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Dec.,2009V01.9No.6第9卷第6期WuxiInstituteofCommerce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模式研究王雅琴,戴建平(无锡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系,江苏无锡214021)f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裁俸,在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叉。文章从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这些突出f*-I题,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职院校项岗实习的组织和操作模式。【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1-4806(2009)06-0046-.-03一、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的积极意义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切入点。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项重大理念变革。教高[20061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由院校、企业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流程,通过参与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培养学生专业综能人才的一个过程,教育管理和企业运营两个核心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和资源整合,牵涉面广,运作难度较大,顶岗实习主要涉及企业、学校、学生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1.职业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方面来看,顶岗实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组织管理松懈,对实习学生教育指导缺乏力度,很多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对学生顶岗实习放任自流,实习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校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顶岗实习时间通常安排在最后一年。国内多数院校通常采用把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就业结合在一起.分散实习是普遍采用的形式,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地点不做统一安排。要求学生自己联系和上报实习地点,对具体的实习内容也未做出详细规定。这种实习地点分散和实习内容的独立性导致了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上的复杂性,很多职业院校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大多采用巡视的方式进行检查。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往往导致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顶岗实习只是走走形式而已。(2)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能力欠缺,业绩和工作量难以估算顶岗实习,需要大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实训指导师进企业、车间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践。高职教师往往习惯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进企合素质和职业工作能力,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还能够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联手共同培养高技【收稿日期】2009-09一17【基金项目】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重点课题(09GZZ004)【作者简介】王雅琴(1958-),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主任;戴建平(1979一),男,江苏常州人,讲师。万方数据业、车间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大阻力。实习管理部门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业绩和工作量估算也比较困难。(3)工学结合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其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且当前多数院校对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多停留在最2.项岗实习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些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心存顾虑,怕影响生生当普通劳动力,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和指导:从宏观层面上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行3.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对顶岗实习认识不清,实习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是没有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普遍存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项岗实习组织架构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一切都要以建立一套有万方数据于这个链条的核心位置,是联系学生和企业的桥梁,因此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效的沟通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团队做支撑,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团队构建上不够重视,存在组织架构不完整、分工不明确、权职不清晰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导致顶岗实习的管理混乱,从而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都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顶岗实习的质量。顶岗实习在质量上要有所提高。组织架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沟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组织结构的架设上要敢于创新和突破。经过几年的探索,结合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我们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组织架构。为了保证顶岗实习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我们建议设立一个独立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该机构采用最经典的三层组织构架体系,管理团队应当由学校和顶岗实习企业共同组建而成,其构成结构如图1所示。(1)领导小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是顶岗实习管理的最高层,属于决策层。领导小组的成员必须要由学校和企业中具有资源调动权的高层领导参与,一般来说由高职院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就业处处长、各院系主任、实习企业分管的副总、行政人力资源部经理等组成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统筹和指导顶岗实习工作。组校实图1顶岗实习组织架构(2)督导组督导组是非常重要的中坚力量。一般由学校实训中心(处)或就业处、教务处、实习企业人力资源部、学生实习涉及到的企业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组成。负责顶岗实习计划的制定、实施、督导和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实训中心或就业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落实顶岗实习单位以及实习岗位的具体落实,监控顶岗实习质量,对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进47后考核检查阶段,缺乏全过程的管理和实时监控,使顶岗实习质量和实效大打折扣。产,影响效益,因此积极性不高;也有些企业只把学政和法律上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当前顶岗实习操作过程中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身份的自我定位不准,缺乏顶岗劳动和吃苦的思想准备,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学生半途而废。当了逃兵。充分沟通。顶岗实习能否顺利开展、实习的质量能否有所保证等都取决于顶岗实习的参与方是否达成了有效沟通。在的问题.构建一套高效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顶岗实习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如何整合顶岗实习中各方的资源、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模式众多,我们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某一院校的管理模式,因为各个学校、各专业、各地区乃至各企业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紧紧抓住顶岗实习中保障成功的核心问题.那么不难看出任何组织管理模式,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成败其实决定了模式的成败.决定了顶岗实习的成败。以下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如何从沟通的角度来设计一个典型的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效的沟通机制开始,从顶岗学生——高职院校——企业,这个简单的沟通链中可以看出,学校始终处行督导,提出改进建议。教务处负责审核和落实各专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顶岗实习计划等相关教学文件,落实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管理和考核。(3)执行组执行组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部门。需要有较强的执行力,一般由学校选派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带队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从企业选派的企业实习指导师傅、企业人力资源部专员等构成。在这一管理组织机构中,从高层到基层各个层次都由学校和企业选派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顶岗实习的教学计划和实训方案均由学校和企业一起充分协商而制定,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柔性,能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顸岗实习过程监控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搭建了一支符合顶岗实习需要的管理团队后,接下来需要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而过程管理是顶岗实习中最难掌控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顶岗实习大致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基本的实习模式。自主联系企业,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具有灵活多变的优点,但缺点是实习指导教师不能对顶岗的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很难到位.加上部分学生频繁的更换实习单位,工作缺乏耐力,随意性大,指导起来更加困难。采用集中式实习相对比较易于管理和控制,实习任务目标易于贯彻落实,学校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模式。其常见的操作方法是学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委托企业进行日常管理,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聘请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这种管理模式能管理到位且效果较好,缺点是该模式只适合工科专业等实习学生相对集中的管理,需要用工量大的企业单位,对于像文史类、管理类专业,该模式管理面相对较窄,且管理成本较高,不是十分适合。无论是集中实习的模式还是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跟学校教育一样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以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作为沟通链中的核心位置,起着纽带和桥梁的重要作用,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还需48万方数据要搭建一个较好的沟通平台,以保障组织内部沟通的顺利进行。考虑到顶岗实习校企之间的实际情况,需要开发一套基于INTERNET的顶岗实习在线管理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搭建沟通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全天候无缝对接,也可以称之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平台(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适用性强、高性能、易实现信息共享的平台,学校、学生、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基本信息的提交和反馈。考虑到部分学生工作过程中无法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新增了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接入该平台,保证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信息查询和提交实习报告(图2所示)。图2系统与用户的接口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模块及作用如下:系统维护管理: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和数据维护,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等功能。实习计划设置:对顶岗实习项目的相关信息和实习安排进行设置,包括实习项目信息、实习环节设置、指导教师分配、实习学生分配等。实习岗位管理:包括岗位信息发布,企业和学校均有岗位信息发布的入1:3,岗位信息查询、学生选岗、学生退岗等信息管理。实习过程监控: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督导,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相关的公告信息等的发布和管理,学生实习信息的申请、变更和审核。学生实习日志等文档资料的上传、批阅和管理。实习评价反馈:企业、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质量等进行调查和反馈。统计分析: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过程资料、实习相关数据等进行统计并提供查询,对管理层顶岗实习提供决策支持信息。(下转第63页)右端变形,得、+j‘一p—≯+蠢5.·露一叠一《%々02+…推理,可以作为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发挥演绎推理能把特殊情况明晰化、能把蕴含的性质揭露出来、能把学习的知识系统化等作用,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例如有时一个题目摆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并不一定会马上发现它是什么定理或公式的特殊情形,我们需要从一般情形下演绎出特殊情况。把不明晰的关系演绎出来,把特殊情况明晰化。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思维品质、数学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在运用逻辑思维形式时出现不完善甚至错误的情况。故此,一方面,教师要在=(、一≯+≯一碧+叠2+…)(x一0+碧一00+…)2可万+i7一1叫彬一1石!于是猜想得证。再比如,我们计算函数的阶导数时,也经常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结果。五、演绎由于演绎推理的特殊结论包含在一般性原理之中,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前提正确,推理又符合逻辑,那么由演绎所得的结论就一定正确。因此,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充实学生原有的思维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帮助学生系统化知识.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参考文献】[1]孙名符等.数学·逻辑与教育[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郭莲荣.演绎推理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88—89.[3]杨淑娥.类比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9):118—119.[4]陈鼎兴.数学思维与方法[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5]王仲春.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编辑:冯其明】(上接第48页)虚拟班级社区:进入网上虚拟班级。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以参与顶岗实习的交流。四、小结顶岗实习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是我国高职教育不断探索的一项前沿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岗实习组织操作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有效沟通,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沟通机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是顶岗实习成功开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架设一个设计理念先进、功能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的顶岗实习监控管理平台,则可以大大提高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进而使得顶岗实习的质量得以有效保证。该模式的实践和应用也将会给我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7).[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2).[4]张薇.基于ASP.NET的高职工学结合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1)].电脑与电信,2008(8).【编辑:林钢】63万方数据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王雅琴, 戴建平, WANG Ya-qin, DAI Jian-ping无锡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系,江苏无锡,214021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2009,9(6)0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 20042.孙伟宏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期刊论文]-教育发展研究 2006(07)3.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期刊论文]-高教探索 2004(02)
4.张薇 基于ASP.NET的高职工学结合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电脑与电信 2008(08)
1.期刊论文 李锋.LI Feng 构建地方性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体系的探讨与实践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4)
当前地方性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都普遍存在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精髓所在.为适应地方性高职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重新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顶岗实习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期刊论文 耿保荃.GEN Bao-quan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过渡期和准备期,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由于顶岗实习有别于校内教学活动,其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步骤三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期刊论文 张会彦.霍云谦.ZHANG Hui-yan.HUO Yun-qian 浅谈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必经环节.探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加强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全面做实顶岗实习环节教育教学工作,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
4.期刊论文 李海霞.魏明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教学模式,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本文从顶岗实习过程化管理的内涵开始,针对计划、实施、监控以及机制改进等方面,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过程化管理进行了阐述.
5.期刊论文 范海波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在顶岗实习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查找不足,并通过有限的在校学习机会,继续充实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社会实践-理论充实-提高实践能力\"的循环过程中,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
6.期刊论文 李玉芬 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 -硅谷2010,\"\"(5)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院顶岗实习的管理与实践,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提供借鉴.
7.期刊论文 傅大梅.倪瑛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顶岗实习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如何与用人单位相互配合,并开展切实有效的顶岗实习工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根据几年来组织并参加本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切身体会,总结了近几年来本院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8.期刊论文 祝战斌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5)
顶岗实习是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分析了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并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近2年顶岗实习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9.期刊论文 陈华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管理探索——连锁经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初探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2)
顶岗实习是高职类院校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接触本专业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本文针对我院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在沃尔玛的顶岗实习情况,结合自己的实习带队经验对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0.期刊论文 胡幸鸣.范建蓓.金文兵.陈云祥 略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督导 -职业教育研究2009,\"\"(7)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为例,从科学设计顶岗实习时段内容到完善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对顶岗实习五方面的督查和四方面的疏导进行了阐述.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xsyzyjsxyxb200906013.aspx
授权使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zzzyjsxy),授权号:d5c7b918-cd29-44f9-977c-9de401157d19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