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
看图写话最适合低年级儿童,也是低年级学生相对感兴趣的写话类型。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看图写话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对看图写话的指导,是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重难点。下面特对此做一些浅谈。
1.以图为本、注重观察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图,然后再写话,所以看图是写话的基础。只有观察好图画,文章才能准确表达图意。观察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方式,但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不连贯,观察行为无目的,无顺序,随意性大,所以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1.1整体感知画面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画面主要内容。即看清什么时候、什么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或有什么景观)。这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能力和快速概括能力。而后不要忽视了图画旁的文字,它是写话内容、层次的提示,要认真阅读。
1.2关注细节信息一般来说,看图写话的图都有鲜明的特点,但学生往往抓不住。所以在学生对画面内容获得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就要引导从画面局部、细节获取信息资料。所谓“粗中有细”、“细节决定一切”,这在看图写话中得到了真切体现。例如对画面要素的深入解析:一般先判断时间。特殊的时间要据图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综合分析。比如:图中有荷花开放,说明是盛夏。天空有彩虹,说明刚雨过天晴。让学生学会根据特别图像来判断特别的时间。人物角色要从衣着、神态、佩饰等方面进行定位。判断地点一般从标志来看,比如有红十字图标的可能是学校,竖立着红旗的地方可能是信息等。事件的分析,要从人物的动作、行为开始,以此来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从图片背景、衬托物来推测事件的过程和结局,让模糊抽象的特点在学生头脑中具体起来。
1.3选取观察顺序
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跳跃性大,观察顺序杂乱无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作有序观察。低年级最常用的观察顺序有:方位顺序(远近、上下、表里),主次顺序(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分析综合法(局部、整体)。学生逐步学会按一定顺序有目的、有层次地观察图画,视觉感官就有规律,思维脉络就清晰,表达才能有条不紊,较好地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或重复表达等弊端。
2.合理想象、整合资源
看图写话并非看和写两个方面。学生看了图画,建立起形象思维,还要经大脑加工、创造,才组织成语句。这其间就存在知识的内化问题。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实在并有想象力,就必须在思想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画面是静态的,教师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
活经验,引导把画面想象为正在上演的生活场景或身临其境的自然景观。把呆板僵硬的图画变得富有生气,让一个个形象符号在脑海中活起来,动起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猜出来,把画面之外的相关内容补出来,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会说话的,把事件起因、结果推出来。鼓励应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为文章增添色彩。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把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当然,想象要合乎情理,紧扣中心。教师要统揽大局,否则低年级学生会表现出想象漫无边际,离题偏题,收不了场。当完成了全面的看图想图后,学生获取的素材已经不少,教师要帮助提炼中心,可以问:“这幅图画主要讲哪件事(哪个人、哪种景观)?你选用心中的哪些材料来把它讲清楚?”提醒学生只要把图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写生动、具体就行,其它的衬托内容只需少笔带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教学中就曾遇到一名二年级学生,她把图中八名球员的长相、衣着、动作一一介绍,写了五百多字,满脸欣喜地等待老师表扬。
3.先说后写、水到渠成
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文本于语”说明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关系,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和基础。低年级学生更是听说能力领先于读写能力,教师要通过儿童的听说来发展其读写。当学生对画面有了充实的语言储备后,要及时开展说图活动,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说话中,针对低年级儿童语言的不连贯性,教师适时提供参考句式,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以便串珠成线。教师要搞好倾听,及时对语法、语气、语病做出订正。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及需求关照。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鼓励求异思维。现在的教学时间很紧,教师不要吝啬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充分听说的基础上才动手去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书写时的咬笔头现象,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学生尝试了口头描述,写话框架初具规模之时,教师就要引水入渠,让学生体验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学生创作中,教师不宜打断学生思路,即使要辅导个别学生,最好采用俯首帖耳式。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写话不能要求太高。一年级学生能用完整的三四句话写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做什么”就不错了,写自己想说的话。提倡用拼音带字,正确使用逗号、句话、问号和感叹号。随着阅读量、识字量的增加,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二年级对写话要上一个层次,能多写几句,把表现中心的材料写详实、生动,即要加强“怎样做、做得怎样”这一环节。写想象中的事物,学会正确使用双引号,乐于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
4.及时批改、激励评价
教师的批改要及时,趁着学生的热情犹在,记忆犹新,趁热打铁。这样的批改效果实效性很大,低年级采用面对面批阅效果更佳。写作是大多学生比较头疼的事情,语文教师可千万别让一二年级学生就罩上“怕写作”的阴影,会把创作欲望扼杀在摇篮里。批阅中,不要以超年龄段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切忌揠苗助长。
学生都有着渴望被注意以及被爱护的心理,教师在写话评语中充分运用爱的力量,发现亮点,关注细微进步,真诚地激励他们,满怀关爱地唤醒他们的潜能,这样学生的写话兴趣才会增强。教师可采用星级、A级或红花、彩旗等激励法,促进长期发展。比如A级激励法,一段时间后,汇总每个人得A的数目总和,对时期内优秀者给予奖励。利用学习园地、橱窗展览,进行作品展示和共享,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如此一步步地进行写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才能让每个学生觉得有话可写,才能让写出的话生动具体,富有个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