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载力的检测试验规程
桩基的静载试验,一般和试桩同时进行,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应少于2根,工程总桩数50根以下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1. 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
目的为求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单桩垂直静载荷试验设备同地基土现场载荷试验一样,包括加荷与稳压系统、测量系统和反力系统。加载反力装置有压重平台、锚桩横梁和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等,可依工程实际条件选用。
2. 单桩静载荷试验步骤:
(1) 结合实际条件和试验内容,选定试验设备;
(2) 规定载荷试验条件,一般应通过试桩进行验证后再修订试验条件;
(3) 加荷与卸荷;
(4) 资料整理:试验原始记录表、试验概况、绘制有关曲线等;
(5) 成果分析与应用:单桩极限承载力Pu的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Pk的确定,Pk=Pu / K,K 为安全系数,通常取2。并求出桩侧平均极限摩阻力和极限端承力等。
2、 低应变动测
低应变动测主要采用弹性反射法。它是将桩视为一维的弹性杆件,在桩顶施加一冲击力,产生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当遇到波阻抗存在差异的界面,就会产生反射信号,反射信号由旋转于桩顶的传感器所接收,再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桩的质量情况。
(1) 检测目的
主要对各类灌注桩进行质量普查,检查桩身完整性,是否有断桩、夹泥、离析、缩颈等缺陷存在并基本定位。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管桩等桩,主要用于检查桩身完整性。
(2) 检测数量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式抽检,进行低应变动测的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根,对于独立承台形式的桩基础工程必须增加检测比例直到100%检测。
动测后不合格的桩比例过高时(占抽检总数5%以上),宜以相同的百分比进行扩大抽检,设计单位认为需要时,可扩大到普检。
对同一工程中的同一批桩中有疑异的桩,宜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
(3) 检测方法
检测前,先进行截桩处理至设计标高,凿去疏松部分后用砂轮磨平,安装传感器、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记录显示器(目前常用的PIT动测仪已一体化)。然后在桩顶施加冲击力产生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至桩底或遇界面产生反射信号,再由传感器接收,经
分析计算,产生检测结论。
(4) 结果评定
① 根据时域波形,比较入射波于反射波到达时刻及其振幅、相位、频率等特征,进行判断和计算;而波阻抗Z=pVA, p为密度、V为速度、A为截面积,很显然,波阻抗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密度、面积的变化。当桩的密度变化大时,就可能存在着混凝土的疏松、夹泥、离析等;面积变化大时,就可能存在扩颈、缩颈、裂缝、断桩等。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信号就越强烈。
② 完整性良好的单桩具有下列特征:
a. 桩底反射明显,无缺陷反射波存在(需要说明,无桩底反射的不一定是坏桩,有桩底反射的一定是好桩)
b. 波形规则,波列清晰,完整桩之间波形特征相似
c. 桩身混凝土平均波速较高
③ 完整性存在缺陷的桩具有下列情况:
a. 桩的界面反射明显,反射信号到达要小于桩底反射时刻
b. 波形受到干涉,波的振幅、相位、频率相对正常桩的波形出现异常,缺陷严重时,易形成多次反射,振幅较大
④ 低应变动测桩身质量评定等级宜为四类(重点):
a. 无缺陷的完整桩
b. 有轻度缺陷,但基本不影响原设计桩身结构强度的桩
c. 有明显缺陷,影响原设计桩身结构强度的桩(可部分利用或降级使用);
d. 有严重缺陷的桩(废桩)。
(5) 报告审核
① 审核报告结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 审看波形图
无缺陷波形图,有桩底反射;有浅部缺陷波形图;有两次反射的波形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