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以《教师教育研究》为例 贺 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I德阳618000) 摘要:为深入了解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本文对中国《教师教育研究》2001--2013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对中国教师教育研究有更好的认识.找出中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师 资培养以及培养机构转型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且师资培养呈现出专业化、高学历化和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中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特设的“师 究》十三年间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 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征的基础上. 范院”.开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河, 章占总量的近10%.从不同角度对教师 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整体架构以 1902年京师大学堂增设师范馆,成为 专业化展开了论述。 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作载体与策略 我国高等师范专业教育的滥觞。面对着 在理论领域.学者陈琴等从理论角 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 社会大变革,我国的教师教育仍需要不 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卢乃 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教师专业 断地完善与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 桂等通过特质模式、权力模式及历史发 发展工作小组、教研组、备课组、学习 法,以《教师教育研究》为例,对 展模式三种理论.分析这一现状产生的 小组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 2001--2013年十三年间近1200篇文章 原因及带来的问题,以申明教师专业发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 进行分类,以此把握中国教师教育发展 展之“专业”内涵的重要意义。l2 苟渊 势,研究者从理论、实践等方面提出了 脉络和研究热点,从而推论中国教师教 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教师 切实可行的策略.在理论方面重视政策 育发展的趋势。 专业化已经走向一个十字路口:是政府 的转变,模式框架的构建:在实践方面 继续推动还是通过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 则侧重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途径,研究者 一、教师教育的主要研究 领域 度与组织.并倚重教师群体的自主力 强调了以校为本。强调了教师专业化发 量。来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3 0王长纯 展中个体的重要作用。 《教师教育研究》原名《高等师范 提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 2.综合大学办教师教育及师范院校 教育研究》,创办于1989年,并于2003 该标准包括:实现大学和中小学的合 转型 年11月更名,属全国性学术刊物,是 作。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一体化和终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经历了 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教师 身化的实现;建有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由“封闭式的教师教育”向“开放式 教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新时 编制以教学研合一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 的教师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国顺应国 期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以及教师教育一 展目标系统:将研究与理解学生作为教 际形势提出: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体化问题:师范院校转型主要研究和探 师专业发展的中心;拥有多学科的专家 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院校的层 讨以及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学科建设 队伍,实现大学学术文化和中小学实践 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 等问题:有关教师教育的培养培训研究 文化的互动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 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 和探讨以及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 了参照标准。}4 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 教师培养与培训问题:教师资格制度以 在实践方面.学者郑友训提出教师 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 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政策法规和国外 专业成长的三条路径:来自教师个体 有学者从机遇、优势和挑战等方面 教师教育等。 的、内在的发展意识和动力,通过自我 分析了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院校参与教 二、近十年教师教育研究 反思、自我设计,以充实生活、丰富体 师教育的现实基础。有学者对100所综 的热点问题 验,拓宽加厚文化底蕴,以实现自我专 合大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虽然 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全洪涛在 综合性大学对于参与教师教育比较关注, 1.教师专业化发展 坚持以校为本.坚持教师自我评价、案 但是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认识还不 2O世纪8O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 例开发、研究性教学等方面,深入探讨 充分。综上所述,在短时间内,综合性 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心。《教师教育研 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6 在 大学不会成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力 作者简介:贺 菲(1987一),四)Jl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 齄她《ll9 ■■ % 垄垦 .一 终结性的,而应该是终身的.教师教育 发展应成为一个在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 量.应保持现有师范教育的稳定性。l7 I有学者从内外现实情况出发,认为 比例,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大大增加,将 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 3.多元化趋势 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 在分析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基础上,提 综合性大学参与 互关联、互补和作用的结构体。中国教 师教育越来越强调职前教育、入职教育 和之后培训结合起来。针对教师教育中 的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立法 多元化趋势指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 化。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师范 院校为主。这种模式在基础教育师资方 面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其最 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学术 性”和“师范性”的矛盾, 此20世 教师教育的新体系。在培养方向上,为 重点高中培养大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和 少量的教育专业硕士:在教师培养层次 上.采用“4+0”“4+2”或“4+3”方 来保证,最终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教师 继续教育网络与体系。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教师专 业化发展以及师资培养强调一体化.三 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教师教 式.为普教和高教服务:在课程设置 上.开设通识、专门(以后所教学 纪下半叶以来,教师教育界“打破封 闭,走向开放”的呼声13益强烈,其主 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技能课程), 突}十{师范性,强化学术性,加强实践 性.使三者有机结合。【8 0综合性大学参 与教师教育.不能单纯沿袭师范院校的 模式.针对模式这一问题,学者们也提 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随着高师院校向 综合性大学转型,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建 设聚焦于亚制度环境下的教育学院或教 师教育学院。转变思路,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模式。 在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和师范院 校合并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合 并后号称综合性大学,是不是大就意味 着强呢?有学者指出合并扩张的大学, 大可能强,但大不一定强。大而强,需 要满足包括对内提高同化能力,对外提 高竞争能力在内的许多条件,如:学校 要建设尽可能多的难以模仿的品牌或特 色,要建设激烈而合理的竞争机制,要 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校长必须有 较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创新能力。 0 从我国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相关 理论研究多是关于教师教育转型的原 因,高师院校转型方式,高校的办学特 色等理论层面,对教师教育实践培养模 式探索不多,没有明晰教师教育特色的 具体内涵。对高师院校转型与保持教师 教育特色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尤 其是落实到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上的成果 更少。目前对高师院校保持教师教育特 色的途径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许多 同一类别的院校转型模式缺乏共性,对 一些转型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还没有 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缺 乏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方法的指导。 3.师资培养 英国学者詹姆士・波特(James Po ̄er)在1972年曾提出“师资培养三 阶段论”.强调教师教育不应该是一次 l2 鬻 育改革的一系列变化。首先综合性大学 参与教师教育体系.要求改变以往师范 院校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状态, 所以提出了用“教师教育”取代“师 范教育”.这不仅是概念的替换.更主 要的是培养理念的转换。种种改革最终 目的是促进教师质量的提高,强调教师 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专业化又要首先 落实在师资培养上,从教师职前培养开 始做起。 三、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1.专业化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西方国家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教育界兴起的思想浪潮。教 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教师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教 师专业化为导向”。教师专业化是说, 教师职业就像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是 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工作,其中包括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素质 要求。鉴于目前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程度普遍不高.要求我们从教师职业技 能训练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的制度、 教师个体生涯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进一步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提高。教师资格制度 的进一步完善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必然要求 2.高学历化趋势 随着教师专业化政策的推进和教师 教育改革的发展,现在发达国家的中小 学教师队伍正趋于高等教育化,一般起 点是本科,近年来获得硕士学位者到中 小学任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 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家针对这一情况 和目前就业难的状况,从2009年开始 调整研究生结构,加大专业硕士的招生 要表现就是综合性大学积极介入教师教 育。这表明,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 在我国同样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综合性 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一个过程。不可操 之过急,在短时间内综合性大学不会成 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应保持 现有师范教育的稳定性。所以在很长一 段时间内,教师教育的办学主体会呈现 多元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陈 琴,庞丽娟,等.论教师专业 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2(6): 26. [2]卢乃桂,王晓莉.析教师专业发展 理论之“专业”维度[J].教师教育 研究,2008(6):1. [3]荀 渊.从政策转变看教师专业化 的发展 ].教师教育研究,2004 (2): 54. [4]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 考纲要[J].教师教育研究,20O5 (4):3. [5]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 长的新视点口].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O03(4):34. [6]全洪涛.浅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 径口].教师教育研究,2004(2): 55. [7]丛立新,梁丽莎.我国综合大学参与 师资培养的可行性及条件的调查及 结果口].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71—72. [8]时伟.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体 系的思考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2):30. [9]石 鸥.大可能强但不一定强——关 于大学合并扩张的几点认识[J].教 师教育研究,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