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传
(白)居易敏晤(聪明)绝人,工(擅长、善于)文章。未冠(不到二十岁,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谒(拜见)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登、及)进士、拔萃(唐代的一种选官制度,选官的期限未满,试判三条,合格授官的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任)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振除灾沴(自然灾害)。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逃荒的饥民),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故宅、旧居),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也叫路寝、古代帝王诸侯治事的宫室,后泛指房屋正厅),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把别人的美名、成绩、功劳据为己有)。”帝从之。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细密的绢),诏使受之,辞日:“布父仇国耻未雪, 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交错,纷繁),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消灭),布资竭矣。”诏听辞饷。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更加)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直接逼近)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恳求)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谓蓄洪和防水)其水,溉田千顷;复浚(疏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唐朝设立的一种爵位的名称,从五品。后文中的“县侯”也是爵位名称“)。大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憎恶)缘(因为)党人斥(贬逐,罢黜),乃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还东都。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摈斥(排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骄傲,傲慢)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敏中友爱。
1
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 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暗识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也是五声六律的总称)。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翻译: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得到了你”贞元年间,白居易应考进士、拔萃科都中。元和元年,任集贤校理,在这个月中,召白居易入翰林院任学士。升任左拾遗。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全免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并多放出一些宫人。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成,陛下也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而赎买并赐还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掠取美名。”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田布授任魏博节度使,穆宗命白居易持节去宣布谕旨,田布送他五百匹缣,穆宗叫他收下来,居易婉辞谢绝,说:“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们应当用物资帮助他,现在却收取他的财物,按情谊是不能忍心收下的。现在前去宣谕慰问的官员很多,如果都要赠物,那么敌人未消灭,而田布的资财就已经耗尽了。”穆宗准许他推辞了礼物。这时,河朔再度叛乱,朝廷集合各路兵马去征讨,但延迟无功。叛军占领弓高,断绝了粮道,深州被围局势更为紧急。白居易上书说,以李光颜为统帅,可以直接进击敌人,打开弓高粮道,联合下博军,解深州的围困。白居易虽然进谏忠言,但不被皇帝听取,就恳求外放。任杭州刺史,开始筑堤围钱塘湖,聚泄湖水,可以灌溉千顷良田;又疏浚李泌六井,百姓靠这些井饮用。文宗即位,居易任秘书监,封晋阳县男。大和初年,二李党争发生。居易憎恨因与党人有瓜葛而受贬逐,就称病回到东都洛阳。起用为同州刺史,未受,改任太子少傅,晋爵冯翊县侯。武宗会昌初年,以刑部尚书退休。会昌六年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吊
2
唁他。他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必请谥号。白居易受知遇于宪宗,遇事无不直言,许多意见被认可,但遭当道者所忌,于是遭到排挤,以致抱负不能实现,乃纵情于诗文美酒。在再度受重用以后,又都是年少的皇帝,因自负而更不融洽,因此他常常称病去职,因之就无意于功名了。居易和弟弟白行简及堂弟敏中友爱。洛阳所居在履道里,疏理塘沼种植树木,修筑石楼于香山,又凿通龙门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并写了传。白居易为文精切,然最善于写诗,当时即为士人所争相传诵。他出生才七个月就能翻看书本,九岁能默记学声律。他深通文章,大概是天赋使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