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7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练习题(1)

7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练习题(1)

来源:好走旅游网
《当代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部分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的或最确切的答案 1. 人际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 B )。

A 接近或疏离 B直接相互作用 C 互动结果 D稳定的关系 2. “来而不往非礼也”,体现的人际交往原则是( A)。

A 交互原则 B效用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 D真诚原则

3. 人们对一种关系的评价取决于自己在这种关系中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以及二者之

间的比较。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C)。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4. 人们在交往中并非只是简单地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双方的

付出与收益之间的公平性。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A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5. 重新建立一种人际关系与维持原有人际关系的成本比较也是决定人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人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C)。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6. 公平感决定着人际交往能否保持下去,保持公平的方法包括恢复实际的公平和调整主观

的公平感,如重新评价对方或重新评价自己。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A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7.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不属于人际交往三种基本需要的选项是( C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8.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需要接纳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这种需要属于

( B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9.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有控制、支配他人或被他人控制、支配的需要;这种

需要属于( A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0.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需要给予或得到情感方面的关注。这种需要属于

( D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1.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际关系(包括群体)的建立过程是( A)。

A 包容—支配—情感 B支配—包容—情感

C 支配—情感—包容 D感情—包容—支配

12. 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际关系(包括群体)的瓦解过程是( D )。

A失去控制—不能包容—感情失和 B不能包容—感情失和—失去控制

C 感情失和—不能包容—失去控制 D感情失和—失去控制—不能包容

13. 根据阿尔特曼和泰勒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理论,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顺序是(C )。

A定向—情感交流—情感探索—稳定交往 B定向—稳定交往—情感探索—情感交流 C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D 定向—情感探索—稳定交往—情感交流 14. 根据阿尔特曼和泰勒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理论,与“熟人”交往的原则是( B )。

A 热情大方 B保持礼貌 C关注优点 D宽容缺点 15. 交“朋友”的重要准则是( C )。

A 不谈隐私 B保持礼貌 C关注优点 D宽容缺点 16. 交“好朋友”的重要准则是( C)。

A 不谈隐私 B保持礼貌 C 宽容缺点 D关注优点 17. 各方有共同的利益并有足够的机会相遇,是合作的( C)。

A 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促进条件 18. 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

A 朋友关系 B共同获益 C力量相当 D理性信任 19. 合作的“开始”的规律是( C )。

A 全面合作 B重点合作 C从一点开始合作 D随机合作 20. 根据艾克斯罗德(A. Axelrod,1984)的研究,合作的最佳行为策略是( A )。

A 对等反应 B 从不背叛 C 总是合作 D 严厉惩罚 21. 根据艾克斯罗德(A. Axelrod,1984)的研究,合作的最佳策略特征是( D)。

A 有固定程序 B 简单易识别 C 复杂难捉摸 D 灵活多变 22. 影响合作的情境结构主要有三种,不属于这三种结构的是( B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3. 一方的获得、成功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失败,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C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4. 体育比赛和管理中的“末位淘汰”这类情境结构属于 ( C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5. 一方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就必须考虑和保证他人的利益,否则己方也无法

获得利益,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D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6. 处于危难中的人通过相互帮助才能更快地脱离险境,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D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7. 生物界的“共生”现象,如海葵与寄居蟹,在情境结构上属于 ( D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8. 生物界“食物链”上紧邻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在情境结构上主要属于 ( C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29. 个体的存在状态只与自身有关,不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A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30. 在下列情境结构中,能够导致竞争而非合作的情况是 ( C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31. 在下列情境结构中,能够导致合作而非竞争的情况是 ( D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32. 对人的行为导向既不是竞争性的,也不是合作性的情境结构是 ( A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33. 个体的存在状态只与自身有关,不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A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34. “沟通”是达成合作的( D )。

A 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促进条件 35. 作为一种竞争策略来使用的“合作”,其最终目的是( B )。

A 共同获益 B消灭对手 C削弱对手 D扶植对手 36. 以相互喜欢为基础、以相互帮助或相伴为指向的一种亲密关系是( C )。

A 亲和 B喜欢 C友情 D爱情 37. 与友情准则的遵守程度高度相关的因素是友情的( D )。

A 持续时间 B双方性别 C 内容方面 D 深度

38. 人在老年期的社交能力会下降,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的观点是( A )。

A 社交障碍 B角色退出 C 社会情绪选择 D 生理衰退 39. 人在年轻的时候追求的是智力目标,而在年老之后追求的是感情目标。此时人会系统地

调节自己的社交圈子,提高对现有交往对象的满意感,而放弃一些不甚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理论观点属于 ( C )。

A 社交障碍 B角色退出 C 社会情绪选择 D 对象选择 40. 赖特认为,女性的友情特点通常是 ( B )。

A 共同活动 B感情分享 C利益交换 D寻求帮助 41. 赖特认为,男性的友情特点通常是 ( A )。

A 共同活动 B感情分享 C利益交换 D寻求帮助 42. 根据鲁宾的观点,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爱情和友情区别标志的选项是( C )。

A 高度特异依恋 B无条件关怀与奉献 C 交往频度 D 亲密行为 43. 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爱情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外来力量试图干预或破坏

双方的亲密关系,则亲密关系的双方会( B )。

A 趋于分手 B关系更好 C关系不定 D关系更坏 44.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不属于“三元”成分的选项是( C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45.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感情性成份是( A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46.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认知性成份是( D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47.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动机性成份是( B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48.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感而无激情和承诺的爱属于 ( A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49.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激情而无亲密和承诺的爱属于 ( B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50.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承诺而无亲密和激情的爱属于 ( C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51.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和激情而无承诺的爱属于 ( A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愚蠢的爱 52.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和承诺而无激情的爱属于 ( B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虚幻的爱 53.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激情和承诺而无亲密的爱属于 ( D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愚蠢的爱 54. 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既有亲密,也有激情和承诺的爱属于 ( C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完美的爱 D 虚幻的爱 二、 简答题

1 人际交往的理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2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还有哪一些?

3 如何看待“利益”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 怎样研究说明人际交往能力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5 如何研究爱情的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