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悴的文字之美。领悟了这些,我们就该有所行动。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安徽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④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⑤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
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gān尬处境——大家都承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铺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深长的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
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gān( )尬
浮光掠.
影( ) 沉潜.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 (3)“匆促”的“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靠近 B.时间短,急迫 C.推动 D.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 3.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在舅妈家,简·爱经常受到表兄
的欺侮。简最害怕的是被关进
里。(2分)
(2)在《儒林外史》中,
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对象。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出身于安徽全椒
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的
。(2分)
4.某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畅游诗歌王国”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2分)
(1)班级文学社开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依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设计孔乙己的命
运。(4分)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仿写:假如孔乙己考中了举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芳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4分)
此次“遂宁国际诗歌周”活动除邀请中国作协、各省作协、省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国内获奖诗人、诗歌理论家、翻译家、外国诗人等100余人之外,(甲)还邀请了来自中省级、遂宁本地的60余家媒体参加了活动。(乙)活动旨在继承和弘扬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推进遂宁与世界诗歌的深入交流,上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改为“____”。
(3)张浩是班里的小诗人,看了新闻后来了写作热情,写了下面的小诗。请你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
写句子。(4分)
青春年少,放飞梦想,就像春蚕结茧成蛹,期待化为彩蝶;就像花蕾含苞待放,畅想盛开如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题 第2页(共6页)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站着听课更健康
①想必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学生在上课时打瞌睡,老师通常就会让这位学生站起来听课。其实,老师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惩罚他,而是要帮助他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对于长期久坐的学生来说,多站站也是大有好处的。就像有的学校不再要求学生听课要规规矩矩地坐着了,而是允许他们可以站起来听课。
②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艾伯特山小学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间“站立式”教室。——在这个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室里全部配备了可自行调节高度的课桌,以允许学生可以采用坐姿或是站姿来听课。
③学校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呢?原来,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小学里,许多学生都面临着肥胖的问题,虽然家长们都做过很多努力,但效果却不怎么好。因为孩子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并且他们在学校一天内有近2/3的时间也是坐着的,这样显然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早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童年时期坐的时间过长,以后就很可能会患上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症。为此,学校联合墨尔本市的贝克IDI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的科学家推出了这样的举措。
④为了更进一步探索,研究人员在学生站着听课的过程中,让他们佩戴了监测仪,以了解他们身体上的情况。结果发现,当学生站着时,他们会有更多的肌肉被调动起来,这样就使得有更多的血液流经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疲劳感,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对他们的健康也很有好处。而且,如果这种健康的行为能够在人生的早期得以培养和巩固的话,就会对他们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大有裨益。
⑤此外,研究人员还有意外的发现:那些原来上课时容易分心的男孩子,在用站姿上课后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而且,在课堂上,学生愿意坐着听课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让学生站起来时,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身体和思维情况适时地对教案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⑥虽然站着的效果无法和运动相提并论,但对于几乎没有时间运动的学生而言,站着听课也许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目前,这所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站着听课,并且这项措施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赞赏。看来,站着听课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听课方式!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记》)
5.本文以____________为说明对象,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4分)
6.①②通过对站立听课和澳大利亚一所小学“站立式”教室的介绍有何作用?(3分) 7.文中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8.根据上下文,请你说说“目前,这所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站着听课,并且这项措施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赞赏”一句中“目前”这个词语的作用。(3分)
语文试题 第3页(共6页) 9.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中“站着听课”是一种体罚吗?为什么?(6分)
【二】(21分) 童年蝉趣 杨丽丽
①夏日的午后,暑气升腾得厉害,一声时有时无的蝉鸣打破了季节的宁静,也打开了岁月里那些与蝉有关的童年记忆。
②蝉在我们老家叫作知了,每年麦收以后就是知了开始出土的时候。当听到了第一声蝉鸣,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就会三五成群地拿着长竹竿,带着用新麦粒嚼出来的面筋去树林里粘知了。
③手拿竹竿的小伙伴是主力军,在寻得知了的踪迹后,所有人都噤了声,仰着头看着树干高处叫得正欢的知了。拿竹竿的小伙伴先小心翼翼地靠近知了栖息的树干,然后用粘有面筋的竹竿快准狠地粘上去,被粘住的知了死命地挣扎,发出刺耳的滋啦滋啦声,吓得周围聒噪的知了都降低了声调。(A)有的小伙伴嫌麻烦,在发现了知了的踪迹后,就会使劲地抡一竿子把知了打下来,运气好的话能把知了打得晕头转向,拼命扇着翅膀打转转却飞不起来,就有眼疾手快的小伙伴用带来的网兜罩住。(B)捉到的知了都被小伙伴掐掉翅膀扔进带来的小桶里,玩够了就丢进院子里成为鸡鸭的美食。
④到了傍晚,就会去寻知了的幼虫,在我们老家方言里叫作“爬爬儿”。这时候的“爬爬儿”还都窝在土里没有出来,有经验的小伙伴就会在树林里的土地上一寸一寸地寻找“爬爬儿”的洞穴。“爬爬儿”的洞穴很有意思,表面看起来像一个小小的蚂蚁洞,但是小洞周围的土只是薄薄的一层,寻到了直接用小树枝一捅,周围的土就塌了下来,把小树枝伸进洞里,“爬爬儿”就会自己抱着树枝爬上来。(C)有时候会爬出来两个“爬爬儿”,有时候就会爬出一只虫子或者蛤蟆,甚至会出现叫人毛骨悚然的小蛇。因此,我们大多时候都会等到天黑透了,“爬爬儿”从土里钻出来爬到树身上了,打着手电筒去抓。(D)
⑤收获的“爬爬儿”经过几天的腌制入了味,用自家榨的花生油煎到两面金黄,那四溢的香气就勾动了人肚子里的馋虫。儿时的自己开始是不敢吃的,因为相信了奶奶的玩笑话:“‘爬爬儿’吃进肚里会变活了,挠你们的肚皮。”只好闻着香味流着口水,任凭奶奶怎么劝就是不敢吃,后来实在受不了那香味的诱惑就自作聪明地只吃“爬爬儿”的肚子,不吃有腿的头部,惹得奶奶笑话了好久。其实“爬爬儿”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昆虫,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早就走上了饭店酒馆的餐桌,并且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油炸金蝉”,也因其酥香可口的口感深入人心,而真正深入人心的却是儿时吃到的那些“爬爬儿”的味道。
⑥蝉蛹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外壳叫作蝉蜕,是一味中药,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每年夏忙过后村里就会来一些收蝉蜕的小商贩,小伙伴们就争先恐后地去寻蝉蜕,寻得了十个、五十个,甚至上百个,就在小商贩那里换来一元或几元的零花钱。这时候的父母都很慷慨,允许孩子自己支配这几元的零花钱。小孩子们就会欣喜若狂,有的买了垂涎已久的冰棍儿,有的买了渴盼已久的带着橡皮擦的铅笔,有的买了带着水果香味的橡皮,有的买了花花绿绿的贴纸……总之,孩子们用蝉蜕换的钱丰富了每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也丰富
语文试题 第4页(共6页)
…………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 _……__…线__线…__……__……__……__……__……__…○__○…__……_…:……号…考……_……__…订__订…__……__……__……__……__……:…○级○…班……__……__……__……__……__…装__装…_:……名……姓……_……__……__…○__○…__……__……__……_:……校……学…外 内… …… …… …… …… …… …○ …○……… ………………………了那个物质匮乏的童年。
⑦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有删改)
10.本文围绕标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仿照示例加以概括。(3分)
示例:午后拿着竹竿粘知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在( )(填序号)(3分)
这种捉法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或惊吓。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寻到了直接用小树枝一捅,周围的土就塌了下来,把小树枝伸进洞里,“爬爬儿”就会自己抱着树枝爬上来。
13.在第⑤段中,作者说饭店酒馆里的“油炸金蝉”因其酥香可口的口感深入人心,但“真正深入人心的
却是儿时吃到的那些‘爬爬儿’的味道”。为什么这么说?(6分) 14.请在文末的横线上,补写一个照应开头式的结尾。(5分)
【三】(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①
;战而不死,曲桡②
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选自刘向《战国策》)
【注】①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②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臣之妻私.
臣
(
)
语文试题 第5页(共6页)
(2)今齐地方.
千里 (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4)不相说.
( ) (5)君可以.
有功
(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17.同为劝谏,邹忌劝谏威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公孙闬劝谏邹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分) 18.两文中的邹忌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让…… 请以“________悄然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语文试题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