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9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2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的能力。下列与C919相关的材料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平垂尾——碳纤维复合材料 B.机身蒙皮——第三代铝锂合金 C.起落架轮胎——高强度橡胶材料 D.发动机涡轮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KCl溶液 B.FeOH3胶体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3.下列金属中,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 A.Na B.Fe
C.Cu D.Ag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Zn B.K2SO4 C.HNO3 D.BaOH2 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A.MgO B.Na2O C.H2O
D.NaCl
6.下列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 A.C2H6
B.C2H4
C.C2H5OH
D.CH3COOH
7.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K
B.Na C.Mg D.Al
8.下列化合物中,与CH3CH2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第1页/共10页
A.CH3CH3 B.CH3CH2CH3 C.CH3CHCH3 D.CH3CHCH2CH3
67679. Ga(中文名“镓”)是医学中用于肿瘤、炎症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核素。下列关于 Ga3131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31
B.中子数为36
D.质量数为98
C.核外电子数为31
10.下列球棍模型中,能表示丙烷分子的是( )
选项 球棍模型 11.实验室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先验纯,确认氢气纯净后再点燃 B.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将产生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C.闻气体的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1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CO2g当CH4、2COg2H2g。
A B C D CO2、CO、H2的浓度不再改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CH4和CO2全部转化为CO和H2 D.CH4、CO2、CO、H2的浓度一定相等 13.已知:Na2S2O3H2SO4SSO2H2ONa2SO4。在不同温度下,将不同浓度的
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开始阶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A B C D 温度/° 25 25 50 50 1L) cNa2S2O3/(mol·1L) cH2SO4/(mol·0.1 0.5 0.1 0.5 0.1 0.5 0.1 0.5 14.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官能团为-OH
B.难溶于水
第2页/共10页
C.能与钠反应 D.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1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符号是F B.最低负化合价是-1价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ⅦA族 1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红棕色气体 C.能与水反应
B.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D.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B.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1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19.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发生反应:2COO2正确的是( ) ..
A.属于放热反应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富含蛋白质
B.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C.蛋白质由C、H、O、N等元素组成 D.蛋白质被灼烧时无特殊气味
21.秋梨膏有润肺、止咳、祛痰等功效。下列制作秋梨膏的主要操作中,涉及过滤的是( )
点燃2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
第3页/共10页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4 g 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常温常压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22.4 L C.1 mol O2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D.1 L 0.1 mol·L
1NaCl溶液中含有0.1 mol Na
23.下列方程式不能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钾在水中电离:KOHKOH
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O32H2CO2H2O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
D.铜与稀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24.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的SO2,主要物质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SO2最终转化为SO4 B.过程Ⅰ中,O2作氧化剂 C.过程Ⅱ中,发生反应:2Fe32SO22H2O22Fe2SO44H
D.硫酸亚铁溶液吸收SO2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25.下列通过分析“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A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2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该溶液中含有SO4 第4页/共10页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C 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切面很快变暗 化钠 CH3COOH溶液滴入1 mol·L1D 将1 mol·L1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NaHCO3溶液中,有无色气体生成,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9小题,共50分。
26.(3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物质 用途 A.乙烯———————a.制塑料 B.甲烷 b.作消毒剂 C.氧化铁 c.作清洁燃料 D.次氯酸钠 d.作红色颜料 27.(3分)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配制100 mL1.00 mol·L
1NaCl溶液,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2)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用____________。
(3)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用____________。
28.(6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炉甘石为原料炼锌的方法,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
ZnOCO高温ZnCO2
(1)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每生成1 mol Zn,消耗Zn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29.(6分)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
第5页/共10页
①Zn片作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③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______的转化。 (2)某锂-空气电池的总反应为4LiO22H2O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锂片作负极
b.O2发生还原反应多孔石墨电极
4LiOH,其
30.(6分)某小组用NH4Cl和CaOH2制取氨,并验证其性质。 (1)制取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氨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收集氨的装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收集氨时试管口向下,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氨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氨已收集满
(4)将盛满氨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液体几乎充满试管。说明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科学家首次运用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此工艺突破了众多外界条件,实现了人工可控,为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思路。
在电催化过程中,科学家先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合成为高浓度乙酸。之后进行生物合成,利用微生物对乙酸进行发酵,最终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未来,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药物等,只需保持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就可实现。该研究开辟了电化学结合活细胞催化制备葡萄糖等粮食产物及药物的新路径,是二氧化碳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______(填“对”或“错”)。
(1)运用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工艺,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______ (2)根据元素守恒,在电催化过程中,仅用一氧化碳一种原料即可合成乙酸。______
第6页/共10页
(3)未来,电催化工艺不变,更换发酵使用的微生物可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药物等。______ (4).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实现无机物向有机化合物的转化。______ 32.(6分)亚硫酰氯(SOCl2)在医药、农药合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1)SOCl2含有S、O、Cl三种元素,其中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元素是______。 (2)Cl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非金属性。
①用原子结构解释:Cl和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Cl大于S,原子半径______,得电子能力Cl强于S。
②用实验事实验证: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淡黄色沉淀是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SOCl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属于化合物
b.摩尔质量为119 g·mol
1
33.(6分)氯化铁(FeCl3)是常用的金属刻蚀剂。工业上用硫铁矿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FeO)制备氯化铁溶液,流程如下。
(1)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反应釜中Fe2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加入反应釜中的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
b.混合器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eCl(4)用F3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溶液刻蚀覆铜板可制作印刷电路板,在刻蚀过程中,
写出FeCl3溶液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4.(6分)某小组研究钠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反应。 【实验操作】
取5块质量均为0.20 g且形状相似的金属钠,分别放入20 mL不同浓度的盐酸中,如图。
第7页/共10页
【实验现象与数据】
编号 c(HCl)(/mol·L1① ② ③ ④ ⑤ ) 0.5 1.0 1.5 3.0 6.0 钠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 钠的表面.有少量火花。溶液澄清 钠的周围出现白色浑浊,一段时间后变澄清 主要现象 钠燃烧。溶液澄清 钠短时燃烧。溶液澄清 钠的表面有火花。溶液澄清 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s 11 21 37 65 114 经检验,⑤中出现的白色浑浊中的固体为NaCl。 【问题与讨论】
(1)补全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_______:
(2)小组得出结论:钠的密度小于盐酸的密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盐酸浓度越大,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盐酸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但是生成的氯化钠改变了盐酸与钠的_______,该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影响了钠完全消失所用的时间。
第8页/共10页
2023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试题参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B3.A4.A5.C6.B7.A8.D9.D10.C11.D12.A13.D14.B15.C.16.B 17.D18.A19.C20.D21.C22.B23.B24.D25.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9小题,共50分。 26.(3分)
27.(3分)(1)② 28.(6分)
(2)① (3)③
(1)CO 升高 (2)1 2 29.(6分)
(1)①负极②2H2e30.(6分)
(1)2NH4ClCaOH2(3)ab (4)易溶于水 31.(8分) (1)对 (2)错 (3)对 (4)对 32.(6分)
(1)O (2)①Cl小于S②S (3)ab 33.(6分)
(1)+2价 (2)Fe2O36HClH2③电能
(2)ab
△ CaCl22NH32H2O (2)①
2FeCl33H2O
(3)b (4)2Fe34.(6分)
3Cu2Fe2Cu2
第9页/共10页
(1)H2 (2)钠浮在液面上 (3)越长
(4)接触面积
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