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现状及创新途径探索

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现状及创新途径探索

来源:好走旅游网
Academic Forum /学术论坛

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现状及创新途径探索

肖皓天

(西安财经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投入,高校校友数量越发增多,作为具备高强度知识能力的群体,将会为高校发展带来无可忽略的支撑,同时也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社会的长远建设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开展校友工作的过程中仍旧面临诸多问题,此类问题导致校友资源的应用受到影响。为此,高校校友会有必要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本思想,优化完善现有校友工作机制,以此为学校发展、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铺垫作用。文章就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创新途径作出了简要探析,以求能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友;工作现状;创新途径

1 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现状1.1 校友工作重视力度较低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校校友工作的起步较晚,从大环境上来看,校友工作并未获得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尽管部分高校已经明确认识到校友工作存在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执行相关工作的时候却仍旧存在部分不足之处,所开展的校友活动难以充分契合校友和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对校友工作的理解偏差,认为校友工作的存在意义是筹措办学资金,过分关注功利性,而忽略情感性元素。更有甚者认为校友工作只在历史悠久的名校中才能够发挥作用,在普通高校中,校友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所开展的部分工作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创造出应有价值,无法充分满足校友群体的就业需求以及现阶段学校的建设需要。1.2 人本理念不够凸出

人本理念的核心为“人”,也就是将“人”设置为工作的首要目标。现代高校在开展校友工作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人本理念丢失的问题,过分关注开发利用,反而轻视积累培育。在各高校的校友会章程中,大多都包含“以人为本”的条例,但是真正将此项条例贯彻落实在校友工作中的却是少之又少。人本理念是高校在开办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核心支撑,校友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需要贯彻落实此项概念。这就说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以及为校友提供的服务不能仅仅限制在校园中,而是需要拓宽到校园外,从校友正式离开学校开始便需要保持紧密的联系,给予其充足的支持和帮助,而绝非不给其任何帮助,任由其自行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人本理念绝非如此,而现代高校在开展校友工作的时候却并未重点突出此项理念。

1.3 校友工作服务的对象错位

通过对现有高校运作模式以及其校友工作章程的分析,可以明确发现高校校友工作的出发点普遍是为强化对校友资源的利用,进而使其反作用于高校,为

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服务,此种指导思想存在显著的功利性,将会导致高校主导校友会的受关注度降低,无法从情感上吸引校友群体的关注。此种服务定位的偏差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服务对象错位,过分关注校友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支撑帮助,忽视为校友和行业提供服务帮助,此举将会在相应程度上加深校友的压力。实际上,在校友会活动中,比较活跃的往往是具备相应社会影响力和事业有成的校友,而其余希望获得校友会支持帮助的校友则受到边缘化处理,这使得校友会不再是为校友服务的平台,而是转化为成功人士展示自我的舞台。

2 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的创新途径

2.1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双方共同参与

如果想要行之有效地改善现有高校校友工作的情况,那么就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支撑保障,为校友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作用。首先,建立合理合法的组织机构,高校校友会应该先行在国家民政部门备案注册,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各项工作;其次,建立更为完整的规章制度,高校校友会是校友群体自愿参与的群体结构,此类结构的构建与形成存在相应的特殊性。和专业机构相比,其既不是行政组织结构,同时也不是企业基本结构,而是自发性的民间组织,需要在法律主体资格足够明确的情况下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保障机构的正常运作,切实有效地推进校友工作的发展建设;最后,建立其专业的校友工作团队,在建立机构的时候要求校友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完成对校友的综合管理,而并非校园单方面地开展独立工作,双方需要共同参与其中,但是在进行活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所占据的位置为核心地位,也就是说承担着主导性作用,用于为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建设奠定下坚实的支撑作用,打造出生机勃勃的崭新业态。2.2 转变工作模式,落实人本理念

首先,全方位地提升对校友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137

学术论坛 / Academic Forum

摒弃掉传统的功利思想,将眼光放置在学校的未来发展、社会综合效益的缔造以及人才的培养上,将为我服务的思想转化为崭新的我要服务的思想,以此来为校友会的工作发展奠定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其次,无论是开展什么校友活动,都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人本理念,始终将校友设置在活动的首要位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将毕业生质量囊括到办学能力的评估范围中,无疑是对现代高校释放出的新信号:即高校办学质量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更体现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其工作水平;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培养形式,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是现阶段高校的核心任务。提升对校友工作的关注实际上就是提升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重点贯彻落实人本理念,将相应办学思路拓展到校友工作中,也就是从校内教育转变为覆盖范围更广的社会教育,从教书育人转化为促人成功。最后,校友会的工作和高校任何教育管理工作都不相同,在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高校需要树立完整的大市场观念。从本质上来看,维系校友群体的联系的是情感纽带,从其他角度来讲,之所以将校友群体的能量称之为资源,是因为其具备强大的人力、信息和资金支撑,此类经济属性使得校友工作的重要性有增无减。而大市场观念则要求解放思想,遵从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走向,借助不断提升校友会服务质量的方式来为学校教育、社会服务提供支撑帮助,行之有效地促进校友的成长就业。2.3 培养校园文化,维系情感纽带

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校友集合在相应的校友会中的前提条件是校友具备共同的信仰支撑和情感纽带,而此种信仰和情感均是在长时间的办学中逐渐形成的,学生在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各种知识,同时还能够形成相应的情感文化,在长时间的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荣辱与共的理念,即和学校同步发展。此种关系在此后的时间中转化为情感联系的纽带,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所以,培养校友对学校的情感需要从现有教育角度着手,今天的在校学生将会在未来成为校友,同时也将会在未来成为缔造国家经济的栋梁之材。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需要实行科学严谨的教学服务,以此来收获学生群体的认可和尊重,焕发学生潜藏在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此同时还需要组织安排学生和毕业校友进行交流联络,通过校友事迹激发起现有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回报母校的良好意识。

2.4 创新工作形式,充实活动内容

传统的校友活动主要是校友联谊。在新时代的影响下,传统的联谊活动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因此这就要求优化革新校友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切实有效地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推进教育、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通过三者的共同运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支撑作用。高校校友工作需要坚持将“服务求支持,贡献求发展”的

理念作为核心,借助于联谊会、基金会、名人效应、为校友提供充足的就业保障、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帮助等重要活动,行之有效地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进而获取更多来自于社会中的支持,以此来为高校缔造出更为庞大的发展空间,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用以实现高校、校友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讲,高校需要行之有效地利用其校友的纽带,举办大量产学交流、项目合作、产品展销以及人员交流的多样化活动,用于为校友、学校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使高校转化为现阶段校友资金流转、物资流转、信息流转的中间结构,将学校转化为能够提供大量人力资源帮助的市场。此外,高校还可以设立助学基金、奖学基金等奖项,以此来为愿意回归母校怀抱的校友提供机会和条件,帮助在校学生拓宽其就业渠道,为其后续成长与发展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支撑;通过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平台,为校友事业的长远建设发展提供服务帮助,为现代国家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切实有效地实现三位一体的重要发展目标,使校友成为现代高校教育和社会相互连接的桥梁。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校友是具备高层次认知能力的群体,将会对高校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也会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支撑作用。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行之有效地强化对校友工作的重视与关注。现阶段,诸多高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力度越发提升,尤其是国内知名高校已经从多个方面着手强化和校友群体的关联,母校和校友的相互往来日渐频繁,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长远性工作,相关高校有必要在其中投入充足的精力,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模式,从活动、理念、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创新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展现出校友的作用,打造出崭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肖皓天(1991-),男,籍贯:陕西西安,学历:硕士,职称: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社会实践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章谊.美国高校校友捐赠对我国校友资源建设的启示[J].区域治理,2019(32):28-30.

[2]刘静,张楠,郭刚.地方高校校友文化模式创建路径及利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166-168.

[3]温泉,孟晓伟,胡振宇.校友资源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情况调查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03):93-95.

[4]耿婉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9(S2):76-77.

[5]李伟,刘喜玲.高校校友数据信息管理探索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3):129-131.

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