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李清照一剪梅赏析4篇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4篇

来源:好走旅游网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1

这首词是写闺情的。这首词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它草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独寂寞。

“玉簟秋〞,也不止是说天气变凉,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独〞字用的很妙,这是反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划船该多么快乐啊。

正因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却仍然想着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该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这又给予她很大的抚慰。这样一想,她仿佛觉得自己身处西楼上,望着天上的月儿,在计算着丈夫离家的日子。

突然间,女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写她在舟中所见。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词中“自〞字也很妙,女词人移情于物又转过来借物抒情而炼字,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把夫妻双方合在一起写,说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细腻处。

但这不过是一种铺垫,词的主旨其实落在最后两句上:“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这是女词人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眉头〞是人的感情外露的地方,别人看得见的,而藏在“心头“的感情别人却看不见。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和愁情在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2

此词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了全篇。上半句的“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的“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韩偓《已凉》〕。全句的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了四周景色,而且衬托出了词人情怀。

花开花落,不但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不但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它的感情色彩,受到后世词评家的竭力赞赏。

上阕共六句,接下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的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那么明写别后的悬念。

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了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舟中所望、所思;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么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的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了雁足传书的遐想。

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那么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

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3

“花自飘零水自流。〞“自〞注明花的飘零和水的流动都是自然规律。所谓“青春易老,时光易逝〞。“人与花一样都遵循自然规律变化。

“此情无计可消除〞别后的相思之情,无法消失排遣,进一步注明李、赵二人爱情的炽热。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竭力控制感情,努力排遣相思之苦。迫使眉峰舒展,可相

思之情又立即涌上心头。

在过去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可谓多矣,李清照《一剪梅》词,就是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她的词不但表达深挚的爱,还表达了她对美好感情的执着追求和忠诚。这种性格和精神与她那“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句同出一炉。

李清照一剪梅赏析4

红藕香残玉簟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