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钢架组合安装方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广东梅州环保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项目工程

余热锅炉钢架组合及安装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梅州项目部

二0 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目 录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作业条件 4. 工机具配备 5. 劳动力组织 6. 作业程序、计划 7. 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8. 钢架组合安装 9. 钢结构吊装措施

10.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 工程概况

梅州环保能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建设总规模为1500吨/天,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配置2×500吨/天的机械炉排炉型焚烧炉和1套18MW水冷汽轮发电机组。锅炉设备由江西江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作业设备概况

锅炉钢架全部为焊接连接的钢结构,分为Z1左右,Z2左右,Z3左右、Z4

左右,整个钢架设有9层平台,平台的一般宽度为0.8m,扶梯一般宽度为0.73m,采用格栅板式。锅筒中心标高38.7米。

2 、编制依据

2.1.图纸

T50008-5-1-0 锅炉钢架 T50008-5-2-0 顶板 2.2.引用技术规范及标准

a.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 5190.2-2012

b. 《DL/T869-2012

c.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锅炉机组篇)DLT 5210.2-2009 e. f.

锅锅炉

机炉

组吊钢

架装

安工装

工艺

艺标标

QJ/ZA05.10-03-2007 QJ/ZA05.10-05-2007

g.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 DL5009.1-2014

2.3 260t履带吊性能表

3、作业条件

3.1.钢架/钢平台/钢梯等设备到达现场;

3.2.锅炉水泥基础已完工,基础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3.3.基础上有明晰可见的纵横轴线,并有基准标高点; 3.4.安装机械、工机具到位,施工电源到位。

4 、施工机具配备

序号 1 2

机械名称 260T履带式起重机 50T汽车式起重机 数量 1辆 1辆

3 4 5 6 7 8 9 10 11 40m钢筋爬梯 电焊机 手拉链条葫芦(5T) 手拉链条葫芦(3T) 手拉链条葫芦(2T) 5T卷扬机 3T卷扬机 2T卷扬机 其它手工工器具 8张 30台 4只 6只 12只 2台 3台 3台 若干

5 、劳动力组织

序号 1 2 3 4 5

人员工种 钢架工 焊工 起重工 电工 配合工 人员数量 10 10 3 1 6 6 、作业计划、程序

钢架基础垫铁配制→Z3、Z4钢架单片组合→Z3反、Z4反钢架单片组合→Z1、Z2钢架单片组合→ Z1反、Z2反钢架单片组合→ Z1、Z2反钢架吊装→ Z1、Z2钢架吊装→Z1、Z1反立柱间横梁安装→Z3,Z4反钢架吊装→Z3,Z4钢架吊装→Z3,Z3反立柱间横梁安装→ Z4,Z4反立柱间横梁安装→炉顶安装吊装→钢架整体找正→平台扶梯安装.

7、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

7.1锅炉设备清点验收、基础划线放样验收

7.1.1设备开箱检查验收

锅炉安装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锅炉厂家,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对制造厂发货的所有设备、部件进行开箱,清点检查验收并做好详细记录。

7.1.2 设备零件等是否有破损缺件,供货数量是否齐全,发现问题提交甲方,

由锅炉厂方作补足处理。

7.1.3对清点检验合格后的锅炉设备、部件、应做好有关标记后,按安装工艺先后程序进行堆放在靠锅炉房附近处,便于吊运安装。

7.2 基础划线放样验收

7.2.1 锅炉基础验收应由技术监督部门、建设、土建、安装单位共同进行检验土建施工质量,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具备完整的施工质量技术资料,共同验收合格后交安装单位施工。

7.2.2 土建单位应及时提供基础移交技术资料,砼标号、强度、外形尺寸,中心座标偏差,预留孔洞预埋件偏差有关数据。

7.2.3 土建单位应在锅炉基础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纵横中心线。1米标高线标记,以备验收时复测。

7.2.4 对其基础进行全面检查,表现应平整,无蜂窝麻面、裂纹等缺陷,外形尺寸偏差值应在允许差范围之内,预留孔是否清理干净。 序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 号 1 基础纵横中心线与厂房基准点距离±20 偏差 2 3 基础各平面标高偏差 基础外形尺寸偏差 0 -20 +20 0 7.2.5 锅炉基础验收后,安装单位即可进行划线放样,划出各线必须用铅油做好标记,供锅炉安装就位时作为依据。基础划线允许偏差为:

7.2.6 基础的二次灌浆:

7.2.6.1锅炉基础的二次灌浆的时间是在锅炉大件找正后即可进行(钢架及汽包)。

7.2.6.2二次灌浆的步骤:

清除柱脚底表面的油污、焊渣及杂物,做好基础四周的挡板,按规定配比调拌混凝土,浇灌,捣打,压实并养护,每昼夜浇水3-4次,持续2-3天。在冬天应有防冻措施。

7.2.6.3质量标准:锅炉基础二次灌浆应符合图纸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

8、钢架的组合安装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减少高空作业,扩大地面组装,以提高效率,在地面进行组装时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组装前先浆安装记录发给施工班组,班组必须严格按记录中的要求进行组装,误差不得超过允许误差。

钢架组装顺序:搭设组装平台→对接立柱→初步组合钢架(点焊)→复核几何尺寸→调整→焊接→钢架验收→加固起吊。

8.1 安装前的检查和准备

8.1.1 按图纸设计技术要求,认真复查钢架、横梁制造质量。根据电建规DL/5047—95附录A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应符合要求。

8.1.2 检查立柱、横梁的弯曲度,扭曲度是否符合有关要求,若发现有超差时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校正,且校正后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并做好校正前后的详细记录。

8.1.2.1 钢架立柱、横梁的弯曲度、扭曲度,经测量超过上述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必要的校正,使其符合技术要求,现场操作人员可视其变形的大小,变形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校正,校正的方法有2种,a. 冷校,b.热校。经校正后的钢架、立柱不得有凹凸、裂纹等现象,应将立柱、横梁校正前后的数值填入钢架校验记录表内。

a. 冷校法:当构件变形小且均匀采用分段施压法。弯形小构件为局部变形时,则采用集中施压法进行校正。

b. 热校法:当变形不太大时,则采用火焰分段加热的方法进行,加热温度应控制在600—650℃左右,若变形严重,现场环境条件校正困难。则退回厂方重新校正。

8.1.3 在烟气跨中适当位置采用型钢搭设一座长25m,宽10m的工作平台,平面离地面高约0.8m,设有16个型钢支点固定在工作平台下部,材料用20#槽钢或工字钢焊接,工作平台要求水平面任意两点不水平偏差<3mm,且牢固。

8.2 钢柱的拼装

8.2.1 本锅炉主钢架立柱共8根,制造厂将其各分段运送现场,因此,前道工序必须将每一根立柱吊置于工作平台上,要求各对接端面应平整,且各打磨坡口30°±5,钝边1—2mm,同时清除距坡口处10—15mm的锈蚀油漆至光亮。

8.2.2 采用拉线检测法校正平行,垂直度,并复查钢柱总长度尺寸符合要求,对接间隙0—2mm(同时适当考虑其焊接收缩余量作适当调整),错边量小于1mm,将立柱点焊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焊接宜采用两人对称施焊法,减少应力变形,先焊两侧面,再焊正面和底面。焊接后用角向砂轮将四面焊缝余高均磨平,按图纸要求组合焊接立柱加强搭板。各立柱拼装结束后,应按DL/T5047—95附录A再次进行复验并符合要求,否则进行校正至合格。

8.2.3 立柱1m标高线、纵横中心线、垫铁布置:

8.2.3.1 立柱1m标高线的划定,以立柱1m标高线用分规划出中心线,以此作垂线分别划出四侧对称中心线,且作好标记,作为钢柱安装找正的依据。

8.2.3.2 将立柱四个面的对称中心线用划规引到底板上,并在底板侧面打上样冲眼,用作好明显的标志,作为找正的依据。

8.2.3.3立柱底板垫铁的布置,垫铁表面应平整,必要时应加工刨平,调整时每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其宽度一般为80—120mm,长度较柱脚底板两边各长出10mm左右,厚的放置在下层,当第二层灌浆间隙超过100mm以上时,允许垫以型钢组成的框架再加一块调整垫铁。

8.2.3.4 垫铁布置应在立柱底板的立筋板下方,垫铁安装后,用手锤检查应无松动,并将垫铁点焊在一起再与柱脚底板焊接。

8.2.3.5基础预埋钢筋与底板焊接采用J507焊条,预埋钢筋偏差立柱底板边缘≤4~5mm时预埋钢筋不必割掉,可在底板上开40×60的槽口,再将底板与预埋钢筋及上下底板焊接牢固。

8.2.3.6为保证二次灌浆的质量,要求在底板中间开150×130的方孔一个。 8.3 钢架的组合安装

8.3.1 锅炉主钢架共8根立柱,计划分四组分别组装:(Z1左—Z2左、Z1右—Z2右、Z3左—Z4左、Z3右—Z4右)。在工作平台上分别组装时,逐一调整立柱彼此垂直、平行度、几何尺寸。用对角测量法,确保两立柱在同一平面上。

8.3.2 每组立柱与各横梁组合时,应确保图纸设计尺寸(并适当留有焊接收缩余量),在找正立柱托座与横梁最佳结合面对,先点焊立柱上、下托座与横梁的结合面。焊接采用两个焊工对称施焊,注意应焊接立柱托座与横梁底板的部位。

8.3.3 每组立柱焊接完毕,在吊装前必须经专职检验员再次复检几何尺寸,

对角线、焊接质量应全部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8.3.4 每组立柱找正就位时,依据锅炉纵、横中心线、1米标高基准线,逐步找正最佳位置使立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相吻合。逐一就位后采用缆风线、手拉葫芦或花兰罗栓调整各几何尺寸,钢柱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检测进行。采用对角线相对平行法,逐一测量各立柱间,上、下、左、右侧各平面对应值。应符合DL 5190.2-201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有关规范要求。

钢架组合件的允许误差 序检查项目 允许误差mm 号 弯曲度 ≤1/1000柱长,且≤10 1 柱间距偏差 ≤1/1000柱距,且≤10 2 3 4 5 6 7

钢架安装允许误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柱间平行度偏差 标高偏差 梁间平行度偏差 组合件对角线偏差 梁与柱中心相对错位 ≤1/1000柱距,且≤10 ±5 ≤1/1000梁长,且≤5 ≤1.5/1000对角线长,且≤15 ±5 检 查 项 目 立柱标高偏差 柱脚中心线偏差 各立柱间相互标高偏差 各立柱间距偏差 立柱垂直度偏差 对接中心线偏差 标高偏差 水平度偏差 与柱中心线偏差 梁标高偏差 梁水平度偏差 梁间距偏差 梁平行度偏差 允许误差mm ±5 ±5 ≤3 ≤1/1000柱距,且≤10 ≤1/1000立柱长度,且≤15 ≤1.5 ±5 ≤5 ±5 ±5 ≤5 ±5 ≤5

8.4 平台扶梯的安装

8.4.1 各钢柱在工作平台上组合后,由专人按图纸设计要求及时测划出平台(托架)标高位置线,作好标记。

8.4.2 在地面平台上将各托架组装就位,并与钢柱同时焊接。

8.4.3 及时安装平台、爬梯、扶梯、增强高空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固性。 8.4.4 由于吊装汽包等大件设备,炉左、炉右部分平台等部件,计划待汽包、膜式水冷壁管排等设备吊装就位后再进行安装。

8.4.5 平台、扶梯安装允许偏差 8.4.5.1 平台标高±10mm

8.4.5.2 平台与立柱中心线相对位置±10mm 8.4.5.3 护板框或本行架与立柱中心距离±5mm

锅炉的钢架拼装,应尽量在拼装平台上拼装,降低高空拼装的难度,并能确保安装尺寸符合规范标准。平台的支架应随钢架的拼装,焊接在立柱上,整过钢架平台扶梯的拼架和安装应符合图纸要求和验收标准。

8.5.1 钢架安装

8.5.1.1 钢架拼装组合 8.5.1.1.1 钢架组合

8.5.1.1.1 Z1左—Z2左柱组合 8.5.1.1.2 Z1右—Z2右柱组合 8.5.1.1.3 Z3左—Z4左柱组合 8.5.1.1.4 Z3右—Z4右柱组合

8.5.1.1.5 炉顶大板梁在地面分前、后两部分组装,焊接后依次吊装。 8.5.1.1.6 其它横梁为单件高空吊装焊接。 8.5.2 钢架安装顺序

1#—2#左柱吊装(用缆风绳手拉葫芦调整几何尺寸、垂直度,底脚找正后用钢筋焊接钢柱底座)→1#—2#右柱吊装→安装1#—1#柱及2#-2#柱上部横梁→3#—4#左柱吊装→3#—4#右柱吊装→3#—3#柱横梁吊装→4#—4#柱横梁安装→2#—3#柱间横梁吊装→吊装炉顶大板梁→其余横梁斜梁待其它设备安装进去之后再进行安装。

8.5.2.1顶梁上的桁架及次梁有正反之分,个别拉条也不是对称布置,因此安装时要注意,以免装错。

8.5.2.2顶梁除承受锅炉本体和设计院许可的荷载处,不允许承受其他荷载。 8.5.2.3钢结构吊装完并已承受荷载后不允许切割锤击和火焰加热。 8.5.2.4钢架找正完毕后,应按图将柱脚固定在基础上,采用钢筋固定时应将钢筋加热变贴在柱脚底板上(尽量紧贴立筋板),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焊缝长度应为钢筋直径的6-8倍,并应双面焊。

8.5.3 平台扶梯安装 8.5.3.1 平台支架安装

平台支架和钢立柱组装时同步进行,以保持钢架的稳定和施工安全,炉前平台由于要吊装汽包暂不安装,待汽包吊装完毕后高空安装。

8.5.3.2 平台、扶梯栏杆安装 立柱组装基本结束后安装炉右,炉后平台、扶梯、栏杆随平台扶梯一起安装。炉前,炉左平台、扶梯、栏杆等部件设备吊进去之后再安装。

8.5.3.3在安装好的平台、扶梯、支架等部件上,不得任意切割孔洞,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切割时应事先进行必要的加强。

9、钢架吊装:

9.1、钢架吊装采用260T履带式起重机起吊(主臂62米),采用四根6×37+1-1850,D31mm钢丝绳(该规格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662KN)为吊绳,下部用50T汽车吊起吊,采用四根6×37+1-1850,D 23mm钢丝绳(该规格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372.00KN)为副钩吊绳。开始时两台吊车同时慢慢提升,当组件离地面超过1.0m时,50T汽车起重机起吊停止上升(注意钢架地脚保持悬空状态即可),然后260T履带吊继续提升,直到组件呈垂直状态,将50T汽车吊脱钩,然后260T履带式起重机起吊慢慢旋转钢架吊到基础位置,慢慢放下,迅速带好揽风绳。调整好位置后和四周钢筋焊接。组合后单片最大重量为27.722T,钢架就位后迅速带好揽风绳。调整好位置后和四周钢筋焊接。

9.2、当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拉设缆风绳,缆风绳的锚点需牢固,4个锚点均采用地埋拖拉坑固定,因该缆风绳必须等两片钢架校正后才能松开,各缆风绳用葫芦带紧,使其受力一致,并保持组件垂直后方可松开主吊钩头。

9.3、炉架吊装应成对进行,在吊装完Z1—Z2组件后,及时吊装Z1—Z2反组件,然后将两组件之间用联系梁加以连接,使其形成稳定的井字结构,再吊装剩余钢架组件。

9.4、钢架吊装并找正完成,即可进行炉顶的吊装工作。

9.5、钢丝绳许用拉力计算: [S]≤AP/K

其中:[S]钢丝绳许用拉力(KN) P为钢丝绳钢丝破坏拉力总和(KN) A是破坏拉力换算系数 K是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S]=0.85×662÷6=93.78KN

锅炉安装单件吊装重量最重为27.72T,钢丝绳夹角为60º考虑,单根钢丝绳受力为8.9T,小于许用拉力9.378T,故满足要求。

10、安全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10.1. 作业前对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并让每个员工在安全交底内容上签名,明确作业中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中人身安全、技术交底,熟悉工作环境,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10.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安全三宝”,登高作业时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抛掷,作业人员衣着灵便,在没有铺设平台,防护栏杆之前在钢架立柱之间设置生命线,以便在作业行走时可以系挂安全带;攀爬钢柱时须使用速差防坠器。

10.3. 立柱的吊装应系缆风绳,缆风绳应系固定的生根处,且做好上下措施;

10.4. 上下交叉作业,做好安全隔离防护措施;

10.5. 起重物体要明确重量和重心,检查起重工具,合格后方可使用,指挥人员信号要明确;

10.6. 所有的平台未做栏杆的要设置临时围栏,并悬挂警告牌; 10.7. 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电气作业;

10.8. 做好电器机械的防护和接地、接零、一闸一机;

10.9. 每做一项工作或几道工序,均应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严格按规程办事;

10.10.起重臂下,严禁站人;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吊装范围;

10.11.遇有六级以上大风、雨、雾、雪天气,禁止吊装和高空作业; 10.12.每天工作前,必须进行“三查”、“三交”、做好班前的安全交底; 10.13.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文明施工;

10.14.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附:260T履带吊性能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