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方案本科
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一、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100701
专业名称:护理学(Nursing science) 二、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 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人文社会科学、 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 较强白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和沟通的能 力,成为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临床护理、护理 管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护理研究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三、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 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 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 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 理论知识;
2、 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 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 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服务对象实施整 体护理;
4、 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 5、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 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 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 独立地、持续地获得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白 身和专业的发展。
四、 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4-6年
学分要求:学业期满至少完成 51.5学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必修课 分,毕业实习48学分。
五、 学位授予
按照我院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
200学分,经过毕
20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
86学分,选修课 12.0学
业实习综合考核,品学兼优,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 定,经我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机能学(生 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
病原学、医学免疫学、护理伦 理
学、心理学基础、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 估、急危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 学、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学。
七、 专业主要实验
医学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护理学基础实验、健康 评估、临床专科护理实践。
八、 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1、 临床见习:第二学期假期 2周去附院进行临床见习,将所 学护理学理论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学技能应用于临 床,见习结束后进行见习总结。
2、 社会实践:第二年暑假安排 3周,学生可白己选择医院进 行实践,使理论联系实践,要求结束后每位学生交一篇社会实践 报告。
3、 强化实习:第三年结束后安排两周时间,进行实习前集中 强化实习,熟悉医院环境、工作制度及基本护理技术操作,为毕 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4、毕业实习:毕业临床实习 48周共计48学分,集中安排在 第七、第八学期。经过护理实践,进一步巩固、提高基础理论和 基本护理知识,培养和提高对病情及各种诊疗护理效果的观察与
判断能力,学习临床思维方法与步骤,逐步提高临床分析、综合 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中实习前强化训练 2周,内科16周(含急救4、心电图 2、供应室2),外科12周(含手术室4周、监护室4周),妇 科2周,产科2周,儿科4周,护理管理2周,社区4周,医疗 实习4周。
5、护理科研训练:学习统计学和护理研究后,安排学生开展 课外科技活动,撰写综述或论文,进行论文报告会。其次,在毕 业实习期间,学生在内、夕卜、妇、儿科及护理其它领域中任选一 科,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课题,由学生做出课题设计,查阅文献, 并收集资料,实习结束返校后,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九、文化素质拓展培养
经过公共基础课及社会人文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质,帮助学生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尊重服务对 象所应有的态度、具备为了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健康需求而 勤奋努力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交往和合作 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 精神追求,同时使学生具备较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的技能,具备 了解不同语言文化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体魄。
十、创新能力培养
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第一课 堂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读书报告 会”和“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创造、发表的科研论文在经过 系、院认定后,可记入学分。
十一、毕业条件
学生在校修完必修课程,达到毕业规定的
200学分,毕业论
文成绩合格,CCT经过省级一级考试,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
7月
一、前言
(一) 培养目标: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本专 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白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与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成为适应
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民健
康需要的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高 级护理
人才。
(二) 基本培养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护理事业;有为国家 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 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道德和职 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具有一定社会科学、白然科学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独立白学、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获取知 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从事护理专业及相邻
专业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掌握一门外语,经过在校学习,为 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以及在护理事业和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 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 心健康。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在完成四年学习后,应具备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遵守职业
道德和伦理要求,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工作责任感 和专业使命感,具体应做到:
(一)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知识的通科护理 师。
(二) 业务培养要求:
1、 掌握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为急、慢性病人以 及临终病人提供完整护理。
2、 掌握急、难、重症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计算机及 常见的现代仪器的使用、专科护理的监护技能。
3、 具有预防保健、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健康指导、教育 咨询,参与社区健康服务的能力。
4、 具有护理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领导技巧,能有效 地计划安排护理工作。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和心理护理能力
6、 能有效地收集和利用科研成果,并参与护理科研。 7、 能阅读外语专业书籍,并能进行初步交流活动。
8、 独立的、持续的获得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白身和 专业发展。 三、 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四年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2、 主要课程: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原学、医学 免疫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 评估、卫生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 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眼耳鼻喉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精神 病护理学,皮肤性病护理学、社区护理。
五、 课程设置
(一)课程群分配表:见附表I 附表I
课程类型 门数 课程分类表
占总学 学分 学时数 时% 33.60 理论课 实验/实践 课 220 理论:实验 公共基础课程群 12 51.5 890 670 1 : 0.38 专业基础课程群 13 48.0 864 32.58 533 331 1 : 0.62 专业课程群 12 38.0 684 25.79 462 222 1 : 0.48 专业选修课 10 12 214 8.07 161 53 1: 0.33 总 计 47 149.5 2652 100.00 1826 826 1 : 0.45 注:
1、公共基础课程群 12门(51.5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军事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体育、大学 英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医用化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 育、就业指导课。
2、 专业基础课程群 13门(48.0学分):护理学导论、正常 人体形态学、病原学(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健康评估、人体机 能学、护理学基础、病理解剖学、医学免疫学
伦理学、医学统计学、卫生学。
3、 专业课程群12门(38.0学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 学、中医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妇产科护理 学、精神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眼耳鼻喉护理 学、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学
4、 专业选修课程群 10门(12.0学分):美学与护士礼仪、 人际沟通、卫生法学(含护士条例内容)、文献检索与文献分
析、专业英语、康复护理学、皮肤性病学、健康教育学、护理营 养学、护理研究。
5、 实习48周(48.0学分)
、药理学、护理心 理学、护理
(二)教学进度安排表:见附表n
序 £ ¥' Twn-^ti 垸程 别d L? 耳丁州妙削 开15芋电 & 1 tri (D- 2T3: (3) 3T (1)主修课程:①主要课程(16门、星点表示):国家临 床执业医师及护士执业考试要求课程。 ②支持课程(21门):护理专业密切相关 课程 (2) 选修课程:①专业选修课程(10门、(其中4门、星 点表示,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及护士执业考试要求课程 )):护理 专业扩展课程。 ②任意选修课程(参照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选修课指南):综 合素质扩展课程。 (3) 主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实行年学分制,任意选修课实 行完全学分制。 2、实践教学形式: (1) 实验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践课程。 (2) 临床示教:与临床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践课程。 (3) 案例分析:专业基础及专业课。 (4) 现场教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等相关课程(参观 生命科学馆、实验室、门诊、医院)。 (5) 实地考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相关课程(意识形态领 域教育、参观博物馆、中山纪念堂)。 (6) 专题讨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护理伦理学等相关课程。 (7) 心理测量:护理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8) 科研训练: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从事护理研究。 (9)社会实践:门诊见习、社区见习、医院见习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 48周。 六、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1、时间分配表(见附表n) 附表n 年 一 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 考试 2 教学 34 36 32 9 111 假期 11 11 5 1 28 入学/毕业考试 1 劳动军训 3 社会实践 毕业实习 综合考试 合计 52 2 二 三 四 2 2 12 52 1 2 3 52 42 198 2 1 7 1 2 3 4 36 48 总计 注: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暑期 2周专题社会实践活动)0 第一年:门诊见习(熟悉门诊工作环境,了解就医程序和门 诊导医)。 第二年:社区见习(护理见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病痛 与疾苦;卫生知识宣传;卫生健康状况调查;熟悉社区卫生服务 系统及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内容)。 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一)成绩考核 1、 必修课程考试分为期末考试和随堂考试,期末考试时间由 教学部统一执行;随堂考试时间由教研室根据授课进度和停课时 间确定。 2、 课程考试成绩以百分、学分和绩点学分同时记载。 3、 必修课程累计修满 137.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累计修满 12.0分,实习完成48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累计修满 格标准。 4、 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按 1学分/周 计算,累计10学分为合 修满46学分为合格标准。 5、 毕业理论考试与临床技能考试以百分、学分同时记载。 (二)毕业与学位授予 1、 完成专业规定的必修、专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要求,取 得相应的学分;实习达标、毕业考试或毕业答辩成绩合格者,准 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2、 符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标准,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