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迅速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给中学生带来了许多好处,可促进中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快节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不断接触大量的新事物、新技术。但信息网络化给中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对于中学生来说,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在我们生活中,网络已相当普及,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能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禁止中学生接触,这样反而会让中学生有更强烈的上网欲望。作为教师,应针对负面影响采取应对措施,有人说:“如果爱你的孩子,就教会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天堂;如果恨你的孩子,就放纵他上网,因为那里有地狱。”可见,互联网不能只是“堵”,关键在于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地上网,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一 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互联网的虚拟性使部分中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
比如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晚上休息时间趁老师不注意时,不惜一切代价从学校翻围墙外出去上网。现在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且父母外出打工而不在身边,存在隔代教育的现状,中学生与长辈往往存在“代沟”,不易沟通,使其在家感到孤独、空虚,在心理上渴望能与人交往,在家长管理不到位、孩子不自觉、自控能力差的情况下,很容易沉溺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用此排除自己的孤独和空虚,有的学生放假离开学校后,根本不回家而日夜在网吧上网。
2.网络文化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占据了上网中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到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中学生说到上网,都夸夸其谈,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字、病句,甚至是网络用语屡见不鲜,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 3.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和威胁
我校是容县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农村完全中学,在校学生有四千多人,大部分都是高中生,来自全县的各个乡镇。学校位于全国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自治区城镇建设重点镇、有容县南边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之称的杨梅镇,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上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个别同学为了上网,晚上翻墙外出到网吧通宵上网,不按时休息,更多的是利用手机在午休、晚休时间上网,同学、朋友之间互发短信、QQ聊天,长时间不正常休息,导致中学生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由于晚上严重休息不足,在课堂上则打瞌睡,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听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差。
4.上网导致中学生荒废学业
部分缺少自律的中学生从网上下载文章以此作为作文交给老师,这也大大降低了中学生学习的态度,也有部分中学生过度迷恋于网络,依赖电脑,连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从网上找答案,甚至在考试过程中为了获取高分也通过上网查找答案,长时间沉迷于电脑网络,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破坏,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信息化的混乱容易对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作用,特别是自控能力、分辨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差的中学生,更容易受到互联网“垃圾”信息的影响而作出错误的选择或判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学生上网,让中学生在网络这把“双刃剑”下,创造美好的未来,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二 采取的措施
1.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引导
当今社会若不能掌握网络技术,便将被社会淘汰,掌握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中学生进入社会的必修课。我校对校园网络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购买了150多台电脑,开设两个电脑教室专供学生上课使用,每周开设1~2节信息技术课程,让中学生在学校也能学到一定的网络技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明确提出中学生上网应该文明、健康、诚信、安全,培养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制意识,预防中学生网络犯罪和网络行为失范。此外,在校园内安装了摄像头,特别是一些很少有人活动的地方,加强监控。学校还专门成立治安小分队,每天晚上,特别是自修下课后,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巡查,防止学生翻墙外出上网,对翻墙外出的学生,严惩不怠。
2.定期开设主题班会,利用班会周会的时间,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及网络文明教育
中学生思想较幼稚,辨别能力差,必须加大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受“垃圾”思想、信息的污染,充分认识到网络世界也要用道德来规范。作为中学生,更要讲公德、讲文明,做一个自重自律的网络使用者。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关键是如何去使用网络。
3.加强对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管理
我校对学生带手机来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很多学生带手机来校是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校园内安装了公用电话,学生有需要与家长联系就可以使用教师办公室的电话。对带手机进课堂、上课玩手机的同学,加强思想教育,如果经多次教育都不改正的,通知家长,让家长带回家协同教育。在午休、晚休时间加强管理,减少学生利用手机的机会。
总之,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栋梁,面对互联网的文化冲击和挑战,学校有责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从而提高中学生的网络素养,让中学生健康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