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编制依据
1. 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工程设计图纸。
2.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3. 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和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 我公司既有的科研成果、先进施工方法和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 首件工程施工简介
我段首件湿接缝定为螺洞大桥右幅第一跨,桩中心里程桩号K88+875.5,共4条,每条长25m,宽度0.68m,厚度0.18m。C50混凝土理论方量12.2m3。
施工前我部编制了湿接缝施工方案,在得到驻地办和总监办的批复后,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个湿接缝的施工,具体过程如下:
2012年6月1日:根据图纸对湿接缝钢筋进行下料、加工; 2012年6月2日~5日:绑扎、焊接湿接缝钢筋; 2012年6月7日:安装湿接缝模板; 2012年6月8日:浇筑湿接缝砼。
湿接缝混凝土一次浇筑,砼设计坍落度为18cm~22cm,实测坍落度为19cm;砼罐车到桥头后,用斗车装料运输浇筑,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保持在0.5m内距离,由于砼厚度总共为0.18m,所以一次性用振捣棒振捣到位,浇筑过程连续无间断。
经过现场监理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年6月8日15:30~19:50分完成了首个湿接缝的灌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现场值班,做好了相关记录,做为总结报告的编制依据,在经过整理分析后,可做为以后湿接缝施工的参考依据,成功达到了进行湿接缝首件施工的目的。
三、 施工人员情况
我部参与首件湿接缝施工主要人员如下表:
人员分工表
序号 1 姓名 冯光鑫 职务 项目副总工 职称 工程师 工作职责 现场技术负责人 备注 2 3 4 5 6 7 王奎武 吴世解 殷美华 赖旭阳 冯子杰 陈文滔 工程部长 技术员 质检部长 安全部长 试验检测员 试验辅助工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检测员 试验工 现场施工负责人 现场施工组织 质量检查 安全检查 试验检测 辅助试验检测 四、 施工机械设备
我部投入首件湿接缝施工的机械设备如下表:
主要机械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名称 卷扬机 砼运输车 拌合站 插入式振捣器 型号 300KG 9m3 HZS75 单位 套 辆 套 套 数量 2 2 1 2 五、 施工工艺总结
5.1 施工准备
1. 根据设计图纸,加工湿接缝所需的模板,模板采用黑色五合板木模板。 2. 熟悉施工图,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3. 根据施工现场搭设临时设施,架设临时供电线路,建立施工排污系统,修建施工临时便道。 5.2 钢筋施工
(1).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在8#墩与9#墩之间经过硬化的钢筋场地内加工,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湿接缝钢筋加工采用钢筋弯曲机弯曲。
(2).钢筋安装
湿接缝钢筋加工好半成品后,用卡车运至0#桥台桥头,再人工运至第一跨右幅桥面上进行绑扎焊接。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为12cm。根据要求采用间隔焊接。即50%采用焊接,50%采用绑扎,绑扎和焊接不在同一截面上。
湿接缝钢筋绑扎焊接
5.3 模板制作与安装
模板采用五合板木模,在现场进行加工,每块模板6个安装固定点。一个卷扬机吊点。 模板吊装采用300KG卷扬机进行吊装,螺杆外用PVC管套住,防止混凝土凝结固定住螺杆,以方便拆模。模板用蝴蝶扣固定加固。模板安装前,模板面必须涂刷脱模剂。如下图。
模板形式入下图 模板安装后如下图
桥梁两侧设置临时安全防护护栏,护栏高1.2米,中间防护栏挂设安全网,保证在施工作业时的施工安全。 5.4 砼的质量控制 (1)配合比的选定:
C50砼配合比的选定由项目部自拌,并上报总监办试验室平行验证所确定:水122kg:水泥490kg:砂753kg:16-31.5mm碎石1085kg:外加剂12.74kg 。 (2)砼的坍落度:
湿接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为18cm~22cm,现场出机控制配合比为19cm左右,在现场温度为28℃的情况下,连续正常灌注速度的情况下,混凝土出机后至下最后一次料时再测同一罐车内的混凝土坍落度值为20cm,坍落度损失值约为1cm。 5.6 砼浇筑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湿接缝钢筋和模板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注。
(2)砼浇筑前按设计规范绑扎焊接好钢筋,安装好模板,并经自检无误,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浇注砼,砼振捣采用插入式震捣器振捣。
(3)砼浇注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开始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
(4)湿接缝砼由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人工斗车装卸,卸料和振捣时要注意保护预埋筋,不得让预埋筋移位或者变形。
(5)浇筑砼时,由于湿接缝厚度总共是0.18米,所以采用一次性浇筑,一次性单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拨出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以免发生漏振现象,对每一个振捣部位振捣密实,但不能过振和漏振。振捣以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混凝土灌注过程 5.7 拆模、养生:
在浇筑完成后,完成二次振捣并抹面收光表面有一定
强度(约2.5MPa)后,在湿接缝顶覆盖白色无纺土工布进行淋水养生,养生时保证随时都有水分。在施工时气温28℃左右的情况下,为防止混凝土粘模,浇筑完48小时左右拆除底模,从拆模的情况看,混凝土表面光滑完好,符合拆模条件。拆模后,加长覆盖的土工布,并淋水养护。拆模入下图
通过对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制作的试块,在现场与湿接缝同条件养护,在浇筑后2天压试块可知,试块强度已达设计强度的90%,由此我部在浇筑后第2天开始拆除湿接缝底模。
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及注意事项
1. 在模板安装时,模板上侧需要用PVC管密封住螺杆,以便拆模,螺杆必须要固定于木板上,用垫片固定模板上侧时,垫片会对外观有轻微影响。
解决措施:改装模板,换用螺母固定上侧,螺母比垫片小,PVC管可以完全把螺母完全包裹在PVC管理,这样方便了拆模,混凝土外观也得到了保证;
2.在拆除模板时,一定要掌握好拆模时间,拆模过早的话,会影响结构强度,拆模过慢的话,会发生粘模现象,会影响混凝土外观和施工进度。
2.湿接缝模板要完整的木模,避免用拼装的模板,拼装的模板易变形,安装不方便,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外观尺寸。
总之,本次湿接缝首件施工,基本验证了施工方案的正确性。针对施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我部也及时加以改正、解决了。本次首件湿接缝施工总结出的经验能够较好指导我部今后的湿接缝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