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底知识的积累 1.按要求默写诗句: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看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2)《春看》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3)《石壕吏》中说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
是: , 。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
狠: 。 2.默写:
(1)造化钟神秀, 。(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 。(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尽, 。(6) ,老妇出门看。 3.对以下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
A.荡胸生/层云,决眦进/叫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 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为哪项(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文学常识判定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进“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固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势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看》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看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下面加粗的字解释有错误的选项是( )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 7.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 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 、 一起合称为“三吏〞,其中诗是作者在早年时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 , 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 二、教材探究
1.《春看》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 2.《春看》中哪句诗是写诗人的感受?
3.《石壕吏》文体是什么?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事件是什么? 4.为什么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间呢?
5.老妇“致词〞一段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6.《石壕吏》一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杜甫的这首诗后,请答复以下问题
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时为广德元年〔763〕十月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
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1. 前三联中哪些词句暗示了从入夜到天明的时间推移,请简要说明。
2. 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阅读《登高》,完成下题。
1. 杜甫的《登高》,被人称为〔 〕〔 〕。
2. 选出不当的一项〔〕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照应的作用。
D. 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横二方面着笔。
参考答案 一、
1.(1)会当凌尽顶,一览众山小(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1)阴阳割昏晓(2)会当凌尽顶(3)城春草木深(4)白头搔更短(5)如闻泣幽咽(6)老翁逾墙走 3.C 4.C 5.C 6.B
7.(1)唐、李白《潼关吏》《新安吏》《看岳》
(2)随风潜进夜,润物细无声;比方:竹外桃花三两枝,千朵万朵压枝低 二、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叙事诗;老妇人;差役乘夜捉人,年老的老妇被抓服役的事
4.一说明官府捉人之事常有发生,人们白天躲躲或对抗无法捉到;二是说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在人们进睡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
5.分三层。一层(前六句)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二个战死;二层(中间四句)老妇诉说家中现状;三层(最后四句)老妇自请应役 6.表达诗人对人民的同情
三、1.“竹凉侵卧内〞写凉气渐渐侵入卧室内;“野月满庭隅〞写月光洒满庭院:说明已入夜。“重露成涓滴〞写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凝聚成的水滴不时从竹叶上滚落下来;“稀星乍有无〞写月升中天,群星暗淡,似有似无:写出夜已深了。“暗飞萤自照〞写黎明前大地渐暗,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水宿鸟相呼〞写水边栖息的鸟儿,已经睡醒,
只有互相呼唤着:说明天已破晓。2. 突出表现了诗人为“万事干戈里〞彻夜未眠。表达了对国事民情的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四、1.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