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方法探讨
作者:任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5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方法对电力工程行业越来越重要。本文对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常见的几种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方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分析,供同行参考,从而满足城市中重要场所和重大事件保电等的需要。 [关键词]配电电缆 不停电作业 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31-01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可以持续地给用户提供充足的、稳定的电力供应,对配电网来说,就面临着线路不间断供电的问题。近年来,与传统的架空配电线路相比,配电电缆有着可靠性高、占地面积小、不易被外界环境影响等优势,凭借这些优势,使得市场配电网电缆化率越来越高,但配电电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成本高、检修困难等。因此不断提高配电网不间断供电的能力,大力推广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进而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越来越成为客户支撑的基本共性要求与系统服务的最高追求目标之一。 2、 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的重要意义 2.1 直接经济效益
我们以广东省广州市城区供电作业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计算,就2013年统计可知,一共开展配电网不停电作业6928 次,多供电量679.3728万千瓦时,按照平均每千瓦时为广州 GDP作出的贡献为 9.86 元计算,开展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一共为广州 GDP作出的贡献为679.3728×9.86 万元=6698.62万元。这只是一个城市的粗略计算,大到中国各个省份各个城市,不停电作业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想而知。 2.2 技术转让效益
所谓技术转让效益是指开展配电网不停电作业时,相关部门通过进行研究开发,获得一些项目与专用工器具的研发产权,这些专利和知识产权被相关企业签订技术转让之后,所获得的经济价值。根据广州市近两年相关研发的新项目或新工具技术转让情况可知,转让费用大概获得几百万元收益,运用到企业中,企业获得的额外经济效益大概上千万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3 社会效益
配电网电缆不停电作业是未来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提高供电可靠性而采取的创新举措,更是提高供电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关键所在。推广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不仅保证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使民众满意,对于企业而言,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更加树立了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这种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3、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方法 3.1 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
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绝缘工具使得带电体和大地之间形成绝缘防护。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作业人员选定电杆的位置,使得绝缘杆控制其顶部工具进行作业,从而可以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完成不停电作业工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和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便于日后的维修检修工作,更重要的是不受交通和地形的限制,这样更加有利于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当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对于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相对较高,效率较低,作业效果欠佳。 3.2 绝缘手套作业法
绝缘手套作业法又称绝缘斗臂车作业法,重点在于作业人员要穿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具后,通过绝缘手套,借助绝缘斗臂车进行的不停电作业,这个方法中主要的绝缘体是绝缘斗臂车的支臂,加以绝缘遮蔽和个人防护用具作为辅助绝缘材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扩大作业范围,便于高空作业,并且由于使用的绝缘材料相对较多,使得绝缘性能较好,进而更加有利于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工作的进行。不过当周围环境比较恶劣时,如遇到山体陡坡、道路泥泞等情况时不适合开展此项工作,受地形条件限制的影响较大。 3.3 机器人作业法
机器人作业法最先运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我国“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连续用“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和“10kV电力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两个项目来将机器人作业法很好地运用于我国的配网不停电工作中去。这个方法主要是利用机器人来代替作业人员进行一些带电断线、带电接线等工作,最大程度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用高科学技术来推动我国配网不停电作业,不仅为我国电力系统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和工艺经验,同时也为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的开发和产品化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但缺点就是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范围的推广。 3.4 旁路作业法
所谓旁路作业法,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即首先在待维护线路或设备两侧通过采用一种柔性高压电缆、快速连接头和旁路开关等设备临时组建一组并联供电系统,将需要停电的运行线路和设备转由旁路电缆线路替代运行,由临时组建的并联系统对客户进行供电,作业完成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再恢复正常接线供电方式。这种不停电的配电方式,所需工具数量多且技术含量高,即使机器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检修和维修时,依旧可以机动灵活地对用户继续供电,解决许多城市电网检修问题。
3.5 移动电源作业法
移动电源作业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移动电源对维护设备所带客户进行连续供电,当配电设备因故障或计划检修造成低压用户停电时,把待维护设备从电网中分离出来。常用的移动电源车有三种:移动发电车,负荷转移车,EPS应急电源车。这三种电源车在启动时间、供电容量、连续供电时间、过载能力以及运作时产生的噪声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判断,进行选择。移动发电车主要运用于极端天气、重大节日时,进行不停电作业,需要注意的是要对客户短暂的停电后才可以通过移动电源继续供电。负荷转移车实质是一座箱式变电站,通过维修柱上的变压器得以实现。EPS应急电源车在配电网发生故障停电后可以自动启动,起到很好的应急作用。移动电源作业法的优点是不受地形时间限制,易于推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容量小;由于多用于城市维修电网中,巷道通行条件限制,维修不及时;对环境的影响大,如空气及噪声污染严重;保养维修成本高等问题。随着其技术和配套方案的不断完善,应用将更加广泛。 4、总结
近年来,供电企业的关注点已逐步从传统的带电作业向不停电作业转移,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技术转让效益、社会效益等也使得这些方法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和研究。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机器人作业法、旁路作业法、移动电源作业法等都各有利弊,在推广实施配电电缆不停电作业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电缆不停电作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强不停电作业装备管理,满足不停电作业的气象条件要求,认真勘查现场,制定作业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蔡晓军,李伟新.配电网10kV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技术[J].供用电,2015,05:31-35. [2] 胡毅,刘凯,彭勇,苏梓铭,吴田.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高电压技术,2014,07:1921-1931.
[3] 胡毅,刘凯,刘庭,肖宾.带电作业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J].高电压技术,2012,11:3015-3024.
[4] 刘起蕊.配电网不间断供电检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倪志坚.沈阳供电公司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