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混凝土浇注施工方案
1模具的调试
模具放置在稳固的基面上,水平误差1mm以下;模具的底脚与地面同时紧密接触,当模具公差不符合要求时,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书的步骤进行调校。紧固模具螺栓必须用力矩板手进行。
2喷涂脱模剂
1)喷涂脱模油前先清理模具内表面混凝土残积物,采用抹布清理表面、刮刀清理混凝土积垢和压缩空气吹净的办法进行清理管片模具。
2)然后使用雾状喷雾器喷涂,用拖布抹均匀,使模具内表面全部均布薄层脱模剂,如两端底部有淌流的脱模剂积聚,用棉纱清理干净。
3组模
检查侧模板与模底板的连结缝的粘胶布是否有脱落现象,如有及时纠正。
将侧模板向内轻轻推进就位,用手旋紧定位螺栓,使用模端的推上螺栓,将模板推至吻合标志,将端模板与侧模板连接螺栓装上,用手初步拧紧后用专用工具均衡用力拧至牢固,特别注意严格使吻合标志完全对正位,并拧紧螺栓,不得用力过猛。
把侧模板与底模板的固定螺栓装上,用手拧紧后再用专用工具由中间位置向两端顺序拧紧,禁止反顺序操作以免导致模具变形精度降低。
4钢筋骨架入模
1)在钢筋笼指定位置上装上保护层垫块后由桥吊配合专用吊具按规格把钢筋笼吊放入模具,操作时桥吊司机与地面操作者密切配合,两端由操作者扶牢,以明确手势指挥,对准位置起吊、轻放、不得使钢筋笼与模具发生碰撞。
2)钢筋笼放入模具后要检查周侧,底部保护层是否匀称,任何令保护层大于规定公差和严重扭曲的钢筋笼不得使用。
3)所有预埋件,钢筋笼、钢模组合好后,设专人负责对模具进行宽度等尺寸的检验,核对吻合标志。检验合格后,填写记录,挂上绿色标志方可做下一道工序。
5混凝土搅拌
1)搅拌站上料系统和搅拌系统由市计量所定期进行计量检定,严格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校验电子称量系统的精确度。
2)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审批确认后方可使用。混凝土的细骨料采用清洁的砂,粗骨料采用坚硬的碎石,并选择最佳颗粒级配。从抗渗标号、水灰比、坍落度上对混凝土配合比均充分考虑混凝土抗渗性、抗硫酸盐性能等耐久性设计。
3)更改配合比必须经业主及监理批准许可。
4)为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由持有试验员上岗证的工程师负责监督搅拌系统运作。 5)只有被确认坍落度在80±20mm范围内的符合设计级配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用于管片生产。
6混凝土浇注
1)浇注时采用分层下料方式进行浇注,该方法可减少表面气泡。其方法为打开顶盖,均匀分布约所需的1/2~1/3量的混凝土,采用人工振捣。继续振动直至模具内混凝土完全装满并且无气泡冒出;振动时间视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定,一般4~6分钟;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70~90mm为好。
2)空模时禁止启动风动振动器,否则将导致模具损坏。 3)振动过程中目视检查以下项目: ⑴ 紧固螺栓和固定螺栓底座; ⑵ 联接螺栓底座; ⑶ 注浆孔螺栓底座。
⑷ 振动过程中以上任何一项松动,都必须立即停止振动,重新紧固后继续振动。 4)混凝土入模温度小于30摄氏度。 7混凝土抹面
打开面板的时间随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情况而决定,一般以用手按有微平凹痕迹为准。 粗磨面:使用铝合金压尺,刮平去掉多余的混凝土(或填补凹陷处),并进行粗磨。中
磨面:待混凝土受水后使用灰匙进行光面,使管片表面平整、光滑。精磨面:使用长匙精工抹平,使表面光亮无灰匙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