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 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 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 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 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 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 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 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 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进行讨论。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 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 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 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 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 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 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 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 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 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 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含西药的中成药 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 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 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 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 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 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 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 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 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 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 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 2·1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情况 中药以及中成药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中药 与西药联合应用的机会,大多为合理的有益的联 用,但是也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如李钟勇等[2] 对其所在医院门诊处方4207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中西药联用处方1802张,中西药联用处方占 了42·38%,不合理用药8·51%。两种及两种以 上处方401张,占中西药联用处方总数的 22·25%。联用情况在内科、儿科、五官皮肤科、 外科中均存在,分别达到38·51%、30·41%、 18·65%和12·43%。其中以内科比例最高。中西 药联用两种及以上的处方也以内科为最高,达到 62·34%,
其他科室分别为8·73%、14·96%和 14%。陈彪[3]对其所在医院门诊中西药房2006年 的305 243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西 药联合应用的处方中既有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联用, 也有治疗不同种疾病的中西药联用。涵盖了内科、 外科、妇科、儿科、急诊、中医、简易诊室等。 在他分析的处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西药成分 重复,此类情况主要是西药成分重复,如给患者 开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已含 氯苯那敏),又给患者开西药为氯苯那敏片,西药 成分重复的患者有29人次,中药成分重复的有7 人次。西药成分重复的29人次中, 15人次为解 热镇痛类药物重复。从中可以看出医生对于含有 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不够了解,导致重复用 药。 2·2 中药与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2·2·1 中药与抗凝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方 华等[4]报道了1例因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 联合丹参、血塞通,应用5d,出现多浆膜腔出 血。患者女, 68岁,因“腔隙性脑梗死”开始给 予东菱迪芙5BU·d-1,隔日使用,共3次,同时 予“丹参30 mL·d-1+血塞通16 mL·d-1”,连 续使用5d。患者与家人交谈中突然意识不清,随 后发现血压测不出。经检查诊断为多浆膜腔出血。 本例患者没有外伤、心肌梗死溶栓、系统性红斑 狼疮、肾功能衰竭、结核病和肿瘤等疾病的证据 根据其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判断,多浆膜腔出 血与药物的联合应用密切相关。 2·2·2 中成药与免疫抑制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 吕慧怡报道了1例因服用六味地黄丸引起环孢 素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5年 一直服用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3联免疫抑 制药预防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患者于半月前监 测环孢素血药浓度为165 ng·mL-1,并自述周身 不适,四肢乏力,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分别增加了 16%和23%,询问用药情况,患者服用六味地黄 丸1个月。停用六味地黄丸后复测血药浓度,在 应用原3联药剂量不变的条件下,测得血药浓度 在理想目标水平内[5]。说明此例环孢素血药浓度 升高与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关。 2·2·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混用 虽然注射剂混合 后从外观性状以及含量等指标上看没有配伍禁忌 但是如果毒理学、药效学研究证明不宜配伍,则 临床应用时就应避免配伍。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 果。如颜春鲁等[6]的研究证明:灯盏花、穿琥宁 注射液与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及抗胆碱药物配伍 后澄明、pH值、吸收度无明显变化。但将配伍后 的中西药物用于小白鼠1周后,灯盏花注射液与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山 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后,发生了肝肾组 织学改变,表现为肝脏组织的点状坏死、片状坏 死、气球样变性,肾脏组织的近曲小管颗粒变性 等损害,存在明显的配伍禁忌。穿琥宁注射液与 去甲肾上
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山 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后,肝肾组织发生 了坏死变性现象。因此灯盏花、穿琥宁注射液应 避免与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 胺、山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 3 中成药、中药制剂与保健品中非法搀杂西药 的案例 有些不法分子打着“纯天然”“纯中药”的 旗号,在中药中非法加入西药,以达到非法牟利 的目的,这样做的后果不仅给患者造成了经济上 的损失,还可造成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伤害,而 且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毁,因此必须依 法严惩。下面就相关的报道进行汇总以便在实际 工作中提高警惕,增强辨识假药的能力,同时提 醒医生和药师在分析患者用药出现的问题时,需 要详细询问其用药史。 3·1 减肥“中药”加入减肥西药药 1993年Vanherweghem JL等《柳叶刀》杂志 上报道了一组为了减肥而服用减肥药“苗条丸” (含芬氟拉明、安菲拉酮、波希鼠李皮、颠茄浸 膏、乙酰唑胺、防己、厚朴)导致105名女性患 者中有70人需要肾移植或做血透治疗。在该文中 第一次使用了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 athy)这一名词。在这一案例中,除了防己含有 马兜铃酸外,西药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 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都忽略了其中的西药问题, 而统统归为中药,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极大的不 良影响。 胡娟等随机抽查市场上销售的3种减肥药, 采用TLC及LC-MS联用技术定性鉴别, HPLC外 标法定量,结果检测到不同浓度的西布曲明[8]。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医院管理局发现,非 法商人利用与违禁西药或注册药物相近的化学衍 生物,掺入瘦身产品中以避过药检,但该类衍生 物比违禁西药危险,已有人因服食含衍生物纤体 产品后导致至少1人死亡, 1人肝衰竭,
1名中年 妇人服食此产品后诱发精神病,变成疯妇。在两 种禁用瘦身产品“健美
素”(SupremeQuick Slim) 及“常青春”(EverYouth)中,检测出了含已禁 用的减肥药成分“氟苯丙胺”的衍生物“N-亚硝 基二乙基苯胺”, 3名市民因服用这两种瘦身产品 导致肝脏受损;其中1名因肝衰竭而须接受肝脏 移植手术。 3·2 非法加入抗菌药物 2001年震惊全国的“梅花K”黄柏胶囊致人 中毒案,原因是非法在黄柏胶囊中加入过期的四 环素,因脱水差向四环素的毒性导致上百人中毒, 其中有些人中毒后成植物人状态,有些人因中毒 导致智力损害。 3·3 降糖药或保健品中非法加入降糖药 不法分子向患者宣传纯植物药或纯中药,更 有甚者向患者宣传无需节食,无需控制饮食,误 导消费者,不仅使购买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 且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也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 很大的不良影响。 2009年2月新疆喀什地区有两名患者在使用 了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
生产的糖脂宁胶囊(批 号081101)后发生死亡,经药检部门检验,发现 是不法分子在“糖脂宁胶囊”中非法添加了西药 成分格列本脲,且每粒药最多的加了12·3mg的格 列本脲,如果按其用法用量计算格列本脲每天的 用量达110·7g,是格列本脲每天最大建议用量的 7·3倍,造成患者因低血糖休克死亡。 锺?元等,检查出12个生产企业19批样品 非法掺入不同的西药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格列本脲,涉及品种降糖宁胶囊、降糖胶囊、糖 尿乐胶囊、糖乐胶囊的降糖类中成药[7]。 此外在某些批号的玉盘消渴片、怡心唐宝降糖 宁胶囊、唐必康TM降糖宁胶囊、苦瓜口含片,唐 乐舒胶囊,一生唐乐舒胶囊,苦乐康胶囊,糖乐胶 囊、绿因唐平口含片、糖乐胶囊、降糖宁胶囊中发 现非法添加西药降糖成分,如格列本脲、格列齐 特、盐酸苯乙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3·4 壮阳药中非法加入西药枸橼酸西地那非 2005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药品质 量公告显示,有10个药品经营企业、6个医疗机 构的11个品种共17批次的药品为假冒药品,如 江门市济源堂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识为“洛阳 远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04011713” 的“力补金秋胶囊”,而且该假冒药品含有枸橼 酸西地那非。2004年,广东省珠海市药监局对珠 海药品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发现“补肾丸”、“力 补金秋”、“藏秘补肾丸”、“藏绝顶”等均含有枸 橼酸西地那非。 3·5 非法加入抗癫痫的西药 治疗癫痫的“纯中药”偷偷添加了抗癫痫的 西药,如王丽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PLIA法检 测血药浓度,测定45例服用“纯中药”的癫痫患 儿,结果血清中检出1~5种常用抗癫痫西药,其 中苯巴比妥最多(42例),其次为卡马西平、丙 戊酸钠、苯妥英纳和氯硝西泮,有些已达中毒浓 度,这种现象给病人造成极大的诊疗困难、中毒 危险、心理创伤及经济损失[9]。 3·6 非法掺入利尿剂等西药 2008年3月在台湾治疗脚痛的中药丸中发现 非法掺入利尿剂等西药。 4 讨论 4·1 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合理用药问题 经过配伍研究并经正式审批的含西药成分中 成药,可以方便患者用药,免去患者为中药和西 药应一起服还是分开服之困挠,但如果忽略其中 所含西药成分,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同时服用含 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西药,可能导致疗效过强而 出现毒副作用。如因过量服用消渴丸导致低血糖 休克甚至死亡的事件已有发生。因此此类药品应 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4·2 中药与西药联用 中药与西药合理联用可以达到扬长避短,增 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但联用不当可能使 疗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也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造成混乱,此种情况是中西药联用需要避免的。 中药与西药联用需要考虑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其 实和西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相同,也需要
考虑是否 会出现以下问题:①理化性质的改变,如pH值 的改变或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产生沉淀、 螯合等变化,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②中西药物间可能影响彼此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使中药或西药的血药浓度、半 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对药物发 挥作用造成影响。如有些中药可提高或降低某些 西药的血药浓度,这对于一些治疗窗窄的西药的 影响尤为重要,如果血药浓度变化比较大容易产 生毒性或导致治疗无效。③中西药联用可能因各 自药理、毒理作用不同,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环节产生相互作用,都会影 响药物在人体发挥作用。对于同一个用药个体而 言,中西药同时使用以及西药间的联用,必须要 考虑联合用药的利弊与合理应用问题。需要我们 深入研究中西药联合用药是否有相互影响?如果 有,有怎样的影响?联用是需要加量还是减量?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经济?这就需 要我们对有关中西药的相互作用问题有较为全面 的了解,加强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这 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降低因不 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节约医药费用都具 有现实意义。对于维护中医药的声誉也是非常必 要的。 4·3 加强监管力度,取缔非法药品或非法保健品 不法分子均打着“纯植物药”、“纯天然”的 旗号,非法制售假中药、假保健品,给中医药造 成严重不良影响,产生了恶劣的国内国际影响, 也给消费者造成极大伤害,必须受到严惩。 因此医药工作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辨识假药 的能力,特别是在分析患者的病情时,需要详细 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时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李力,谢燕霞,等.含西药中成药的安全使用.药 学服务与研究, 2002, 2 (4): 211-214 [2]李钟勇,
胡代银,何清华. 4207张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用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