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中国有这样两句谚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针对学习,这两句话就是指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的作用。期中考试结束以后,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但也有部分同学比较烦闷和苦恼,他们觉得为什么自己也爱学习,能够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成绩并不理想、学习进步不大呢?我认为这可能就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
我国古代有个“点石成金”的传说:神仙吕洞宾用手指一下石头,石头立刻就变成了金子,有个小伙子见了很是羡慕,吕洞宾问他要不要金子,小伙子摇摇头说:“把你的点石成金的方法教给我吧。”
这个故事的含义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金子固然珍贵,但更可贵的是获得金子的方法。引申到学习上来,就是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所以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我们中学生应该掌握那些学习方法呢?一般地说,我们应该注意订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几个主要环节。下面我简要讲一下前面四个环节。
一、制定学习计划:
在我们同学当中,有的人认为计划可有可无,平日学习,刚打算学这科,忽又想学那科,最终结果是哪科也没学好。而制定学习计划,就有利于树立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并且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然后有计划的执行,最后自查计划执行效果,才会由单纯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而逐步走向独立和自主,形成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学习、生活能力,也才能达到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任务安排要合理,重点要突出,时间的使用要科学有效,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养成预习好习惯:
要掌握预习方法,必须明确预习的任务,概括说来,预习的主要任务为三个:一是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二是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复习相关旧知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三是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备在课堂听讲中彻底解决。
三、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主战场,听课和参与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常说知识会不会在课堂。课堂听讲重要的是必须做到有准备和良好的听课心态。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切记不要由着自己的心情、环境的改变、和本人的兴趣爱好来决定爱听或不爱听,要让自己的身心始终融入老师讲课的整个过程中。二是要有知识上的准备,即充分的课前预习。三是物质准备,如课本、工具书、笔记本等。只有这样有备而来,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四、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复习主要是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并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所以我们也常说,成绩高不高在课下。复习有多种方法,例如重读所学知识的内容或通过画知识树、制作知识卡片、对比复习等。
总之,学无定法,因人而异,学习上比较被动的同学不妨试用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尽力执行,特别是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就更应该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再好的方法,也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还是那句老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每位同学都能不断进步,在期末考试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