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真题模拟试题A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真题模拟试题A卷

来源:好走旅游网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B.中班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真题模拟试题A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C.大班 D.学前班

5、学前教育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始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当今学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是( ) A.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B.家庭—托幼机构—企业的合作 C.家庭—企业部门—社区的合作 D.企业—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 2、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标准,但不预定目标,重点在于鼓励儿童探索具有价值的教育领域。这一课程设计理论模式属于( ) A.结构模式 B.认知模式 C.过程模式 D.泰勒模式 3、“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姐妹”的故事说明( )是儿童发展的因素。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主观能动性 4、具有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较适合于( ) A.小班 D.20世纪90年代

6、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这主要违背了( )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7、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幼儿发展

B.在良好的师幼关系状态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C便于教师组织与管理幼儿 D.为顺利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8、托幼机构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由园长、所长或其他领导接待家长的来访,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方式是( )

A.家长开放日 B.家长接待日 C.咨询接待日 D.家长会

9、下面不属于现代优质师幼关系主要特征的是( )

第 1 页 共 7 页

A.控制性 B.互动性 C.分享性 D.激励性

10、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达教育意图,按学科的逻辑知识组织教材,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A.多样性 B.主观性 C.整合性 D.方向性

15、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处境不利幼儿提供补偿教育实施“确保开端”方案的国家是( )

遗产而展开的教学属于幼儿园教学策略中的( )

A.美国 A.接受式教学 B.英国 B.发现式教学 C.法国 C.合作式学习 D.德国

D.探究式学习

16、下面全部属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是( )

11、从活动形式来看,家园(所)之窗、家园(所)专栏属于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的( )

A.园艺区、活动场地、种植区、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A.宣传工作

B.园艺区、种植区、大型玩具、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B.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 C.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活动室的墙饰

C.教师的日常工作 D.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

D.征集意见工作

17、有的教师认为,教育只能是跟随幼儿的发展,教师就像园丁一样。这主要违背了( 12、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的条件是学前教育应符合社会的要求,同时必须( )

A.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A.迎合幼儿家长的愿望 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B.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C.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C.满足特殊儿童的的需要 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D.遵照传统儿童教育的习惯 18、因人施教的宗旨是让各种学习类型、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儿童( )

13、因人施教就是强调( )

A.消灭学习上的差异,获得均衡发展 A.向每个受教育者实施最适合的教育 B.缩小学习上的差距,实现同步发展 B.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实施同一的教育 C.显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C.向儿童实施个别教育

D.取长补短,实现全面发展

D.教育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教育机会平等

19、以0—6、7岁这一特定年龄的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是( )

14、下面不属于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

A.义务教育

第 2 页 共 7 页

)B.早期教育 C.儿童教育 D.学前教育

20、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课室内外的地面、墙面、空间,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等。这是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 )

A.丰富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适合性原则 D.效用性原则

21、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2、清政府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立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名称为( )

A.育婴堂 B.蒙养院 C.保育院 D.幼稚园

23、幼儿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和倾向性。这是哪一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混合班

24、多元智慧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著名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是

( )

A.加涅 B.加德纳 C.布鲁纳

D.戴维·韦卡特

25、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

A.学前公共教育 B.幼儿园

C.社区学前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

26、了解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的预期结果及教师的变化与提高等,属于( )

A.课程方案评价 B.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C.课程效果评价 D.课程教学评价

27、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 )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稳定的职业观 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28、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前公共教育和( )

A.学前家庭教育 B.幼儿园 C.托幼机构教育 D.社区学前教育

第 3 页 共 7 页

29、幼儿出现厌食、偏食和肥胖症、遗尿症、梦行症等,说明他存在( )

A.品行方面的行为问题 B.心智方面的行为问题 C.性格方面的行为问题 D.生理方面的行为问题

30、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著作是( )

3、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简述行为情境理论。

A.《理想国》 B.《爱弥尔》

C.《教育论》 D.《明日之学校》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 2、集体教学: 3、幼儿园区域活动: 4、学前教育: 5、课程模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

2、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特点?

5、简述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

25分)

1、思考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论述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

第 4 页 共 7 页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 5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A 2、C 3、C 4、A 5、C 6、A 7、B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B 15、B 16、D 17、D 18、D 19、D 20、A 21、C 22、B 23、C 24、B 25、A 26、B 27、B 28、A 29、D 30、B

3、幼儿园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形式,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4、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岁、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5、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 (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 (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2、答:(1)活动性、(2)直观性、(3)兴趣性、(4)主动性、(5)广泛性、(6)游戏性、(7)模仿性。

3、答:活动区创设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4、答:

第一,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个体所必需的行为模式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方式会暗示人们出当下合适的行为,在每一个行为情境中,都有一些属于这个情境的行为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行为情境之间具有相互依赖性。每一种行为情境,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均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且相互依存、交互影响。

5、答: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课程目标理性化。 (2)课程内容超负荷。

(3)课程实施:师幼关系失衡。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我国幼儿园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地区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这个地区或这所幼儿园的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只简单地借用或套用外来的课程,包括被几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看好的瑞吉欧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条件下,针对时弊进行决策和调整。

2、答:(1)互动性。(2)民主性。(3)互主体性。(4)分享性。(5)激励性。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是指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

2、集体教学: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和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把这种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时就叫集体教学。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第 6 页 共 7 页

(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