压 保障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和安全。线圈就可解决。 【5】玄素青.电能计量误差的研究与分析.SCI 4 结语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谈电能表检定误差.华北电业,20 ENCE&TECHNoL0GY INF0RMA T10N 2O】0 33:833 总而言之,电能表调整是一项细致的技 10.10:37. 术工作,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经验,除了把握 I2】邓昌辉.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与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数字技术与应用 1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