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青年与社会2014年7月中 第20期  ̄g566期 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谭 萍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120)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我们的日常网络交际中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交际用语起着很大的重塑作 用,文章对网络上流行的用语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试着初步探讨了产生这些最新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文化心理 国际旅游岛商报刊登出了一则新闻,文章指出海南琼海 1.琼瑶体:这一流行体,又名奶奶体,起源于著名的言 边防通过发“咆哮体”提示游泳安全:‘海水很美,想下海的, 情小说家琼瑶的文章和琼瑶剧的一些对白中,通常都给人以 有木有!下海的,会游泳的,有木有!会游泳的,被水淹的, 肉麻到极致以致不能忍受之感。将所搜集到的网友对琼瑶体 有木有!被水淹的,再也没能游回岸边的,有木有!琼海博 地特点总结为:琼瑶体的语言避简就繁,宁滥勿缺,能绕三 鳌边防派出所权威回答“真有”。’报纸中的被采访群众纷纷 道弯的决不只绕两道半,能用复句结构的决不用单一结构, 表示这种提醒安全的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切实起到 能用反诘的决不用陈述,能用强调句式的决不用单句,能哭 了警示的作用。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网络流行语,对其所出现 着喊着说的决不好好说,等等。例如: 的方式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面对网络上众多的流行语,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情况,首 男:“我 ̄IUI,无情!IIUI,残酷IIUII,无理取闹?” 先是有着固定用法,只是在符合情景的场合中用,不能进行 女:“你哪儿不无情哪儿不残酷ItlUL不无理取闹?” 变换。例如:神马都是浮云、很傻很天真、给力、灌水等。 2.凡客体:关于凡客体的诞生,主要是由于前奥美创意 第二类是具有一定模式化的网络用语,里面包含一些固定的 总监邱新宇为凡客诚品操刀广告创意。在研究和剖析韩寒、 用词,如琼瑶体、凡客体、咆哮体、QQ体等;第三类则是 王珞丹两位代言人的特质和凡客品牌诉求之后为凡客提交了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下面我主要谈后三种情况。 一个极富个性化以及自我表达的方案——“爱网络、爱自由; (一)网络流行语中模式化的网络用语 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我是韩寒,我和你一样, 谈到模式化网络用语,我们可以想到琼瑶剧当道的时期 我是凡客。”这是“凡客体”的最初版本,但是网络的力量之大, 所出现得比较久远的网络流行体:琼瑶体以及近两三年出现 各个网友的创意能力之大,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的网络流行体有凡客体、咆哮体、淘宝体。我先对其先进行 3.淘宝体:随着网上购物的迅猛发展,人们特别是当代 简单地梳理。 大学生成了网上购物最大的一个群体,我们在网购的时候, 力度。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要认真把握党性、方向性这 网络新闻在很多方面还不是很规范、成熟,特别是在思想道 些原则性问题。新闻主管部门要确保新闻出版机构坚持正确 德建设方面落后于传统媒体。这样就造成网络上侵权盗版, 的舆论导向,把握新闻的内容基调,加强正面的宣传力度; 虚假新闻等等这些新闻道德失范问题泛滥。因此,需要对网 同时,以相关出版管理法律法规为基础,针对网络媒体的具 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网络在改变新闻传播方 体特点,制定适应网络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较为完善 式的同时,也对网络新闻传播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 的网络新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网络虚假新闻、有偿新闻、 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新闻传播人员的道德水平 低俗新闻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与道德修养,影响着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营建。国家要重视 (二)加强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教育 起网络新闻传播人员的道德教育问题,加强在职业操守,职 对网络新闻传播人员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用党的 业纪律,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促使其抵制不良价值观念的 新闻理论来指导新闻业务。首先,要培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的 侵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尽到应尽的责任。 理论素质的网络新闻传播人才,使其在分析问题时有科学、 先进的理论进行指导,从而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报道。其 参考文献 次,要培养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级媒体作 [11来博.浅析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I].青年文学家, 为党的喉舌,是党和国家连续群众的纽带。网络新闻传播人 2013,22. 员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着眼未来,认清自身职责,出色完 [2]何芝莹.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研究U].传媒论坛, 成党和政府交代的政治任务。最后,要加强道德教育,加强 2010,9. 网络新闻传播人员道德修养,提高其道德境界。新闻传播人 『31刘立红从网络假新闻透视网络媒体的新闻道德建设 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坚持职业道德习惯,摒弃以 卟产业与科技论坛,201 1,10. 职谋私、自私自利的想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过 [4]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U】.伦理学研究, 程中担当起重要责任。 2005,6. 总之,网络新闻的兴起与发展,新闻传播也在经历着深 【5]张良君.如何挖掘负面新闻报道中的正面舆论效应 刻的变化。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容量大,交互性强,日 传媒观察,201 1,9. 渐赢得人民群众的青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但是, 2014.V0L.566.N0.20・281・ 青年与社会2014年7月中 g2o期总第566期 (二)追求便捷的心理 在询问卖家是否有货的时候,通常会说“亲,…还有货吗?” 卖家一般会回答“亲,有的哦。”我认为“亲”是“亲爱的” 简称,在买卖的交谈中,常见的字眼:亲…哦…。这常见于 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当我第一次在淘宝网上买东西的 时候,卖家说的话着实让我很诧异,当告知同学时,大家都 觉得这理所当然,但是我对“亲”这一称呼产生了疑问 4.咆哮体:咆哮体热潮的导火线,是一篇名为“学法 语的人你伤不起啊!”的帖子,由“沪江法语”论坛首先 转发到了微博上。“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 啊!谁跟我讲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啊!……76不念 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你们还找美眉要电话啊! 网络语言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缩略的字母或数字组成 的便捷表述。因为网络语言是用键盘输入的,是用来“看” 的语言,为了减少对方等待的时间,也为了节约上网费用, 追求一种高效率的交流,在特定的语境下,就出现了交流 双方都明白的一些字母,数字的缩略。例如:sB——傻逼、 LP一老婆等,这些词汇都是网络交流中常用语言的英文或 字母缩略,网友们互相明白,心照不宣,既节约了交流时间, 又有一种新奇另类的效果,折射出网络群体的不同。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青年一代现在用字母缩略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打 字中了,而慢慢走出电脑,用在了日常面对面的交际中。 (三)解压心理 电话报完一集葫芦娃都看完了啊!有木有”很多网友都在感 叹说“咆哮体太厉害了,一边看一边感觉到有人在耳边咆 哮!”“咆哮体”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咆哮体中会经常出现 几个标志性的词语“坑…”、“…情何以堪”、“…伤不起”、“尼 玛…‘有木有”以及感叹词“啊”和感叹号。例如出现频率 最高的就是“坑爹”,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成“坑哥”、 “坑姐”等。 (二)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 为了网上交流方便快捷,同时为了追求调侃、幽默等效 果,前几年交际者通常用一串数字谐音或转意的数字群来表 达各种,这样的意义被固定下来,称为独特的网络语言。例 如:9494(就是就是)、8147(不要生气)等。现如今数字 谐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交际中的幽默需求了。词汇谐音与 数字谐音在网络语言谐音现象中已占有主要地位。 词汇谐音在网络用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例如:(1)神 马。“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神马都是 浮云”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神马”在网络中基本代 替了“什么”,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2)鸭梨。“鸭梨” 是“压力”的谐音。“你鸭梨大吗?”“我很有鸭梨。”随着 当今社会压力充斥每个人的生活,“鸭梨”成为“压力”的 替代品,顿时间走红网络。不知谁这么有才,活生生将一个 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面对昂贵的房价、收入低 和工作、就业的压力,有很多牢骚想发泄出来,网络语言就 为人们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体现得最为强烈就是“咆哮 体”了。咆哮体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惊讶、愤怒的心情。大量 的感叹号、语气词和谐音错别字,声音震耳欲聋,视觉冲击 力强,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大多数网友以此在虚拟的世界抱 怨和宣泄。尽管咆哮体文字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非常大, 但这种宣泄总的来说是比较温和的,很少出现攻击性的言语,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嘲。 (四)含蓄隐晦的心理 一些在现实中不好意思出口的语言,在网络中借助 缩略语往往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如一些夸人的话,如 PLMM——漂亮美眉,YY——意淫,这些词用传统的语言可 能说来觉得有失体统,但用缩略语就不觉得。还有一些不文 明的粗口也往往用缩略语表示,如BT一变态,LM——流氓, TMD、NND(国骂的拼音字母缩写),草泥马(国骂)既传 达了意思,又不失说话者的修养。 (五)人们的从众心理 让人郁闷纠结的词语解读出了几分娱乐意味!(3)杯具。“杯 具”是“悲剧”的谐音。“悲剧”一词,深刻地呼应了现代 人面对不如意的社会现实处境时的无奈,所以一旦“杯具” 赋予它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就迅速流传开来,更加体现出嘲 讽、诙谐幽默、发人深思的效果。 (三)词汇拼音缩略现象 其主要使用者是中青年人,那是由于中青年人思维活跃, 有追求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喜欢跟风,紧随新事物,接受 新事物的能力强。年轻人一旦使用一个时尚、新奇的词,那 么很快这个词将会流行起来。再者,大多数网民比较焦虑, 所以在网上交流时喜欢用简洁有力的词语来表达他们的心 情,以此来缓解压力。比如当看到“给力”或“不给力”等 词时,便自然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网络流行语符合了特殊 群体的心理状态的需要,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 三、结语 在网络交际中,经常会看见一些人在论坛留言中时一些 字母代替,如果不知道省略了的内容时几乎会达到无法交流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语言及 的地步。例如,常见的有:MM——美眉或妹妹,GG——哥 哥,Ps——phot0shop(一种图片编辑软件,借指图片处理)、 LZ——楼主(指论坛里发帖的人),比较生僻的有:zF~ 政府、FB——f莴败、YY——意淫、PF_——佩服 二、网络流行语产生所反映的社会心理 (一)幽默诙谐的心理 词汇也在不断发展每年媒体及网络上都会发布一些当年最流 行的网络词语,在网络交往中起到了生活调节器的作用,并 能通过这些网络流行语透视出人们的社会心态以及产生这些 网络词的社会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汪磊.网络流行语的“非网络化”浅议U].语文建设, 2007(3). 例如网上旅行者往往叫“驴”,它源于“旅”,但意义更 加丰富。在网上发起和组成的旅行团队,大多自带沉重的野 营装备,如帐篷、睡袋、头灯,长途跋涉于荒山野岭,颇有 驴子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驴”这个词既反映了现 实的旅游状态,也在幽默的自嘲中表达了一种乐观情绪,而 这正是这类活动的重要精神。由此衍生出“驴行…‘驴友”。 又如琼瑶体,人们在闲聊的时候往往会乐意浪费时间来运用 貌似“打情骂俏”的言语,这样给生活也增添了一丝情趣。 ・【2]王丕承_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U】.浙 江学刊,2004(6). [3]洪青皎_网络文化中的网络语言特点探析卟湖州师范 学院学报,2006(4). 【4】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卟辽宁工学院 学报,2006(6). 282・20l4.V0L.566.NO.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