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练习卷2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二章练习题

班别: 姓名: 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左边列出待测的量,右边列出供选用的测量工具,试填入把对应的序号: ①运动会上测跳远成绩( ) A、刻度尺 ②量铅笔芯的直径( ) ③量课本厚度( ) ④百米赛跑成绩( )

B、游标卡尺 C、停表 D、皮卷尺

2、在下列现象中经过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镒呵见 3、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传来的.( )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4、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

A.不同的音调 B.不同的音色 C.不同的响度 D.不同的人弹奏 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7、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9、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 ) A.物体振幅太小 B.物体振动太快 C.物体离人太远 D.空气不能传声 10、声音的响度( )

A.只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子 B.只决定于离声源的距离

- 1 -

C.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原的距离 D.只决定于声源的频率

11、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1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3、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声带振动的(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14、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和无线电波一样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 D.电话中的声音是靠导线的振动来传播的

15、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不能判断

16、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抽出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人们听到闹钟走动的“嘀嗒”声(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不发生变化 D.忽高忽低

B.锣面停止了振动 D.锣的声调变低

17、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声音已传向远方 C.锣面的振幅减小

二、填空题

18、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巨人为我们学好物理学指引了方向,他们是 、牛顿、 。

19、请把下列填充完整: (1)3.8×107um=_______ ___m=____ _____mm (2)7.2×104mm= =______ ___km (3)45min=_________h=_________s

20、如图1-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测量较准确。 2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_________能够传声. 2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

24、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_很大.

25、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 26、“土电话”能听到对方传来的说话声,表明___________也能传声.

- 2 -

27、你要听到自己的回声, 应对距离你至少________m的障碍物发声.

28、发射火炮时,附近房子的玻璃窗会发出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而产生的.

29、目前,国内民航线上已经在大量使用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音的速度飞行,则超音速客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至少在________km以上.(空气温度为15℃)

30、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是声波引起________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 3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__ .

33、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声音响亮,这是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的缘故.

三、计算题

34、某人面对竖直高墙拍手,经过1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求此人到墙的距离?

35、一个人对着深为136m的矿井下大喊一声,他经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这回声能否和原声明显地区分开?为什么?(声速为340m/s)

- 3 -

四、实验题

36、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发声时,发现这些弦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由绷紧的弦的 产生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小兰发现:即使在弦绷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弦、手按在不同的位置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是不一样的。 于是她提出了以下猜测:

(1) 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2) 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可能与弦的粗细有关; (3) 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接下来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琴弦的材 编号 A B C D E 料 钢 钢 尼龙丝 铜 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20 20 30 40 4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0.3 0.7 0.5 0.5 0.5

(1) 将题目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 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3)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4)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与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请您试着写出这种研究方法的名称: _________。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