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报告 分析人:杨xx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测试学科统计情况)
澜沧县民族中学 初一语文 学科评价质量分析表
100- 89- 90 0 80 15 79- 70 72 69- 59- 49- 39- 29- 9-0 60 88 50 70 40 33 30 12 10 5 0 参考人数 最最高低分 分 平均分 及格率 (%)
59.3 295 87 12 61.1
第二部分试题简析(试卷结构及特点)
本次七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题题型接近中考题型,稍微偏难,不见偏题、怪题。
全卷四个大题,含23个小题,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要求考生作答必须答在答题卷上。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7个小题,共18分。)考查的知识点分别是:字音(2分)、字形(2分)、成语运用(2分)、语病辨析(2分)、文学常识(2分)、古诗词默写(8分)。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2个小题,共6分。)主要考查语言表达是否恰当。
三、阅读。(本大题含15个小题,共36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涉及四部分内容:(一)课内古诗《江南逢李龟年》阅读,设2个小题,共3分,考查诗歌的主旨及情感。(二)课内文言文《口技》阅
读,设4个小题,共10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记诵积累的情况、对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理解概括的能力。(三)(四)均为课外现代文阅读,共23分,这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整合、作品感受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和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获得信息的能力。
四、作文,40分。题目为《成长路上那 》(那一抹绿色、那声叮咛、那次挑战„„)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文体不限,字数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此半命题作文,留给了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 第三部分取得成绩
本次初一期末考语文试题有点偏难,但经过三位语文老师的努力,整体看来,两个普通班考出的语文成绩基本满意,四个快班考出的成绩也基本与好生的要求相吻合,但高分出不来,全年级最高分仅是87分,且80分以上仅有15个,因此,培优抓高方面必得尽量想办法。
全年级参考295人,最高分87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61.1分,及格率59.3%,仅及格175人。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一些问题:(1)最基础的字词文学常识掌握得不扎实,如“黄梅时节家家雨”的“家”,有四分之子的同学把头上的一点给去掉了;又如:“万里赴戎机”的“赴”写成了“扑”。(2)第7小题为综合性学习试题,由于学生读题不认真,思考不深入,很多学生没有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不按要求答题,导致失分多。(3)丢题落题。(4)答题找不
准切入点,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2、学生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缺乏对文本理解,尤其,第一篇现代文的第14小题丢分较多,3分的题,年级平均得分仅在1分左右。
3、作文的审题、选材、立意、行文上都存在问题,尤其学生写作思路混乱,不切合题意。
通过本次期末测试的批阅,我们更加明确地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素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语文学习方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
第五部分改进措施及办法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注重方法的教学和引导。 3、利用早晚读,加强文章的记诵,要求多积累,多运用。
4、扩大学生阅读量,注重作文、读书笔记和日记的指导,经常做些相关知识的练习。
5、抓好每一节课的上课质量,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努力做到当堂练当堂清。对于重点内容,做到精讲精练。即: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6、写作方面,做到时刻要求学生审清题意,看清要求后再进行构思写作。 7、做好教案的个性化修改和学案的精心编制,充分发挥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
8、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避免乱涂乱写的现象。
澜沧县民族中学
2014年7月1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