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出游率关系的构建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出游率关系的构建

作者:张红英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3期

[摘要] 目前中国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具有城镇人口旅游出游率的数据,而其他城市缺乏这样的数据,旅游统计数据的不健全阻碍了旅游的量化研究。对此,本文通过数学分析,建立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出游率的关系图及其量化关系。 [关键词] 人均可支配收入 出游率 构建

一个旅游客源地出游人数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两个统计数据,一是该地的总人口,一是该地居民的出游率。对于我国主要35个大中城市,国家旅游局有这样的统计数据,但其他城市或省没有相应的旅游出游率的统计数据,在统计该地旅游出游人数时非常的困难,也阻碍了旅游的量化研究。为了能够粗略知道旅游客源地的出游率,本文试图从客源地的人均收入和已有的35个城市的出游率的关系中找到规律,从而通过居民人均收入来计算出响应的旅游出游率,为计算或估算出游旅游客源地的旅游出游规模(旅游需求规模)迈出关键的一步。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出游的重要条件之一,居民出游人数的多少或者当地出游率的高低受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较大。为了找出二者之间某种关系或者规律性,本文采用35个大中城市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城镇人口数和全国各地区的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农村人口数以及各省(市)相对应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等数据[1-3],通过数学分析,建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出游率的关系图。计算和处理步骤如下。

一、建立人均收入——出游率关系图

统计已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和出游率的两组数据,建立人均收入——出游率关系图,见图1。

图1 人均收入——出游率关系图

图1中虽然能够显示出游率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的上升而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因为样本个体的特异性和统计数据本身存在的误差而体现得不够明显。另外,图1中的每一个点代表了一个行政区域的实际出游率,而它们的各自的人口规模不同,这样就可能存在着每一个样本的重要程度不同,也就是说可能存在这样的数据:某个区域的人口规模非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但出游率很高或者很低。在图中反映出来均方差很大,出现陡峭的尖峰,这里采用数据分组的方法来克服上述问题。

二、修正和构建人均收入---出游率的折线趋势图

为了找出人均收入和出游率之间的明显趋势,需要降低因为个体差异性而带来的影响和滤除白噪声(统计数据本身含有的误差)。这里把收入从小到大分成几个区间,并给出每组人均收入的基点数。在此基础上算出每个区间的平均出游率,结果列入下表。 表 人均收入和平均出游率的关系表

从表中提出人均收入和平均出游率的数据建立图2。 图2 人均收入——出游率折线趋势图

图2中的各点反映了在该点所对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和出游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折线依次连接各点,通过这些折线的线性关系来近似模拟现实中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中某地区缺乏出游率但有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数据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插值法来获得近似数据。例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50元,从图中可以得出其出游率为1.191。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国家旅游局: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