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证券投资学论述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分散风险

证券市场不仅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融资渠道,而且还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可以将经营风险部分地转移和分散给投资者,公司的股东越多,单个股东承担的风险就越小。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一定的证券,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和提高盈利水平,减少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提高企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买卖证券和建立证券投资组合来转移和分散资产风险。投资者往往把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对象,证券作为流动性、收益性都相对较好的资产形式,可以有效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而且投资者还可以选择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构建证券组合,分散证券投资的风险。

1 、资本市场的发展为银行实施多元化筹资战略提供广阔的渠道 银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以多种形式筹措长期资金。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融资筹措长期资金。资本市场流通和沉淀的资金量将越来越大, 商业银行可借势发展与投资银行和上市公司相关的筹资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股份制企业和股票发行量会越来越多, 动员出来的社会闲散资金也不断增大。在资本市场流动的资金量增大的同时, 也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暂时沉淀下来。商业银行可以此为契机, 大力开展与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相关的筹资业务, 如网上发行股票的收款业务, 证券交易机构的证券资金清算业务, 等等。 2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银行通过参与资本市场交易而改善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资本市场的发展便于银行突破资产结构单一的局限, 实现多元化资产的有效组合。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来优化其资产结构, 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使商业银行便于在充分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 争取最大限度的盈利。 3 、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解决国有企业高比例负债问题, 进而为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找到了良好契机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降低企业对银行的负债率, 并提高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国有企业对银行负债率畸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由于产权关系不明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 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

2.2.1资本市场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场所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银行上市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资本金充足的保证下,银行可以通过资产置

换、兼并、重组等运营方式,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开展金融创新,实现规 模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

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策略

从今后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将通过资产证券化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 的金融产品,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等模式介入资产管理业务,商业银行与 资本市场之间将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然而,商业银行推进金融业务创 新,在涉及到资本市场领域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方面仍需进 一步推进。

(1)负债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应从传统的被动负债转向部分主动负

债,以银行自身的资产和信用为依托,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大额 可转让存单等。此举一方面可以为银行筹集资金、充实银行资本,提高 资本充足率,另一方面,它还可锁定银行的负债期限,减少流动性风险敞 口。

(2)资产业务创新。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发展新的贷款品种,主要

包括银团贷款、消费信贷、为证券公司提供质押贷款、收购兼并贷款和承 销业务贷款、为非券商提供股权质押贷款或其他金融资产质押/抵押贷 款、对拟并购上市的企业提供过桥贷款等。同时,商业银行还可在资本 市场上进行适当的证券投资。主要包括持有适量的国债、企业债券及金 融衍生品,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此外,商业银行还可推进资产的证 券化,将较长期限的信贷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等,通过“打包” 对其进行证券化处理后在债券市场上进行销售,赋予资产以流动性,降 低银行整体资产的久期,优化存量资产结构。

(3)是中间业务创新。一是要继续扩展目前已有的一些基础性中间

业务,包括代理发行国债和投资基金、基金托管、保险业务、票据结算、银 行卡业务等。二是要积极拓展投资银行类业务,包括理财咨询服务、企 业并购、企业资产债务重组、资产管理业务、保理业务等。商业银行应在 目前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和创新中间业务,它将成为中国商业银 行未来的重要利润来源。

首先,资本市场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平台。近30 多年来,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依托于资本市场创新了一大批金 融上具,并由此而开发了大量的新兴业务。

其次,资本市场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渠道,使商业银行能够 开展多元化筹资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和权益结构的改 善。从负债结构方面看,商业银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各种债 券和商业票据,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增加负债来源,调整负债结 构。从权益结构方面看,商业银行既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 本金,也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来筹集资本,商业银 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筹集资本并进行权益结构调整。 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使商业银行通过买卖有价证券, 实现资产的有效组合,从而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 度地获取资产收益。

第四,资本市场为商业银行更合理地配置信贷资金,有效控制 和管理风险奠定了基础。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本市场扩展

了商业银行的信息资源,强化了信息披露机制,大大降低了信息不 对称程度,使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和客户信息;二是 依托资本市场发展而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相当一部分 是为了回避或防范市场风险而创新出来的,它们为商业银行提供 了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有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和提高收益等意义

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买卖股票、债券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有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合理避税和提高收益等意义。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主要对象是各种证券,包括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公司债券。在这些证券中.,由于国库券风险小、流动性强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投资工具。

1.获取收益

• 从证券投资中获取收益是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首要目标。商业银行证

券投资的收益包括利息收益和资本收益。利息收益是指银行购买一定量的有价证券后,依证券发行时确定的利率从发行者那里取得的利益。资本收益是指银行购入证券后,在出售或偿还时收到的本金高于购进价格的余额。

2.分散风险 降低风险的一个基本做法是实行资产分散化以分散风险。银行证券投资在分散风险方面有特殊的功效或特殊的作用。第一,证券投资为银行资产分散提供了一种选择。第二,证券投资风险比贷款风险小,更有利于资金运用。另外,证券投资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买进卖出。

3.保持流动性 商业银行保持一定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是保证其资产业务安全的重要前提。

在现金作为第一准备使用后,银行仍然需要有二级准备(指银行的短期证券投资)作为补充。此外,银行购入的中长期证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流动性要求,只是相对短期证券其流动性要差一些。

4.合理避税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大都集中在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上,而地方政府债券往往具有税收优惠,故银行可以利用证券组合达到避税的目的,使收益进一步提高。

1.加快产品研发,进行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之一还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受到创新带来的利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不仅可以根据存款的期限不同确定不同的利率,更可以根据存贷款的金额不同把利率分成不同的档次。另外,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交易品种都将会推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