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营造育人平台 用“爱”启迪学生心灵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级的“灵魂”。其教育思想、管理方法与班级的班风、学风息息相关。在一中的三年班主任生涯中,我饱尝了当班主任的辛酸与喜悦,反思自己的工作,有得有失、有喜有忧。下面就本人在班主任工作期间自感取得一定教育效果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营造育人平台、培育优良班风。
一个好的班集体班风正、学风浓、人心齐,在求同存异的前进过程中,能使班级每个成员都能受到和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染和熏陶。带班伊始,我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何尽快的把来自各个小学,个性可塑性很强的60多名学生凝聚起来,使他们认同并积极实践,来共同营造一个始终处于目标明确、激昂向上的良性互动群体。为此,我坚持做了以下工作:
1、 构建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上进;有了催人奋进的目标,就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就有了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每学期开校,我都和学生一起酝酿、讨论、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当然这不是由我专断的提出强迫学生遵照执行,而是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反复讨论,让每个成员都能发表意见,融入个人情感,最后达成共识而制定的。这样的样的奋斗目标不但是班级的共同理想,而且由于融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共识,在制定过程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召唤力和约束力,孕育了学生的实践热望。班级有了共同目标,我
1
就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的阶段目标和学期终极目标,当然目标要明确具体,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诸如:初一时我引导同学制定了人人发扬一个优点,改正一个缺点、书写一手好字的奋斗目标;初三时我引导同学制定了每人各科成绩提高5分的目标。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目标制定了个人奋斗目标,并把他张贴在教室,接受监督。然后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只有个体目标实现了,班级的共同目标才能实现。为了抓落实,我一方面处处留心及时肯定每一名同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班内实行个人、小组进步与操行评比挂钩、定期评价、监督落实。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有了竞争、有了互助,最终行成了合力,使每个同学都能统一在班级共同目标之下。经过长期坚持,学生团结向上,合作竞争,班级凝聚力大大增强。
2、坚持引导、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尤其对于人生观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学生更为重要。班级如果没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氛围,班主任就会有断不完的官司,成为“灭火队员”,搞的身心疲惫还毫无收获。为此我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我搜集名人轶事、普通人成功的事迹利用班会宣讲,诸如“一个断臂少年的艰辛求学路”“背着父亲上学”的感人事迹来激励学生。同时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他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只有不断动手去添柴,才能经久不息,才能走向成功。我深知,空泛的说教宣讲案例还远远不够,于是我有布置作业让学生去调查身边亲朋好友的就业现状,生活情况,拿来在班级讨论,共同分析自己所调查案例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学生认识到,不被社会淘汰,就得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为此而进行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理想,我策划召开了“畅想未来”的主题班会,布置了“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在班中交流,来创设情景、激情奋志。为了避免流于形式,我和学生一起合理的把每个学生的理想都张贴在学习园地中,有效的预防了学生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渐渐的班级中学生违反纪律的少
2
了,刻苦勤奋的多了,传递情书的少了,互助学习的多了,看到学生的转变,我的心中也多了一丝欣慰。
在集体活动中,我也不失时机的营造,统一思想。初一新生军训时,我给学生讲“木桶原理”来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秋季运动会,利用班会在学生中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思想,号召学生顽强拼搏、为班争光;冬季越野赛,我激励学生不怕困难,挑战自我。我把每一次活动都当作正面引导的契机,使学生始终处在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氛围中,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品德得到了净化,是非观念逐步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逐步形成。
二、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003年10月的一天,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件事,使我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它像一块巨石始终压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拂去。这天风和气爽,跟往常没什么区别,我到校一进班,发现鹏同学没来上学,他一向是全班到校最早的,况且我昨天还在班中重点表扬了他的进步,今天就逃学,太不象话了,给家长打电话,他母亲在电话中哭着说:“老师,先给孩子请个假,中午我去了学校再仔细说”。打完电话,我心中产生疑虑:这孩子怎么了?家长为何如此伤心。中午一上班,鹏同学的母亲就来了,看她面容憔悴双眼红肿,一见我就拉着我的胳膊,“王老师,孩子出事了。”我心想:学生昨天好好的,会出什么事。她拉我到楼道就哭了起来,我安慰了好半天她才哽咽着说:“昨晚孩子吃了十几片安眠药”。我惊的半天说不出话、喘不上气来。她接着说:“幸亏及时发现送医院抢救,醒了”。我很纳闷:一向品行端正,待人有礼貌,能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鹏同学,怎么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她的母亲说了事情的原委,这也是孩子醒来后看到哭成泪人守护在身边的爸爸妈妈,才告诉父母自己自杀的原因:昨天几何测试得了78分,数学老师表扬了他,班主任下午又表扬了他,心中美滋滋的回到家,把试卷拿给爸爸看,心想:“爸爸一定会夸奖我”。他爸爸呢,
3
由于工作不顺心,只是盯着成绩看了半天,什么也没说,就转身忙自个的事去了,父亲的不满,不理睬,引发了他本就脆弱的心灵,既然爸爸不关心我,妈妈下乡验收植种半月了都不回家,更不关心我,活着还有啥意思,于是从奶奶家偷了一瓶安眠药,睡前一口气吃了十几片,还留了张纸条写道:“你们不爱我,我就永远离开你们”。夜深了,父亲忙完自个的事,看到儿子房间灯还亮着,推门进去发现儿子已睡了,转身时发现桌上的药瓶和纸条,才知事情不妙,赶紧送医院洗胃灌肠,才幸免于难。
听完家长的诉说,我的心情无比的沉重,生命是何等宝贵啊,是什么原因竟使得天真可爱的孩子无视自己的生命。一个13岁的孩子,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就想到了寻死,多么可怕啊!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为家庭负责的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正处在花季年龄的中学生随意无视自己的生命,就连一点基本的责任感都没有吗?孩子醒后,看到父母为自己担心、流泪,才认识到自己误解了爸爸妈妈,做了一件傻事,后悔莫及,可是,假如发现不及时或者抢救无效,还有后悔的机会吗?清醒后,鹏同学想上学又怕遭人非议丢面子,这就是家长到校找我的主要目的。只要孩子不再出事,我给她承诺再三,为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前途,我也会保守这个秘密。第三天,鹏同学就早早来到教室:因为他一直担任班中十几盆花的护理工作,我便对他说:“因你感冒两天不到校,这些花都快蔫了”。一位学生打趣说:“没你这护花使者真不行”。他笑了笑拿起洒壶去接水,一会儿就把花都浇完了,看到他没有反常的举动,我才放心了。并每周都与家长电话联系互相沟通孩子的情况。此后,我总是格外留意鹏同学的一举一动,发现他学习做事比以前更加认真努力,可我眼前不时晃动着孩子为生命而挣扎的一幕。
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这件事深深的刺痛了我,一年多来,我自认为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从未打过折扣,耐心的呵护每个学生,让他们免受伤害,健康成长,学业有成。可事实并非如此,发生在鹏同学身上的这件事虽说与我没有责任,但不得不承认我的教育是失败的,我的班主任工作是不成功的。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法。
4
经过反思,我认识到是我忽略了这一代人的特征,他们从小锦衣美食,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关爱,是在一片呵护声中长大的,欠缺的是承载失败和挫折的心理能力。我却忽略了这一点的教育。
这种爱的围墙一旦出现缺口,那他们将该如何去面对生活?何谈去服务社会?我不能保证今后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类似于鹏同学身上的事件。
我苦苦思索着如何教育这些学生,尤其在初二学生的转化期。就在这时,班中发生的另一件事让我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那就是处理何亚斌逃学上网事件。何亚斌为了上网,欺骗家长说学校收校服款,骗取了100元钱没来上学而去了网吧。三天三夜家长找遍了全城就是不见人。第四天,身无分文的他已饿的头昏眼花,没办法,只好回家,家长送他到校上学,一见面我就想把这几天来到处找他的辛劳的愤怒之火引向他时。突然间,我想到了陶行知四块糖的批评艺术,何不试它一次,我忍住了怒火,换了一种轻松的口气:你能回来上学,这已证明你思想进步了,想好好学习了,老师感谢你的进步,老师相信你今后不会再去上网了,你会做的更好。” 高我半头的他却哭了起来:“老师,你骂我吧,我真的错了,不该骗钱逃课去网吧,听说你和家长到处找我,你打我吧,这样我会好受些。”我没想到这个一向调皮捣蛋的大小伙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我真的发自内心表扬他懂事了,最后他一抹眼泪说:“我会做的更好,老师,我一定珍惜你对我的信任。”这之后,何亚斌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学习主动了,并且主动申请担任体育委员,还在班内组建了一个篮球队和足球队,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在12月评优时,同学们争相投他的票,的何亚斌虽然学习底子差,但他却主动努力在上进。
一直困惑我的鹏同学事件,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学生缺乏自我关爱和关爱他人的一种责任感。老师对学生只有关心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心的价值,懂得自我关爱,学会关爱他人,用一棵善良平和感激之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5
一个人的只有内心拥有阳光,生活中才会天天阳光灿烂。从此,让同学们关爱自我,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建立爱心超连接成为我班级管理的主题。为此,我利用每天的晨会5分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关心自己,自己做饭洗衣自主学习,为父母分忧解愁,做父母的帮手,在班中做老师的助手,利用班中具体事例诸如男生蒋小龙、马三江天天自己做早餐,申键照顾生病的母亲,何占佳天天护送摔断腿的贾鹏同学回家,像这些事例在班级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号召大家学习他们,同时还召开“关爱他人,受益自我”的家长会,宣传班上同学的感人事迹,动员家长一起参与这项关爱自我他人的教育活动,由于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活动成效显著,许多同学都能改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毛病,和同学家长融洽相处,连最爱和家长顶嘴闹别扭的梁琨、赵昕、张磊等同学,都能主动和家长交流,并承担家庭事务。梁琨母亲说:“这学期梁琨咋就变了个人似的,老师是咋教的。”其实是孩子们懂得了关爱,懂得了亲情。同时,我也引导学生关爱这个班级、关爱老师,渐渐地,班级中纪律、卫生大有改观,同学们都能想着为他人创造一个干净整洁宁静的学习环境。上课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努力学习,不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关爱么。总之,学生似乎懂得了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班中的学习风气也越来越浓厚,同学间互相帮助、扶弱济困蔚然成风,每学期班中都自发地为家庭贫困的郭强同学捐款捐物。关爱意识浓厚了,同学友善了,班务上轨道了,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学生的作文中写到,我的榜样不仅仅是象王静、武磊同学,像黄志飞、潭婷婷等班中垫底的同学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尽管他们成绩考个二三十分,却能每天最早到校,默默地帮助同学做卫生,作业尽管做不对几道题,但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坚持上学,听课、作业,从未缺课,这种毅力、心境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能够看到别人美好的一面,这不正是一种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信念么。佛家有句禅语:心中有佛他人即佛。激发学生的自我关爱意识,进而关爱他人、社会,形成学生的自我责任感。学生心中这个美好的意愿就会有意无意地伴随其行为而产生美好的结果,这种美好的意愿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促使其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6
三、善待学生,为学生创设平等愉悦的发展空间。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一种深沉的爱。学生对老师的爱则是一种真挚的直白的爱,在一些平凡小事或看似无情的言语却常常融入了对学生的良苦用心,教师对学生是关爱还是淡漠,学生心中最清楚,善待学生,因为爱是伪装不出来的。
记得初一第一学期,组织学生去东关楼群做卫生,这个区域的卫生状况的确很差。待明确分工后,同学们都干的尽力,不久,刮起了风,刚刚归拢的垃圾转眼又被风吹跑了,又得重新去扫,就在这时,一单位门房老人怒气冲冲的跑来,指责我是怎么管学生的,把垃圾全扫到他们院子里去了。当我跑到那儿一看,七八个男生却被关在大门里面,院子里的确有些包装袋。看到这几个一贯很调皮的男生就很生气。当着老人的面就把这些学生训斥了一顿,并责令他们去捡院中的垃圾,刚捡完,一阵风又吹来了一些,学生都眼巴巴地盯着我。似乎在说:“瞧见了吧,不是我们扫进来的,都是风儿惹的祸。”是我错怪了学生,看到马路上站着几十个学生似乎也在指责,是老师错了。我心中后悔怎么没有问清楚就指责学生,我决定放下老师的尊严和架子,向学生道歉,承认了自己的武断,几名学生看我这样,连忙也向我道歉,其实我们也犯错了,不该和老人吵架。此时马路上的其他同学都拍起了巴掌,是为我能放下架子和他们平等相处而鼓掌。
善待学生,老师不需要伪装,学生更信服一位知错能改的老师。善待学生,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做到宽严适度,师生才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更好地起到激励、感化和引导作用。
初三的学习生活是很辛苦,学习任务重,学生思想压力大,心理上有了负担,一些学生晚上挑灯下工夫,白天精力跟不上,尤其在第二学期,表现出来的是学生作息紊乱,心情烦闷,一部分学生则由于紧张而对考试过度焦虑,想看书又看不下去,想休息有安不下
7
心来,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像班中张志坤、王丽娇等同学为此还哭鼻子。看到这些现象,我非常心焦,怎样才能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张有弛、低负高效的轻松愉悦的迎考学习氛围呢?经过思考,我及时召开班会,让每一个同学都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时间计划和内容计划,不贪多,不偷懒,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每次检测每科提高3—5分的目标,一步一个台阶向上爬,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不搞题海战术,不打疲劳仗,引导学生排除自身和外界的干扰,坐稳了,心静了,学习才有头绪,出成效。光这样做还不能让一些学生放松,于是我又推行了课间“走出教室,迎来健康”的健身益智活动,购置篮球、足球和跳绳等体育用品,让学生课间尽情地去玩,把他们内心的烦闷和压力通过运动去发泄。活动开展后,学生立即欢呼跳跃,玩开心了,学习自然劲头十足,上课气氛活跃,思维敏捷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有愉悦的学习空间,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最终,在中考中茹阳同学取得了全区第四、马三江取得了全区第十名的好成绩。
善待学生,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需要从各方面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激发他们蕴藏的创造才能,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闪光的金子。这将是我今后教育学生的一大信条。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用杠杆撑起整个地球,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做学生的支点,让他们撑起希望和成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