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立足的灵魂,创新是一个人具备开拓精神、善于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质。在中学时代播下创新的种子,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中学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考试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考试在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前提下,加大了对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核,突出了重基础、考能力的主题,对加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数学教学的归宿。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数学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核心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研究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我们所提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能够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1、 2、 3、 4、
数学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现代数学教学呼唤创新教育。 数学的学科特点需要创新教育。
只有进行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数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的涵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欲望;创新情感是指探索的兴
趣、创造的动机、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严谨的态度等情感因素。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相互影响,共同保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它们在创新教育中既起着动力的作用,又发挥着教育目标的功能。所以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创新思维品质,创新思维品质是多种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是创新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深刻性反映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而思维的发散性,体现着思维的流畅、变通和独特,它们从思维的“横”和“纵”两角度反映思维的水平。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改变思维过程,寻找新的途径。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求新颖、求独特、求发展,标新立异的思维品质。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品质。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的简缩性和快速性,它们全是由思维的深刻性和发展性引申出来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综合地体现了创新性思维品质。 三、实验的内容
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学数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之一,是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到活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归纳为:“精干引导,勇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创新”。
1.精于引导。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①围绕教学的目的,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引导点”,明确中心,突出重点,循循诱导,通过引导启发创新思维;②营造宽松的、富于活力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善于经常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④精心设计
具有创意的、适合学生水平层次的、有机联系的问题、素材或情境,引导创设多种课堂学习的活动方式;⑤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2.勇于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从这一认识出发,在课题研究中将课堂教学中勇于质疑归纳为教师质疑引导和学生勇于质疑两个操作要点。要求教师善于提属于“缺陷性的问题”,教师质疑后,这类问题的情境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信息,从多方面来确定,答案可能并不唯一,可用多种方法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广泛提倡学生质疑问难,算法多样化,学会多维度思考问题,鼓励别出心裁。
3.善于交流。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学信息运用多维传递方式进行,通过认知与情感的互动,人际交往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出现多维互动局面。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使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个别学习等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组成部分。重视优化课堂教学交流组织方式,要求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求运用多向交流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师主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源实现多向交流。
4.乐于创新。即要求教师要树立起创新型人才观念,乐于突破常规,开展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形成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强调要求学生能够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对象。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年2月~201。年3月) 1.制定实验方案。
2.落实管理体制,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明确分工。 3.建立课题实验档案。
(二)实验实施阶段(201。年3月-201。年12月) 1.实施课题的实验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开展多种形式的开放式教学活动的研究。 3.进行创新性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4.推出创新性数学教学的典型研究课。 5.做好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6.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年1月-201。年2月) 1.整理实验材料和数据。 2.总结实验的经验。
3.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4.申请结题,请有关部门评估鉴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