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村雨洪利用工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市*水利规划设计室 二OO五年九月
目 录
一、 基本资料 .................................................................................. 3 1. 项目情况 .................................................................................. 3 2. 水文气象状况 .......................................................................... 3 二、 工程规划 .................................................................................. 4 三、 工程设计 .................................................................................. 4 1. 泄洪渠设计 .............................................................................. 5 2. 蓄水池设计 .............................................................................. 6 3. 挡水墙设计 .............................................................................. 7 四、 投资概算 .................................................................................. 7 1. 编制依据 ................................................................................... 7 2. 工程项目划分 ........................................................................... 7 五、 附录 ........................................................................................... 7 1. **镇*村、*村雨洪利用工程概算表 .............................................. 7 2. **镇*村、*村雨洪利用工程初步设计图 ....................................... 7
2
**镇*村雨洪利用工程设计说明
一、 基本资料 1. 项目情况
*镇*村位于*城东18公里,*镇北200米处。村子地势低周围地势高,上游东北方向有2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现有泄洪河道一条,但近年来由于住房扩建,公路拓宽等日益挤占河道,致使泄洪河道最窄处不足一米宽,加之河道年久失修、杂物淤积,已基本丧失泄洪排涝能力。每逢雨季,四周雨水汇集流入村中,由于泄洪河道不能排水,导致雨水四处漫流,给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严重时已给村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2. 水文气象状况
降水:该项目区处于盆地向山区过渡地带,降雨量相对较多,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但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内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冬、春季降水很少,几乎每年都发生春旱。年际间降水也不均衡,经常发生连年干旱。
气温: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7月平均气温达到23℃,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8℃,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1℃,年内无霜期150天。
蒸发: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1746毫米,陆地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400毫米。
风速:冬春季盛行偏北风,夏秋季盛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2.6
3
米/秒。
二、 工程规划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针对*村、*村现有水利设施及其运行状况,现规划在其原有泄洪河道基础上进行二次修建,以彻底解决该村雨水排泄难等问题。此次河道规划设计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详细勘测该村及其四周地形情况,充分考虑雨水汇集流经路线,彻底做到对原有泄洪难问题的标本兼治。
2.此次渠道铺设路线在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尽量修建在原有泄洪河道的基础上,减少新占用地,节约用地,减少投资。
3.因为泄洪河道流经村民生活区,充分考虑新建河道在以后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泥沙、垃圾淤积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4.充分考虑泄洪河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维护问题,减小运行使用维护难度,尽量做到常用少修。
5.考虑到当地降水时节分布不均,且农田灌溉缺水较为严重,尽量做到雨洪利用,使水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三、 工程设计
此次泄洪工程在遵循工程规划几项原则的前提下,经过对*村及其周围地形的详细勘测,设计在原有泄洪渠道的基础上进行修建。本次设计任务主要包括:泄洪渠设计、过水路面挡水墙设计、蓄水池设计。
4
1. 泄洪渠设计 1.1 泄洪渠形式设计
泄洪渠自进水口起(桩号渠0+000.00)至雨洪利用蓄水池入口(桩号渠1+040.00),全长1040m,渠首(渠0+000.00)处底部高程为559.72m,至渠尾(渠1+040.00)处底部高程为552.80m,渠底纵坡约为0.0067。
根据有无渠盖板,泄洪渠分为暗渠段和明渠段。为防止行人不慎跌入泄洪渠,在居民区渠段(渠0+001.50—0+479.30),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渠盖板封闭。在用于支撑渠盖板的混凝土渠顶上,每隔30m留一500mm×250mm进水孔,用于泄洪渠两侧地面排水。同时为了美化居民区环境,在渠盖板上覆土30cm后种植草皮。明渠段为0+479.30m至1+040.00m段。明渠段每隔100设人行便桥一座。
在渠首处(桩号渠0+000.00)设置进水口和沉砂池。进水口长2m,宽1.5m,采用钢筋网φ20@200封顶,钢筋网中留活动门以便进行泄洪渠检修及清淤。沉砂池位于渠(桩号渠0+002.50)处,长3.5m,宽3m。池底铺设反滤料0.5m。在沉砂池末端设栏污栅一套。
在(桩号渠0+355.10)处有一4m宽公路与泄洪渠相交,该段采用钢筋混凝土顶管过水。 1.2 泄洪渠断面设计
该泄洪渠按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流量200mm,流域面积F为25km2,排水量Q为10m3/s。经验算设定泄洪渠采用矩形断面,设计断面尺寸约为宽×高=2×2m,渠顶与地面线平齐。在全渠线上,
5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设计了Ⅱ种标准横断面(见附件泄洪渠断面图)。泄洪渠边墙采用浆砌石砌筑,底板采用C25混凝土现浇。
泄洪渠主要水力参数
底宽设计水深b(m) h(m) 2.00
过水断面A(m2) 3.20 湿周水力半径X(m) R(m) 5.2 0.62 水力坡度I 0.0067 流速设计流量V(m/s) Q(m3/s) 3.48 11.15 1.60 在此断面下:
设计流量11.15m3/s>排洪量10m3/s
浆砌石渠道最大设计流速3.75m/s>设计流速3.48m/s>最小设计流速0.4m/s
该断面设计符合排洪要求。 2. 蓄水池设计
此蓄水池主要作用平日蓄积富足雨水量,以备农作物灌水高峰期间使用,缓解当地灌溉供水能力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矛盾,达到雨洪利用的效果,更好地为农业灌溉服务。
蓄水池长120m,宽30m,设计池深2.5m,正常蓄水位2.2m,设计蓄水量为8855m3。边坡1:2,采用土工膜防渗,膜下铺设10cm细砂保护层,表面采用48×48×8cm预制砼板砌筑,进水口处池底建消能池,消力池尺寸为4m×4m×1m,池底铺设0.5m砂砾料。为美化环境,同时防止块石、杂物进入池中,拟在蓄水池四周种植黄杨绿篱。
6
3. 挡水墙设计
*村东有一段300米河道,被铺筑成村中公路,两边为民房,由于路面过窄,无法砌筑泄洪渠,所以采取浇筑混凝土过水路面方法,路两边砌筑1米高的挡水墙,经校核计算路面宽4米,挡水墙高1米,过水断面为4m2,大于矩形泄洪渠过水断面3.2m2,满足要求。
*村挡水墙,墙顶同延四公路路面高程平齐。墙体高3.8米,长325米。挡水墙均采用浆砌石砌筑。
四、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 编制依据
1) 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2) 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工程设计概算定额》。 3) 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定额》。 4) 计价格[2002]10号文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5) 其它有关专业现行定额及扩大指标、有关信息、实际收集的资料等。 2. 工程项目划分
**镇*村雨洪利用工程共分为:泄洪泄工程、蓄水池工程、挡水墙工程、绿化工程。
工程概算见附表《**镇*村雨洪利用工程概算表》。 五、 附录
1. **镇*村雨洪利用工程概算表 2. **镇*村雨洪利用工程初步设计图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