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 第4期 V01.23 NO.4 草 地 学 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5年 Ju1. 7月 2O15 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生产性能研究 张瑞珍 ,张新跃 ,何光武 ,马 涛 ,刘登锴 (1. ̄t)ll省草原工作总站,四川成都610041;2.甘孜州草原站,四川甘孜州626000) 摘要:为了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在川西北高寒牧区生产性能,采用田间小 区试验的方法,对‘特瑞,、‘四季绿,、‘威可’3个紫花苜蓿和‘甘孜’披碱草连续6年(2004—2009)进行产草量测 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该地区种植产量高,连续5年(当年除外),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与披碱草年度鲜 草、干草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O.01),因此,值得在本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 关键词:高寒牧区;紫花苜蓿;披碱草 中图分类号:¥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15)04—0874—04 Study on Alfalfa and Elymus dahuricus Productivities in the Alpine Pastoral Areas of North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ZHANG Rui—zhen ,ZHANG Xin—yue ,HE Guang—wu ,MA Tao。,LIU Deng—kai。 (1.General Grassland St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Sichuan Province 610041,China; 2.Ganzi Prefecture Grassland station of Siehuan Province,Ganzi Prefecture,Sichuan Province 626000,China) Abstract:Production performance traits of‘Teifeata’,‘Siriver’and‘Verko’varieties of alfalfa(Medicago sativa)and Ganzi varieties of Elymus(EZymus dahuricus)in the alpine pastoral areas of northwestern Si— chuan were investigated and observed during 2004—2009 in field plots.Alfalfa plant had high yield in the region for 5 consecutive years.The fresh yield and hay yield of alfalfa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Elymus(P<0.01).Therefore,alfalfa iS worth planting in the area. Key words:Alpine Pastoral Area;Alfalfa;EZymus dahuricus 川西北高寒牧区属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由于海 拔高,冬季漫长,无霜期短,牧草生长期短、产草量 低,尤其是冬春季节低温雪灾频发,畜牧业生产长期 存在“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_】],严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域自然条件 本研究于2OO3—2009年在四川省甘孜州道 孚县乾宁种畜场进行,试验区地处N 30。29 ,E 101。29 ,海拔3500 m;年均气温4.5℃,极端最 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开展人工种草,建 立人工优质牧草和打贮草基地,是提高草原生产力, 解决川西北牧区冬春季节牧草短缺,实现抗灾保畜, 促进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要建立人 工草地,选择适应草种是个难题。紫花苜蓿(Medi— cago sativa L.)为豆科多年生优质牧草,是世界上 栽培种植利用最为广泛的人工牧草,也是我国_j匕方 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号称“牧草之王”,具有产 高气温28.3℃,极端最低气温一2 5.6℃,≥0℃ 年积温2071℃,≥5℃年积温1806.5℃;年日照 时数2318 h;年降水量92O mm,降水集中在6— 9月;每年9月底开始降雪,最大积雪深度可达 25~30 cm;无霜期不稳定,一般在80~1 20 d;土 壤类型为山地棕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土壤酸碱 度呈中性。 1.2试验材料 量高,品质好,抗旱、耐寒,生长年限长等特点。披碱 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为高寒牧区当家草 种。前人曾做了紫花苜蓿在本区引种、产量动态 等 方面的研究,但对紫花苜蓿与披碱草在高寒区 产量比较未见报道。 试验所用材料为我省以往区域试验中产量较高 的‘特瑞’、‘四季绿’、‘威可’3个紫花苜蓿和当地 收稿日期:2014-07 09;修回日期:2015 01—01 作者简介:张瑞珍(1974一),女,甘肃景泰人,硕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牧草高产栽培与新品种选育工作,E—mail:sczhangruizh@163.corn 第4期 张瑞珍等: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生产性能研究 875 种植面积较广的‘甘孜’披碱草。2004年4月23日 条播,行距30 cm,播种量为30 kg・hm_。。 1.3试验设计 1.4.4越冬率通过目测法,观察越冬前和越冬后 2 O 2 0 2 2 2 O 0 O 2 O Z 2 0 0 存活植株数,计算越冬率。 1.5数据分析 O 4 O 5 0 O 4 5 0 4 O 5 O O 4 5 0 5 i一 O 3 一O 0 5 一 3 1一 O 5 1一 O 3 1 O 5 l一 O 3 Z一 试验设4个品种处理,每个品种设4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10 rn (5 m×2 m),随机区组排列。每 个处理的1个小区用于生育时期观察测定,3个小 区用于产草量测定。 1.4测定项目 用Excel 2003初步整理后,用DPS 7.O5软件 O O 0 O 0 O O O 进行数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0 O 0 O O 0 O O 0 1 0 1 O 1 0 0 2结果与分析 O 8 ¨ O 6 2.1适应性 2 O 0 5 1.4.1 生育时期 以全小区为调查对象,以小区内 5O 的植株达到某生育时期为标准;生育期为出苗 从表1可知,3个紫花苜蓿和1个披碱草品种 能在试验区正常生长,播种当年,由于生长季短,紫 O Z (返青)至种子成熟的天数;生长期为从出苗(返青) 到枯黄期的总天数。 花苜蓿仅能达到现蕾期,披碱草达到拔节期。翌年 3月上旬紫花苜蓿返青,4月初分枝,6月中下旬现 O 9 0 0 6 O O 6 0 9 0 6 0 7 1.4.2植株高度每次刈割时,每个小区随机选择 9蕾,7月中下旬开花,8月20日前后结荚,但是种子 ∞ 0 7 1O株测定从地面到植株最高部位的垂直高度(拉伸 高度),计算平均值。 1.4.3产草量每次刈割后测定全小区鲜草产量; 鲜草测定后,取样500 g,自然干燥,测定风干重,计 算风干率;利用鲜草产量和风干率计算风干草产量。 ∞加∞∞ O 7 不能成熟,生长期250 d左右。披碱草较紫花苜蓿 返青期晚10 d左右,4月中旬开始分蘖,6月初拔 节,6月下旬孕穗,7月初抽穗,7月中下旬开花,8月 2 O 2 0 O 7 0 7 2 0 2 O 底成熟,9月中下旬枯黄,生育期147 d左右,生长期 185 d左右。 m d,d 1 1 1 0825 表1参试品种物候期 Table 1 Phonological phases of tested varieties 1 l l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O 9 1 2 2 5 5 5 5 5 5 O O 々, 特瑞 T eifeata 四季绿 Siriver 威可 Verko 甘孜 Ganzi 2.2抗逆性 从表2可知,4个品种从播种开始,前3年的越冬 率均达到95 以上,第4,5年略有下降,但5年平均越 冬率在90 ̄12J,J2,紫花苜蓿和披碱草越冬率一样。 % 表2参试品种越冬率 Table 2 Wintering rates of tested varieties 2004 2005 95 95 95 85 95 2006 2007 95 95 2008 2009 85 8O 90 8O 90 平均Average 876 2.3刈割期高度 草 地 学 报 第23卷 趋势是一致的,即‘威可’>‘四季绿’>‘特瑞’。由于披 碱草与紫花苜蓿刈割期不同,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比较。 不同年份各个紫花苜蓿刈割期高度有所不同,但总 表3不同刈割期株高 刈割期株高Cutting stage height/crn —年份 Year First 2004 2005  ̄;1次 57.3 71.6 T—eifeata—— 第2次 Second 四季绿Siriver 第1次 Second Third First 59.7 里 !!k。 蒋3次 Third Second 第3次 Third 2{欠l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First Second 第3次 Thim 76.7 110.0 110。0 105.0 90.0 62.3 63.7 6O.0 62.0 83.3 103.3 103.2 68.3 63.7 63.0 8O.0 63.3 70.0 90.0 113.7 110.0 55.7 63.2 60.0 40.0 120.0 1 20.0 2006 2007 2008 2009 56.7 65.0 64.0 60.0 105.0 90.0 63.0 70.0 65.0 60.0 112.0 90.0 61.0 50.0 110.0 100,0 70.0 主一|∞ ∞ 一3 3 7 O 0 O 6 平均 Average 62.4 2.4刈割次数 播种当年,3个紫花苜蓿在越冬前刈割了1次, 产草量较低,披碱草植株低矮,没有进行测产。从第 2年起,3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开始形成生产能力,年 丑圈i .}L 莓 q一0一 Il 卤 可刈割3次。一般6月上旬开花初期刈割第1次,8 HLⅢII. 月上旬刈割第2次,l0月中旬刈割第3次。产量主 要集中在前2次,第3次刈割产量只占年度总产量 的8.56 ~22.95 。披碱草一般只XU割2次,7月 0 09O78O6O50O4O3O2Ol O OOOOOOOOOOO 0 图1 2004—2009年参试品种鲜草产量动态 Fig.1 Froesh yield dynamics in 2004—2009 —中旬刈割第1次,1O月中旬第2次,且产量主要集 中在第1次,占年度总产量的90 左右。 2.5产草量 卜_。特瑞Teit ̄ata __-・・网季绿Siriver 从表4可知,播种当年,紫花苜蓿产量较低,平均 卫 . 鲜草产量为9449.17 kg・hm- ,干草产量2112.97 kg・ ∞加∞ ∞ hm- ,披碱草没有产量。第2~6年紫花苜蓿年平均鲜 O O 0 O O >、 占 窳{ 草产量分别与披碱草年均鲜草产量差异极显著 (P<O.01),年均干草产量差异也极显著(P<O.01)。 从6年总产量来看,紫花苜蓿‘四季绿’鲜草产量 最高,与‘特瑞’和‘威可’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与披碱 草鲜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紫花苜蓿‘四季绿’ 干草产量最高,与‘威可’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与‘特 瑞’干草产量差异显著(P<0.05),与‘甘孜’披碱草干 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O.01)。 2.6产草量年际动态 O 疋 图2 2004—2009年参试品种风干草产量动态 Fig.2 Dry yield dynamics of varieties in 2004—2009 3 讨论 资料表明,在本区种植紫花苜蓿产量较高 ], 与本研究结论一致,据田间实际观察看,一是紫花苜 蓿耐寒性强,初春比披碱草返青提前10 d左右,冬 季枯黄期比披碱草晚40 d左右;二是紫花苜蓿生长 速度比披碱草快,即紫花苜蓿年可刈割3次,甘孜披 碱草年可刈割2次。张耀生等 找出了困扰高寒牧 根据6年测得的年度草产量绘制出4个参试品 种的年度草产量变化曲线(图1和图2),4个参试品 种6年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单峰曲线,3个紫 花苜蓿品种第3年达到产量峰值,第4年开始缓慢 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的“建植3—5年后急速退化 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毒杂草侵入和草地土壤有效养 分匮缺,并通过连续13年的示范试验,证明采取适 下降;甘孜披碱草第4年达到草产量峰值,第5年产 量开始明显下降,第6年草产量已与第2年草产量 水平相近。 当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逆转草地退化趋势,实现 第4期 张瑞珍等: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生产性能研究 877 草地多年持续利用。从本研究6年观察结果得出, 紫花苜蓿和披碱草利用5~6年后,由于鼢鼠危害和 越冬率逐年降低,造成断垄和缺苗,有效植株数减 少,直接影响了年产草量。 表4 2004--2009年草产量汇总表 Table 4 Results of total grass yields from 2004 to 2009 注:在同一年份,不同大写字母表示1%极显著水平,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 显著水平 Note:Different large letters in same year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1 level,different little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5 level 4 结论 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播种当年‘特瑞’产草量 [2] 泽柏,但其明,李昌平,等.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J].草业与畜牧,2008(8):1-7,14 [3] 张瑞珍,张新跃,何光武,等.四川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引进品种 的筛选EJ].草业科学,2006,23(4):43—45 均高于‘四季绿’和‘威可’,但3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从第2年开始,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长速度和产草 量总体上呈现出‘四季绿’>‘威可’>‘特瑞’的势 头。因此,在高寒牧区建立人工草地或打贮草基地, ‘四季绿’、‘威可’是首选的紫花苜蓿品种。 参考文献 [1]张新跃,周俗.川西北牧区草地资源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对策 [4] 何光武,张瑞珍,刘登锴,等.川I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年度产 草量动态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11(4):23—24,28 [53 张瑞珍,张新跃,何光武,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引种筛选研 究EJ].四川畜牧兽医,2O14(9):32—34 [6] 张耀生,赵新全.青藏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研 究口].草业学报,2003,12(3):22—27 (责任编辑 赵 欢) EJ].四川I草原,20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