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来源:好走旅游网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一、总纲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切实做好学院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2013年)》特修订本管理规定。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学生必修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工程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为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一)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科学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外文阅读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等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三)帮助学生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作风。 (四)毕业设计以论文形式提交,内容可以为电气、自动化或测控专业的工程应用设计,也可基于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智能车大赛获奖作品、创新实践成果、专利、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等扩展而成。

三、时间安排及学生管理

(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设计时间不得低于八周(不含前期准备工作时间)。鼓励有条件的指导老师和学生提前安排毕业设计课题,延长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

(二)具体时间安排参考学院当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三)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日常管理要求

1.在校设计的同学,要求坚持每天在指导老师处签到。如有事外出,一天以内的假由指导老师批准,一天以上的假必须由指导老师同意并报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审核批准(以上均需有书面材料)。

2.每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老师布置的进度完成设计任务。如不能按期完成影响到设计成绩,将由自己负责。

3.在设计期间,如有同学联系到工作单位,需在用人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经过校内指导老师、教学院长一致同意,在开学一个月内,签订“毕业设计协议书”,方可在外进行设计任务。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回校答辩。否则,擅自离校未经批准,造成毕业设计不能通过者,一切责任后果自负。

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及职责

1.各系、部主任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的主要任务是:配备指导教师,对选题进行论证;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把握进度和质量;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成绩审查;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后分专业提交相关总结报告。

2. 鼓励以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即一名校内导师,一名校外导师(可以是企业或公司的工程师也可以是其它高校的教师)。

3.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有一定实际经验、工作认真负责;也可以聘请理论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热心教育工作的企业或公司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首次独立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做好预研及相关资料的准备,并委托有经验的其他老师协助指导。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8。

4.指导学生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制订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

5.向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 6.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7.指导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注意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认真对学生进行考勤,作为毕业设计结束时评定成绩的参考依据。

8.为了确保毕业设计按进度保质保量进行,了解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任务完成情况,在毕业设计的中期,应主动接受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的期中检查。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

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一般需要经过选题、开题、研究撰写、评审等阶段。 (一)选题

正确、合理地选题是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实施的重要环节。其选题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恰当的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前提。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在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力求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2.选题原则上要做到“每生一题”,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申报、确认论文题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结果经学院教学委员会认定,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必须改变选题的,需经学院教学委员会批准,报教务处备案。

3.鼓励学生成立团队、共同参与完成大课题、大项目,但要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在内容、要求上务必有所区别;鼓励课题的选题与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本科生课题可以是教师科研项目或研究生课题的一部分。个人选题应以中、小型为主,难度要适当,能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全部内容,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

4.鼓励校内保研同学提前联系导师,进入导师研究项目,确定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鼓励校外保研同学提前联系外校导师确定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校外企业或公司的项目研发,并在研发人员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后两种情况,学生需要在校内选择一名导师进行辅助指导,选题题目由校内导师进行提交。其余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照校内指导教师的选题,与老师共同协商确定选题。

5. 鼓励学生在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省级以上大学生电子竞赛项目、省级以上大学生智能车等竞赛项目或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专利等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研究,扩展成毕业设计课题。

6.申请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必须在开题前向学院申请,经校内指导老师同意并获得学院批准后可以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

(二)开题

学生在选定课题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上网填写《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参考资料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含标准、设计手册)。 2.需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近的外文资料,其译文字数不低于1500字。

3.完成对所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报告,不低于1000字。

4.上网填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学院批准通过后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研究与撰写阶段。

(三)研究与撰写

1.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立论、观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实验与测试的基本方法。

2.毕业设计(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科不得少于20页。

3.论文摘要应以简练的文字概括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250个词左右,关键词3—5个。

4.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上网填写论文周记、论文草稿、论文定稿,指导教师跟踪指导、网上回复,在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四)评审与答辩

1.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认真审阅,填写导师评语和成绩。 2.各学院成立以主管教学的领导为负责人的答辩委员会,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情况,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学院须在学生答辩前一周将答辩时间和地点报教务处以备随机检查。

3.答辩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历,有较高的学科研究水平。组长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组员一般3—5人;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应做好相关记录。

(1)答辩前的准备

A、由学院按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0%-15%比例,随机抽取某学号的学生参加公

开答辩,并于学校要求答辩时间前10天公布公开答辩学生名单。 B、未被抽到公开答辩的学生,一律于学校规定答辩时间参加小组答辩。 C、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熟悉答辩过程中应知应会的内容,并将参加公开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交院毕业答辩委员会审阅,在答辩前1~2天内返还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准备,写出答辩提纲。

(2)学生自述

首先由答辩主持人宣布学生答辩顺序和课题名称,然后学生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图纸,自述设计课题的目的、要求、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原理,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工作中的体会及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等。有的课题还需实物演示或计算机演示。自述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主要考核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独立见解和工程设计能力。

(3)答辩提问

答辩提问主要内容为:A、系统及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B、系统方案设计比较;C、与课题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考证;D、实验和调试中的现象解释;E、课题的目前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等。

提问主要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问中可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启发、诱导。答辩人员应做好记录,以便答辩成绩的评定。

4.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和办法,给出每个学生的答辩成绩,同时提交原始答辩记录。

5.所有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加答辩。在校外生产、科研等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也要回学院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五)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50%、同行专家评定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30%。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折合标准为: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至89分为良好;70分至79分为中等;60分至69分为合格;60分(不含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指导教师成绩评定 在毕业设计答辩前,指导教师应认真评阅学生的毕业论文,写出毕业论文的评语并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审内容及权重分配见表一所示,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50%。 表一:指导教师成绩评定内容及权重分配 项 目 调查论证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 权重 0.1 0.2 0.2 评价得分 项 目 工作量、 工作态度 质 量 创 新 权重 0.2 0.2 0.1 评价得分 成 绩 2.同行专家成绩评定 同行专家评审内容包括翻译资料与综述材料、论文质量、工作量与难度、创新。评定成绩及权重分配见表二所示,同行专家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表二:评阅人成绩评定内容及权重分配 项 目 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论 文 质 量 工作量及难易度 创 新 能 力 成 绩 权 重 0.2 0.5 0.2 0.1 评 价 得 分 3.答辩成绩评定 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应写出答辩评语和评定成绩,答辩考核内容及成绩见表三所示,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表三:答辩考核内容及权重分配 项 目 报告内容 答辩情况 知识能力 创新能力 成 绩 权重 0.5 0.3 0.1 0.1 评 价 得 分 4.最终成绩 (1)优秀 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设计方案与成果比较先进,完成结果的性能指标完全达到甚至超过规定的要求,设计论文、课件和图纸质量高。设计中工作认真主动,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概念清楚,能熟练准确地回答答辩中提出的有关问题。 综合评定成绩初定为90分以上者为优秀毕业论文,并要上报院答辩委员会终审,根据毕业论文实际质量协调平衡优秀成绩,比例应严格控制在10%~15%左右。 (2)良好 能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论文及图纸质量较高。完成结果的性能指标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工作态度认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中概念比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综合评定成绩为80~89分的定为良好毕业论文。 (3)中等

介于良好与及格的评分标准之间。综合评定成绩为70~79分的定为中等毕业论文。

(4)及格

设计方案虽有少数错误与不妥之处,但基本上完成了设计任务。图纸质量虽较差,论文条理虽不够清楚,但错误不多。答辩时回答问题虽不够熟练,但对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尚能加以表达,无原则性错误。

综合评定成绩为60~69分的定为及格毕业论文。 (5)不及格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能给予及格:

● 未能完成设计任务,或完成结果的性能指标与设计要求不符者; ● 设计报告或图纸质量差,有重大原则错误; ● 设计态度不认真,不加消化地照搬照抄;

● 答辩时对自己的设计自述不清,基本概念有较多原则性错误或多次不能回答问题。

● 综合评定成绩为60分以下(不含60分)的定为不及格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不得授予学位。对确认为抄袭和弄虚作假者,按作弊论处,并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毕业论文出现作假情形,一经证实,依照《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4号)规定处理。

5.答辩不通过者,原则上在下一级同专业重做。如遇特殊情况,应写明情况,经指导教师、答辩组长审核通过,申请再次答辩。

(六)评选优秀

1.为了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将开展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工作,该工作的管理另行规定。

2.百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不超过该专业论文总数的10%。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前,学院要从优秀等级设计(论文)中按比例遴选论文参加学校组织的百篇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3.先进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教务处根据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学校历次检查结果,组织年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先进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4.后期评估:完成毕业答辩工作后各专业应写出总结报告,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进行评估,自检自评,将评估报告于每年九月交至教务处。

六、存档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归档工作是工作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录。各系部必须认真做好归档工作,督促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终稿上传至毕业论文系统,并收集学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刻录成光盘进行保存。

(一)完整的毕业论文形式上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1)中英文摘要 主要简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规模情况。

(2)目录 列写目录应根据论文的内容决定,一般采用2-3级。

(3)正文 包括课题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方案总体设计(包括课题分析、多种方案论证比较,选定的最佳方案依据及实施的可行性分析。),方案实体设计(包括系统方框图、电气原理图、各单元电路设计、简述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给定参数、理论设计计算的详细步骤、计算结果等),方案试验(有的课题需要进行调试和实验,应叙述试验的条件、方法、使用仪器的型号,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或理论论证)等。

(4)参考文献 包含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等。

(5)致谢 包括对本设计的客观评价、设计特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最后,对指导老师与协助完成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每份毕业设计论文查阅的文献应15篇以上;在计算机上撰写的设计论文格式见我院的《毕业论文排版要求》,打印稿不少于20页;翻译的外文资料,其译文字数不少于1500汉字;制作的课件或软件,须经答辩委员会验收。要求能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及数据处理。

(二)毕业设计(论文)存档内容包括封面、评阅意见表、成绩评定表、答辩记录表、完整的毕业论文。

(三)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长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应勤于保管、重在利用。学院由专人负责管理毕业论文,建立完善查询借阅手续。

七、成果处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二)学校教务处每年评选汇编《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

本条例自2014届本科毕业生起施行,解释权归院教学委员会。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二0一三年十一月修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