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墩施工工艺
摘要: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高桥墩的应用极为普遍, 跨越深沟峡谷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施工高建筑物的技术水平就越来越重要了。对推进我国的桥粱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工序 前言
桥梁高墩在桥梁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桥梁稳定的基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桥墩的高度越来越高,因此高墩的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高墩台是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较高,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严格的公路桥梁的重要工程之一:桥梁墩台承载了桥梁自上到下传载的负荷,并将它传到地基基础。另外,桥墩还要承受风力、水压及船只漂流物的撞击力等。因此,桥梁墩台的作用十分重要,严格保证其施工质最尤其重要。
一、高墩台液压滑模的施工
高墩台液压滑模施工技术有较的机械化程度和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并能保持施工场地整洁、更能节省建筑费用和劳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进度并保证工程质量。
1、高墩台液压滑模施工工序
(1)根据图纸进行滑模设计,包括内模、外模、支撑、平台、吊架、千斤顶的稻霞布置及操作柜的放置都应该完全依照图纸进行。
(2)在墩台上放样组装模板、平台时,要依照轴线来进行安装和检查设备。
(3) 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随即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分层,每层控制在300mm左右,按照一层一层向上的顺序来浇筑。
(4)混凝土的强度达到0.3MPa,并且用手触能明显感觉有硬度时,模板就可往上按每次50mm的距离滑动。
(5)正常温度下,滑升的温度成控制在300mm/h,工人可以采取分班进行作业,并切实做好工作交接记录。
(6)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导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不能顺利连续进行,则应使千斤顶每隔1h左右提升l次,避免产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现象。之后,在继续浇筑时,必须先对施工缝进行细致完善的处理。
2、施工中技术要点
(1)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一般是在组装模板之前完成。构造物的水平钢筋第一次只能绑至和模板相同的高度,以上部分则可等滑升开始后在千斤顶架的横梁下和模板的上口之间的缝隙内进行绑扎。每段竖向钢筋的长度不宜过长,以方便施工。接长钢筋时,在同一横断面内钢筋接头的横截面积不宜超过钢筋总横截面积的50﹪。
(2)滑升过程
混凝土最初浇筑的高度一般为600~700mm,分2~3层浇筑,大约需要3~4h,浇筑完成后即可将模板升高约50mm,并检验已出模的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若检验合格便可以将横板提升3~5个千斤顶行程。第一个行程试滑完后要停机对模板结构、滑升系统进行检查,经检查正常后连续滑升,在正常气温下,滑升速度最好控制存200~500mm/h之间。然后继续进行绑扎安装钢筋,浇筑混凝土,启动千斤顶,提升模板的作业。如此循环作业,平均每昼夜滑升2.4~6m,直到完成工作量,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均匀进行,每层的厚度一般为200~300mm,每次浇筑宜在模板上口以下约100mm停止。
二、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爬横旗工
爬升模扳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坚向和倾斜结构的模扳,用途很广泛。同时具有一般施工方法的优点,在目前的高墩施工中作为关键技术运用。就目前来说,爬模施工在经济和工程两方面的考虑上较其他施工方法中,可以同时运用在小型、中型和较大型高速路架桥工程中,但不用于适用于高难度架桥的建没。
1、爬模结构
其构成被分为承重架和礅身混凝土模型架两个部分。
(1)承重架:与礅身衔接,用于负荷模板传递的压力。在其内部设计了液压和爬行双重系统,这是爬行模板的关键部分。承重架整体拥有两个工作平台,在项部设有主模型的操作台,而在下部设有修补墩身混凝土和拆除联结的工作台。
(2)墩身混凝土模型架:也与内模连接,但是通过对穿螺栓联系。
2、爬模施工过程
爬模施工较一般高墩施工方法复杂,首先在线性阶段需为施工准备放墩中心线和模板边线,提升架中心线和提升架边线。绑扎的钢筋需要高出模扳。在安装模扳和爬模装置的同时浇筑混凝土。接下来是爬升导轨,前期需要测量千斤顶的弹簧装置和检查爬升条件是否一应具备,安装轨道和轨道涂油,之后再开油泵灌油,检查相关构件,联接相关部件。承重架和模型架爬行阶段同样要先检查模型架各组成部分是否达标,几个重点分别是:模型表面、混凝土表面、拉杆、涂油
工作是否已准备就绪,之后才能打开油阀,启动油泵,开始进行外架和爬行架之问的链接施工,和外架爬升。外架爬升阶段中需要对各部分进行实况监察,待承重架和模型架就位后锁定承重架,利用承重架的工作台能够使模板做轨道微调,提升模板到位。爬模完成后需对各组成部分再做一次整体检修。之后进行从高墩顶部从上到下进行模扳拆除,先拆摸板再拆承重架。
3.爬模施工工艺原理
爬模施工技术以空心桥墩中凝固的混凝土墩壁为受力主要对象,而其内部上下爬架和液压顶升油缸则作为爬升设备的主体,内部油缸的活塞杆和下爬架联接,缸体又与上爬架铰接,同时,上爬架和外套架联接,外套架又与网架工作平台联接,由此得以支撑整个爬模结构。
油缸活塞杆与缸体间形成一个相对上升下降的系统,一个固定的同时另一个上升,而上下爬架之间活动原理也相同,上爬架对下爬架做上升运动,达到上爬架和外套架,而下爬架和内套架又进行交替爬升,由此就能达到整个爬模结构的爬升、就位、校正与其他后期检查和工序。另外,爬升支撑是由内爬支脚机构的上下爬架与墩壁两部分协调运作形成,其支点设计在内壁直线段部位,爬架上的爬靴则支撑在爬窝内,以此达到承力支撑整体结构,另一种方式是在爬窝位置上作穿墙螺栓,在穿墙螺栓上联接支撑托架,使上下爬架的爬靴支在托架上,以此为支撑点向上二爬升。
4.爬模施工的优点
从经济角度分析,爬模施工技术长相比其他一般高墩施工技术更加能够节省钢材,能够减少千斤顶的使用量,节省人力物力;从施工角度看,这种技术相比其他技术更加安全、施工成果更好。如模板之间的接缝,模板表面的损伤和接痕,同时能够缩短施工工期,在制摸和爬升阶段工作量更小,整体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三、液压翻模施工
液压翻模施工也是高墩桥梁建设的常见方法之一,通常山区高速公路架桥在高墩600mm以上则更宜采用液压提升翻模方法施工,目前这项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一定推广,并在其具体运用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液压翻模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工作平台。提升架,内外吊架,模板系统,液压提升设备中线控制系统及附属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建立在一定强度的墩身混凝士基础上的翻模施工工作平台,同时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提升工作平行台,达到一定高度后,工作平台上悬挂内外吊架,施工人员将在吊架上进行模板的安装、提升、拆卸和钢筋的线性施工等一系列活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中线控制等作业都在平台上进行。内外模扳共设三节,形成循环交替上翻的施工状态,直至完成整个墩身。
翻模设备吸取了滑模施工的优点,把平台和模板分成两个的体系。在延
续滑模施工要求的连续性、复杂性的同时,改善混凝土表面质量差的缺陷。液压翻模施工具有安全、可靠。施工快捷的特点,墩身混凝土质量好,而且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大型桥梁工程的不断修建,高墩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普及。有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自助于以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及规范有序的施工程序来达成既定的工程目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切实提高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