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质量控制
xx
摘要:分析了施工中影响桩位偏差的因素,并制定相关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桩位偏差,提高了工程质量.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控制措施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基础以其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成本适中而广泛用于建设工程中。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崛起,在高层楼宇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且当前高层地下室层数越来越多,造成虚孔越来越深,造成桩位偏差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以下仅就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 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
1.1桩位放样错误 目前桩基放线多采用全站仪,对图纸没有进行仔细审查,手工计算坐标马虎大意计算错误;放样时输入坐标时,将数据输错等原因造成桩位放样错误.
1。2 对桩位点保护措施不够,场地内车辆及设备碾压、钻机人员误碰等原因桩位发生偏差后,没有及时校核调整。
1.3钻机就位开钻前没有进行复查.
- 1 -
1.4钻机设备就位后,不平整、稳固,在成孔过程中发生倾斜和偏移。虚孔越多,桩位偏差较大。
2 控制措施
2.1 得到施工蓝图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查看图纸,采取AutoCAD、天正建筑软件计算机辅助计算坐标。技术负责人应复核坐标准确无误后在外业放样.
计算机辅助技术坐标大致步骤如下:
2.1。1首先按一定顺序给桩编号。
2.1.2根据规划图四个楼角坐标与桩基基础桩位布置图的关系,在CAD中设置坐标系。坐标不相符应及时联系设计、规划部门解决,确保基础定位准确无误。
2.1.3点击CAD命令“多段线”,按编号依次点击桩圆心。
图(1)多段线
2.1。4查询该该“多段线”,即可得到每颗桩坐标(图2).相比手工计算更加快捷、准确.结合配套的全站仪传输软件,上传到全站仪内,直接输入桩号进行放样.避免了人为录入错误,并提高了
- 2 -
测量工作效率.
图(2)
2。2做好桩位保护,对偏移的桩位,重新复核校正。
2.2。1测量人员确定好桩位后即用长木桩打入地下,适当高于地面5~10cm,并在木桩顶用小铁钉标明准确的桩位.木桩采取可靠的加固保护措施,如在周围使用混凝土加固。必要时做好统一醒目标识,统一喷涂红色自喷漆,避免与场地其他木桩发生混淆。
2.2。2 现场技术人员加强巡视,发现偏移的桩位及时复核校正。做好钻机工人技术交底工作,提高人员质量意识,重视桩位偏差质量问题,误碰后及时向技术人员要求复核.
2。3 开钻前二次复核后才开孔。
2.3.1钻机根据桩点就位后,在周围宜布置引桩,方便在施工过程随时校正。开孔前,应保证钻
- 3 -
具中心与桩点重合偏差±2cm范围内。
2.3。2由另一名测量人员复核该桩点,如有偏差,调整后即可正常开孔施工。
2.4 保证钻机稳定,成孔过程中及时查看、及时纠偏。
2。4.1 如施工现场场地情况较差,在在钻机下铺设枕木、钢板以保证钻机平稳。
2。4。2 成孔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进尺情况,每隔一段时间,查看桩位偏差情况。嵌岩桩由于纠偏较困难,进入岩石前要特别注意,保证桩位、垂直度在偏差范围内.
3结束语
影响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因素有很多方面,因此控制钻孔灌注桩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只从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控制桩位偏差的注意要点和措施,实际施工中应通过所有管理技术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每一道工序的认真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耀珠 钻孔灌注桩桩位偏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山西建筑 2012.3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