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架桥超长束预应力施工控制

来源:好走旅游网


高架桥超长束预应力施工控制

【摘要】针对现代桥梁跨径不断增大,超长束预应力施工经验严重缺乏,结合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总跨径为140m的连续梁预应力施工,通过多重复核、现场紧密控制等方式,浅谈高架桥超长束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质量控制。

【关键词】超长束预应力施工控制 复核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土建项目三标段,五腊村站~呈贡北站高架段,由两个高架区间、一个车站和一段路基组织。高架标段起止里程为:ck026+279.470~ck030+718.478,上部结构采用简支梁、连续梁,均为预应力现浇箱梁。

三标段第一联连续梁墩号为:0#~3#墩,跨径分布为40+60+40m,总长140m。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x10mpa,公称直径为φ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技术条件符合gb5224标准,公称面积139mm,塑料波纹管成孔,张拉采用与之配套的机具。 2、方案设想

此连续梁为后张法预应力连续箱梁,钢绞线最大长度为140.183m,属于超长束预应力钢束,施工难度及风险较大。为此项目部多次研究讨论,通过精确计算,多方复核;对施工队下达技术

交底书,规范施工流程;现场加强质量控制等多种方式综合控制,以确保预应力施工正常进行。 3、方案实施

3.1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复核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各束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现列举f1束的计算过程,详见表1,其余钢绞线束亦按照此方法计算,与设计数据复核,偏差均在±1%以内。 3.2油顶的标定与校核

预应力张拉选用油泵、压力表与千斤顶,三者必须配套使用,因压力表为精密仪器,根据《铁路桥涵施工规范》要求,压力表选用0.4级时,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为保证现场压力表读数精确,我部每月至省质监站对油顶进行有效标定,同时项目部进行复核。 例如:

省质监站出具第20101116-09163-4号测试证书中校准方程为:y=0.015904x-0.58143,r=0.999966(x-力值kn,y-压力表读数mpa)。 项目部根据省质监站测试数据(各级负荷下的压力表读数),复核如下(见图1)。

图1 校准方程式复核

结论:双方所出具的校准方程式基本一致,油顶校正无误。

根据有效校准方程,计算各级油表读数(见表2),并交底至现场。

表2 各级油表读数计算书

3.3现场预应力施工控制 3.3.1 工艺流程

3.3.2 预应力材料的加工及管道的布设

①钢绞线下料应设置专门的场地,场地上禁止有粘土,钢绞线盘应设置固定钢筋箍,后方可拆盘下料。

②钢绞线按设计下料长度+1m截取,截取钢绞线时,在切口两侧各5cm处用铁丝绑扎,以免切割后松散,用砂轮机切割,禁止用电焊或氧弧切割,且切割面须为一平面。加工好的钢绞线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须用枕木垫起后平放,再覆盖。

③预应力管道布设时,在曲线部分按50cm,直线部分按100cm处设置“u”型定位钢筋固定,并点焊在主筋上,不得绑扎,保证管道的位置在浇注混凝土时不发生变化。管道若与钢筋发生干扰时,可适当调整钢筋位置。

④管道的轴线必须与锚垫板垂直。其允许偏差沿梁长方向在平

面不大于±1cm,梁高方向不大于±0.5cm。排气管的位置设在管道曲线的最高点处。在浇注混凝土后应立即检查每根是否漏浆和堵塞。

⑤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避免混凝土浇注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堵塞。管道之间的连接及管道与喇叭口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

⑥在浇注混凝土前,检查预应力管道是否有破损和漏水情况,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妥善处理完善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3.3.3 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0 →初应力(0.1σk)(测初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0.2σk(测伸长量及夹片外露量)→σcon(持荷5分钟) →补充到σcon(测控制油压伸长量)→锚固(测锚固回缩量)。σcon—指设计应力与各种实测摩阻之和。

预应力采用张拉力与张拉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应力为主。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相差不大于±6%。

为保证在施加应力过程中梁体受力均衡,在张拉时必须使用四台千斤顶同步对称施工,两端各设一名质检人员进行跟踪控制,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3.3.4 管道压浆

管道压浆在终张拉完后48小时内进行。压浆前应清除管道内杂物及积水。采用真空压浆方式,压浆顺序应根据管道分布情况,自

上而下,逐根进行。压浆作业必须在环境温度高于+5℃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3.3.5 封端

采用砂轮切割机切除多余钢束。封端水泥与梁体水泥相同,桥梁封端封锚在管道压浆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封端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设计要求。 4、结束语

通过采用以上措施,此连续梁预应力施工质量合格率为100%。超长束预应力施工虽存在较大难度和风险,但我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精心操作,质量良好地完成施工,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1)超前计算,对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加以复核;多方认证,对油顶标定进行校核,确保各项数据无误。

(2)对钢绞线施工工艺加强控制,尤其在波纹管的布置上,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线型符合设计图纸,且排气管位置需放置在曲线最高点,以保证压浆密实。

(3)采用真空压浆工艺有利于保证预应力管道的压浆质量,其浆液配合比设计等,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tb10203-200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z210-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