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

来源:好走旅游网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桩基础技术具有承载力高以及沉降小而均匀和沉降速率缓慢等优势,在房屋地基等很多建筑工程中都被广泛应用。文章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的进行分析,探讨其施工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施工;要点 引言

桩基础方案在很多建筑形式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桩基础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会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所以,在进行桩基础施工过程之中,就应该对桩基础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一、建筑桩基础技术的特点

(一)在进行桩基施工中,如果遇到一些坚硬的基岩和密实的卵砾石的地层的时候和比较硬的持力层硬性粘性土和中密砂等地层相比,能够拥有很高的群桩承载力或者竖向的单桩承载力,有能力承受得起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的所有的竖向荷载,包括其偏心荷载在内。

(二)桩基的竖向单端承桩或者摩擦桩很大的时候,就会受到其桩本身的荷载的影响,这样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均匀沉降,这样就可以使建筑物的倾斜度能够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在桩基础的单桩大直径桩很大的时候,在利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抵抗因为风或者地震带来的水平荷载,这样能够确保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有很好的抗倾覆稳定性。

(三)当施工中桩身直接穿过可液化的土层的时候,还能够承受在稳定土层基础,这样就能够保证桩基嵌固在基岩上,如果出现地震使得浅部的土层液化或者下陷的情况下,施工中能够使桩基凭借着深部稳固的土层,使压和抗拔承载力能够逐渐增强,这样能够保证建筑物高层建筑稳定,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

二、桩基的类型

(一)根据持力情况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是穿过软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层,上部荷载主要有桩尖阻力来承受,施工时主要以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和标高可供参考。摩擦桩只打入软弱土层一定的深度将软弱土层挤密,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上部结构的荷载由桩尖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承受,施工时以控制桩尖的标高为主,贯入度可做参考。

(二)根据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

预制桩按将桩沉入土中的方法不同分为打入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和水冲桩等。灌入桩是先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套管成孔及爆破成孔等几种灌注桩。

三、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一)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是利用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的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对预制桩作反力,将其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其在压桩的过程中极易破坏土层的结合,产生超空隙水压力。因此,在使用静力压柱施工技术时,不宜中途停顿,应持续进行。该技术不仅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冲击力、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廉、检测方便等优点,同时还能节约钢筋和混凝土,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因此,非常适用于高压缩性粘土层或砂性较轻的软粘土层区建筑。

(二)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振动沉桩主要是通过电动机的振动而才产生的巨大垂直力(一般为5-10t)作用于地基,使地基土层达到密实状态。由于振动时间较长,且振动效果好,因此对地基土体的作用效果也很理想。在施工中首先在桩顶安装固定的振动器,通过振动器的振动,在桩自身重力与振动效果的共同作用下,将桩沉入地基土层,从而带动土层受迫振动,产生收缩和位移,这个过程就是利用了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在采用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时,要注意:开始打桩时,先采用小距离轻度锤击,再进行连续锤击,直到将桩打入要求的深度。该技术的设备装置比较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打桩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减少地基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该技术适用于粘土、松散砂土、黄土以及软土沉桩。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技术是灌注桩的一种,其也是灌注桩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桩基础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依靠人完成的,其特点主要有成本低,质量好,并且制作流程简单,并且也不会对周围的施工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应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中常常说人工挖孔桩技术是一种经济、环保健康的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已挖桩底进行扩孔,其扩孔的大小根据水流量进行控制,在透水层应该注意适当进行布置环状钢筋圈,然后进行回填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后,应按照设计的直径进行开挖穿过透水层。对于桩孔护壁混凝土应该保证每挖一节就应该立即进行建筑混凝土,然后捣实,其中混凝土的强度应该控制在C20,坍塌度应该控制在100mm,以保证其稳定性。

四、桩基础施工要点

(一)桩基施工的准备

(1)桩基施工位置的选择。为了保证桩基的坚固性以及承载性,需要保障桩基施工位置的平整性,且需要具有专业的地质人员对施工环境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保证施工场地的平整性。

(2)桩位的确定与测量。施工位置平台搭建好以后,就应该确定基的地面坐标。一般来说,需要采用方木桩对桩位中心以及标高进行标示,进而确定开孔的位置,同时也需要埋设护桩。护桩埋设的技术规范:由桩中心处开始测量,而后在大于桩径50cm处均匀做出三个护桩的中心点并作出标记,而且要求护桩顶与地面保持水平,并用水泥砂浆对其简单浇筑以保证护桩的坚固。

(3)护壁的施工以及护筒的埋设。(a)井圈中心线偏离设计轴线的距离,应不大于20mm;(b)井圈顶面应高于施工平面250~300mm,下面壁厚要低于上层壁厚100~150mm.相比而言,护筒埋设要较为简单,其要求水上主墩的钢护筒应采用厚度不低于12mm的钢板卷制,其与护壁的作用相同。对于钻孔的顶部与底部均需采用不低于12mm的钢板进行加固护筒的内径要大于钻头直径0.2~0.4m,且直径为2.5m的护筒需采用厚度为14mm的钢板卷制而成,其他直径尺寸的钢护筒则用厚度为10mm的钢板卷制。按照施工土质的实际情况,护筒的高度不能低于2m。护筒距离施工地面的高度要超过0.3m,要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m~2.0m。护筒埋置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距离应不大于0.05m。

(二)准备好桩基础技术施工要用的机械设备

根据工程的设计方案,准备好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在准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种机械设备的不同性能,使其能够充分发挥集群作业的特点,在机械的工作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机械设备不单是为了代替人工操作,其对施工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质量以及运输的距离和施工场地的大小在要求上都是非常严格的,同时还要使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工作以及其工作效率能够满足桩基础技术施工的进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从节约成本来看,对于一些通用的机械设备,应该多实行一机多用的施工方法,扩大机械的使用范围。这样,施工工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简化,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率,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也变得简单很多。

(三)预制桩施工工艺技术

预制桩在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制作过程中桩尖的朝向应该按照打桩的顺序进行确定,浇筑的顺序应该是从桩顶到桩尖依次进行。预制桩有很多沉桩方法,如:静力压桩、射水沉桩以及锤击陈庄和振动沉桩等,其中的射水沉桩仅在砂土层的地质条件下使用。在其他的沉桩方法使用过程中,一定会有挤土的现象发生。因此,要按照建筑工程土建的施工的具体范围以及桩基的数量和距离进行合理的规划,实施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挤土的现象产生。

预制桩的接桩方法和压桩顺序。(a)分段压入以及逐节接长的方式一般为静压法沉桩的方法。接桩的方法主要有浆锚法和焊接法两种方法。进行接桩时,首先应检查下节桩的顶部,如果发现有损伤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并清除其上面的杂物。发现有结构变形了的桩,也应及时进行修理合格后才能够使用。沉桩操作时不能够中断,应连续进行施打的操作。

(b)确定压桩的顺序时,应综合考虑项目中的各种因素以及施工的客观条件,还应符合工程的要求,选用打桩顺序的宗旨应尽量选择打击效率高并且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最小的打桩顺序。

结语

总之,桩基础技术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合理利用桩基础技术,不仅能保证工程工期还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建筑土建施工的质量。桩基础技术将建筑物上部的荷载传递到了四周的土层或有较大承载能力的深层的土壤中,使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明显加强,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 门窗,2014,01:297.

[2]林进业. 浅谈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运用[J]. 门窗,2014,01:377+3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