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比例类型题强化训练
1、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央,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 .4:3
2、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已知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4倍,B放在水平的地面上,A放在 B的正中央,如图所示,若A对B的压强和B对地的压强相等,则A的底面积与 B的底面积之比是 .3:4
3、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3。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 ,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2:3,2:1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下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边长之比l1:l2=2:3,已知p1:p2=3:2,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9:16
5、如图所示,A、B为两个多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现将质量之比为1:3的木块a、b分别轻轻放入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质量是2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4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30dm3的水。小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F=________ N。(g=10N/kg)120N
第7题图
第8题图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种液体是水。 >,乙
8、如下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p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pC>pA>pB
1
_______(填“>”、“<”或“=”),其中________
9、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9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pl+p2 B. C. D.
第9题图
第11题图
10、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A.2:3 B.3:2 C.1:1 D.4:9 11、 如图1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12、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
A、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B、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 C、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 D、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相等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小的是
A.甲铁柱 B.乙铁柱 C.丙铁柱 D.无法确定
14、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容器,都装满水,如图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和
、压强
和
的:
A、
B、 C、 D、
2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15、高度相等的两个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VA:VB=2:1,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且PA:PB=3:2;把A叠放在B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B ,则PA:PB’为:
A.3:1; B.1:2 ; C.1:4; D.3:8. 16、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A.P甲∶P乙=8∶1 ;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 17、在水平地面上竖立着A、B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且PA:PB=1:3,把A叠放在B上面,B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B与P B'之比是: A.11:9; B.9:11; C.2:9; D.9:2.
18、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块砖A,然后在它上面再放半块砖B,整块砖的长宽高比例为4:2:1。则B对A的压强和A对地的压强之比为:
A.2 :3 ; B.1 :2 ; C.3 :2 ; D.2 :1. 19、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l,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A.3∶1; B.4∶3 ; C.2∶l; D.3;2.
20、将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1:3,两个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之比2: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A.1:3 ; B.1:2; C.1:6; D.6:1.
21、高度相等的两个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VA:VB=2:1,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且PA:PB=3:2;如图5所示,把A叠放在B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A:PB’为: A.3:1; B.1:2; C.1:4; D.3:8.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2、如图22所示,A、B两个立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所受的重力是: A的三倍,A的底面积是B的4倍,则;
A.B对A的压力是A对地面压力的3倍; B.B对A的压力是A对地面压力的4/3倍;
3
C.B对A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3倍; D.B对A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1/16倍. 23、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甲
24、如图24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是( ) A.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甲
、液体
=
乙、
B.
甲
<
乙、
C.
甲
>
乙、
D.无法确定
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甲盛盐水,乙盛酒精,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若图中所示A、B两点等高,这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和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 26、如图,一个上下粗细不一样的容器,注入部分水后封闭。如图甲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是P1,将它倒置如图乙那样放置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2。那么,P1与P2关系是( )。 A.P1=P2 B. P1 27、如图,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水银、盐水、酒精,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那么下列对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各装什么液体?( )。 A.甲中是水银,乙中是盐水,丙中是酒精 B.甲中是水银,乙中是酒精,丙中是盐水 C.甲中是盐水,乙中是水银,丙中是酒精 D.甲中是酒精,乙中是盐水,丙中是水银 28、如图所示,甲、乙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甲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 )。 A.甲管中大 B.乙管中大 C.两管中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29、如图29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30、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31、 如下图所示,为一个梯形容器的纵截面,两侧壁高度分别为a和b,敞开口c处向容器内注满密度为 的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为( ) A. B. C. D. 第31题图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32、封闭容器,内装一定量的水,设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若把容器倒置过来,设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则: A.p1=p2,F1=F2 ; B.p1 34、三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3:2:1,容器内盛有同一种液体,如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那么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之比是: A、1:2:3; B、3:2:1; C、1:3:6 ; D、2:3:6. 5 35、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2,内装同种液体,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1:4; B.1:1、1:4; C.1:1、1:1; D.1:1、1:2. 36、湖底的一个水泡上浮时(不计温度影响):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体积不变; D.不好判断. 多项选择 37、下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两液体中,物体在乙液体中受到的俘力大 D.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甲、乙两液体中的同一深度,物体受到的压强可能相等 答案: 1、4:3. 2、3:4 . 3、2:3,2:1 9、C 第37题图 4、9:16 6、120N 7、>,乙 8、p>p>p C A B 10、A . 11、B 12、D 13、A 14、C 15、 D 16、B 17、B 18、A 26、B 27、B 28、B 19、B 20、C 21、D 22、C 23、C 24、C 25、B 29、A 30、A. 31、C 32、B 33、D 35、B 34、D 36、A 37、AC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