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 文。吕明(伊春党校) 摘要: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 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 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 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 游业开展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 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 生态旅游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 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 两大原因引发的:一是外在因素,是由于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 目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目前经济水平 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 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 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还没有完全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 旦 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又寸策分析 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 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 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 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 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 体现自然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 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要坚决制止。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 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 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 题。也是2 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 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 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 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 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 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 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 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 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 用。一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 资源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 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 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 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 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 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 的损害与浪费。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 一些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 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 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 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 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 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 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 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 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 热衷于旅店、餐馆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 修建旅游设施。这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 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 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 坏。 (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 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一些风景区的 水土、大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 烟尘超过了规定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 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 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 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 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 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 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 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 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 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 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 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上述问题。二是生态旅 游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概念 和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产生的内涵 认识不清、设施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 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 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 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 会对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 源。自然环境是由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 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 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 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 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 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 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 (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 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 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 成的一个相对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 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 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 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 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 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土 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 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区、林 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 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 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 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 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 要措施。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 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 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 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 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 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 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 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 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 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 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 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 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 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 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 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 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 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 吸引游客。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 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 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再治理就 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 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 法和管理。要严格遵守 环境保》、 森 林法 、 文物保》、 野生动植物保护 法 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律和 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 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完善相关规 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 修复被损的环境等。地方和旅游主管 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增 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 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 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 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 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 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 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 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我国在生态旅 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 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 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 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 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 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 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 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 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加强 宣传教育,规范游客行为。 总之,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 一个大自然的游乐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旅游资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 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 游保护生态,以生态促进旅游,将是生态 旅游实现可持续发民的最佳结合。 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