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 序号: 奖励类别: 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奖) 编号:
提 名 者 项目 名称 项目名称 公布名 社会文化科学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远古——1900) 姜振寰、陈朴、汪广仁、程承斌、远德玉、郭长宇、卜琳华、张大勇、郭明杉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东北大学 定密日期 定密机构(盖章) 科学技术史 代码 代码 代码 0712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项目密级 保密期限(年) 1 2 3 学科分类 名称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任务来源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科学文化社会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远古—1900)、10JHQ013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授权发明专利(项)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2010 年 10月 1日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完成:2015年 12月 1 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项目简介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工业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超前部署,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人类文明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有更详细的了解,那么在全国上下勇于科技创新的今天就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姜振寰教授主编的《社会文化科学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历时20年,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重点课题的成果,全书近200万字,将自远古—1900年的重要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事件加以汇总,以技术发展为主线,将各历史事件按年代对应编排,以反映并揭示社会、文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历史过程。本书是一部面向社会公众和学术界热切需求撰写的系统而精练的世界科技史著作。它内容充实而不繁杂,保持了高学术质量和通俗易懂的双重优秀科普读物的品质,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世界科技史研究的最新前沿动态。本书把错综复杂、浩如烟海的技术史料,结成一个个事件单元,展示了科学技术产生和传播的真实情况,起到了沙里淘金之功效。在叙述技术发展史实的同时,对同时发生的社会、文化、科学事件也进行了研究整理,以对照式方式进行编排,并尽量辅以有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精美插图,书后还附有详细精确的人名和事项索引。这些颇具匠心的考虑和举措,为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本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技术史人为的切割、排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科学技术历史本来的面貌,展示了技术发明和传播中的复杂关系。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我们对世界范围内技术发明与传播关系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社会、文化、科学与技术事件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本书出版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出版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文虎等专家学者在中国科学报等报刊上为该书撰写了书评,该书还获得了2017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第四届中国出版奖提名奖,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的前夜,中国面临着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预料,21世纪成为中国主导的世纪,中国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复兴。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书不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技术文明的历史画卷,启迪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在人类文明进步进程中作用的认识与理解,为我们研究制定科技战略与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借鉴。为企业家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技术决策和发明革新的历史线索,有利于激励他们新的创造灵感,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开拓新的技术成果。该书的出版不仅能促进促进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历史的了解,更能引起大家对新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创新产生原因的反思。这对在追求自主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以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环境促进和保证科技创新发展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体系、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本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旁征博引、逻辑严谨。且编校规范、设计典雅、印装精美,是一部高质量的浓缩普及型读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